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我們不在咖啡館/作家的故事,第一手臺灣藝文觀察報導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1/12 第115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我們不在咖啡館/作家的故事,第一手臺灣藝文觀察報導
乩童警探:雙重謀殺/心結人劫,通靈也難解?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
閱讀筆記 【書評•散文】廖玉蕙/亂念紛飛時怎麼辦?

新書鮮讀
我們不在咖啡館/作家的故事,第一手臺灣藝文觀察報導
文、圖節遠足文化
圖/遠足文化提供
我們不在咖啡館,在故事裡

作家的故事

  是大時代冷暖悲歡的故事

  更是映照我們這一代人的故事

  梭織長達六十年的臺灣藝文風雲及文化江湖

  第一手的近身觀察、第一線的深度採訪

內容簡介:◆這些「說故事的人」……書中梭織長達六十年的臺灣藝文風雲,以及作家傳奇:金庸、平鑫濤、瓊瑤、沈君山、齊邦媛、張愛玲、林良、李碧華、張曉風、鄭清文、鍾曉陽、張拓蕪、白先勇、黃春明、二月河、章詒和、王大閎、孟小冬、郭敬明……這些「說故事的人」,在大時代裡迭宕起伏的生命;還有臺灣書店的傳奇「明目書社」賴顯邦、明星咖啡館、收書人樂伯,以及文化江湖的各種觀察,例如「灣生回家」田中實加事件等等。這些是陳宛茜多年來在藝文界耕耘、沉澱之後,為他們和他們的時代,更為我們這一代,留下紀錄。

  這些年的採訪,理性的報導與感性的文學、事實的平衡與心緒的擺盪,時常交織在陳宛茜的心中,媒體新聞隨著時間流逝被遺忘,但作家在他們的時代觀照世界的角度,以及他們的悲歡歲月、思維情意等等內在柔軟的、謎樣的境遇,卻雕刻在她的心頭,她決定用自己的記者人生去了悟這些謎這些柔軟,然後安安靜靜地道出那些人和那些事。

作者介紹:陳宛茜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倫敦大學瑪麗女皇學院城市文化研究碩士。廿一世紀初開始擔任聯合報文化記者迄今,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獎、吳舜文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

搶先試閱:〈明星咖啡館裡的守護者〉

七十八歲的簡錦錐扶著欄杆,緩慢卻優雅地走上明星咖啡館二樓。他穿著整潔筆挺的黑色西裝,像是要赴一場盛宴。這段路燈光昏暗,牆上掛滿老照片,嘎吱嘎吱的木梯提醒訪客,每走一步,離歷史更近一步。

二○○三年明星咖啡館重新開幕,簡錦錐從埔里搬回明星第一代舊桌椅,找出藏在家中的俄羅斯杯盤,再找來老師傅用手工做出和當年一模一樣的鐵窗、木窗。這批桌椅經歷六十年風霜與九二一大地震,色澤質地卻一如當年,放上仿舊杯盤,彷彿未曾離開。

許多人以為,簡錦錐大費周章,為的是販賣明星咖啡館文學時代的氛圍。就像這一天的採訪,我以為他要告訴我明星和白先勇、黃春明等人的文學故事,沒想到,我得到的是另一個更遙遠的故事。

簡錦錐從口袋裡掏出一張黑白照片,裡頭坐滿一地西方人,「照片中的他們,剛在明星二樓開完俄國新年舞會。」我認出人群裡年輕的蔣經國和蔣方良,時光馬上啪啪啪倒退到一甲子前。

「照片洗出來後尼古拉(蔣經國俄文名)跟我說,不要留這一張啊,因為照中他的手像是要掐死芬娜(蔣方良)。」當時小蔣戀上顧正秋的緋聞鬧得滿城風雨,照片中蔣方良的笑容看得出勉強。簡錦錐形容為愛走天涯的她「很孤單,總想著回故鄉」。

來自俄羅斯的蔣方良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沉默的總統夫人。夾在中國、臺灣和俄羅斯的政治夾縫中,她就像這張黑白照片扁平而暗淡,人們對她一無所知。但在明星咖啡館裡,蔣方良還原為愛跳舞、嗜甜點的俄國年輕姑娘芬娜,熱情、浪漫,為了愛情放棄一切、來到遙遠的異鄉。

蔣方良的葬禮上,傷心的簡錦錐堅持女兒代表出席。他說,芬娜的家人早失去了蹤影,「明星就代表她的娘家。」「你看,左邊第三個就是艾斯尼。」簡錦錐指著照片告訴我,那是一個有著憂鬱眼神的中年人。艾斯尼是流著貴族血液的皇家侍衛軍,曾目賭沙皇全家屍體被淋上鹽酸的慘況。

一九一七年,俄共推翻沙皇政權,一群白俄人先後流亡到上海、臺北。

簡錦錐認識艾斯尼時,艾斯尼已步入人生的黃昏,簡錦錐才十八歲。某日艾斯尼到簡家商店買拐杖,只有略通英語的簡錦錐可以跟他溝通,兩人結為忘年好友。簡錦錐為艾斯尼的外國朋友仲介房屋,發了一筆小財。

思念故鄉,艾斯尼和五位同鄉決定合夥開設專賣俄國食物的咖啡館,也拉了簡錦錐入股。一九四九年,明星在武昌街城隍廟對面掛起招牌,那時明星還不叫明星,只有一個英文名字Astoria。

「當時臺灣的地板不是黃泥土就是水泥地板。Astoria 卻是滿室木質地板,並以咖啡渣在地板上鋪出一個通道,一上樓梯就可以聞到濃濃的咖啡香」。簡錦錐閉上眼睛,彷彿聞到一甲子前飄出來的咖啡香。

合夥人之一伏爾林,曾在上海霞飛路開設 Astoria 咖啡館。據說臺北的 Astoria,完全按照上海的前世版本打造。明星咖啡館從誕生開始,便是一個懷舊和回憶的地方。

明星最有名的俄羅斯軟糖,由列比洛夫夫婦負責製作。列比洛夫曾在俄國王宮廚房裡工作,總是在自家祕密調製軟糖。

食物是治療鄉愁的靈藥,而明星就像一個時光隧道。流浪到臺北的俄國人,包括總統夫人芬娜,總是把明星當成故鄉,到明星買羅宋湯、俄羅斯軟糖,舉行晚宴和舞會。當時在臺灣的俄國人多是貴族出身,出現時總是西裝筆挺,衣服上一個皺褶都沒有,展現紳士在流亡生涯的從容與優雅。這習慣簡錦錐學了起來,一直保持到現在。

一九五○年代臺海情勢緊張,伏爾林和列比洛夫陸續移民海外,艾斯尼留了下來。為了怕艾斯尼失去工作無法留在臺灣,簡錦錐獨資把 Astoria 頂了下來,請艾斯尼當顧問。

換了老闆的 Astoria 重新開幕,掛上中文字「明星」。白俄時代落幕,明星的文學時代開啟,客人換成了黃春明、白先勇、陳映真、季季、林懷民……。

不知道為什麼,明星咖啡館總是吸引漂泊的靈魂。被簡錦錐暱稱為「老周」的周夢蝶,在明星咖啡館騎樓下擺了幾十年的書攤。簡錦錐說,從大陸來臺的老周一人獨居三重,一九五九年開始擺攤。簡錦錐擔心他搬書辛苦,邀他將書籍寄放在武昌街五號─ 簡錦錐租給茶莊使用的房產,晚上可至此地留宿。周夢蝶累了,也經常進明星小坐,每次都坐固定的位置。

周夢蝶辭世後,有人在昔年書攤位置的柱子上,貼上周夢蝶的詩篇。簡錦錐將這篇詩改貼到明星咖啡館內周夢蝶的「老位子」牆邊,桌上放上老周的照片,將這個位置永遠保留給周夢蝶。

從年輕到老,簡錦錐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到廚房監工,看師父有沒有按照配方調製軟糖,麵粉、糖的比例一點都不容更動。

簡錦錐知道故鄉滋味對遊子的重要。明星的俄羅斯軟糖,芬娜一直吃到八十八歲過世前。就像作家雖然離開了明星咖啡館,但只要喝一杯明星的咖啡,就會感覺自己回到了四十年前文學的明星年代。

曾有電影導演找上簡錦錐,說要拍「明星咖啡廳」,他看完劇本便拒絕了。為了戲劇效果,劇本變成「一個白俄人和中國人建立友誼、又互相背叛的故事。」簡錦錐說他不能忍受對歷史的虛構。

臨走前,簡錦錐堅持要我帶走一盒俄羅斯軟糖。這款糖早因蔣方良聞名,然而到現在我才終於懂得它的滋味。

走出明星咖啡館,我抬頭往上看,昏黃的燈火中,簡錦錐的影子還映在二樓的窗口。六十多年來,明星咖啡館送走一批又一批漂泊的靈魂:遊子、作家或異鄉客。每一場盛宴都有簡錦錐,他從開始守到最後,為他們開門、熄燈。

簡錦錐默默守著明星咖啡館,就像他守著那一段與俄國朋友的情誼。這世上總有不滅的星星,也許是友情,也許是回憶。也有像簡錦錐這樣永遠的守護者,只要有他們在,漂泊的靈魂就有暫歇的角落,而我們就有了文學。

▶▶ 閱讀更多 陳宛茜《我們不在咖啡館:作家的故事,第一手臺灣藝文觀察報導》

 
乩童警探:雙重謀殺/心結人劫,通靈也難解?
文、圖節錄自鏡文學
圖/鏡文學提供
★張國立冷硬犯罪小說第二集,雙重謀殺X雙重精采★性感女警爭功吃醋,主角竟被邊緣化?★犯案詭計再燒腦:死人復活來殺人?

內容簡介:究竟是死人復活或還魂抓交替?身分毫無關聯的死者陸續出現,同型同款的凶器都留著上一位死者的指紋,不論是前所未見的犯案手法,或規律地越來越短的再犯時間,彷彿都嘲笑著警方的辦案無力。

  網路上戲稱「活死人連續殺人命案」的專案小組正式成立,警官羅蟄十七歲前是乩童,又曾從靈魂推斷出死刑犯執刑失敗,因此受徵召至專案小組報到,在此卻遇上處處與他作對搶辦案的女警官「飛鳥」。同時,離家多年重逢的弟弟雖安分地成為一家小吃店的廚師,還是頑固地不肯回家。羅蟄要如何化解家庭與工作的種種問題,又如何在專案小組偵破這難解的連續命案?

作者介紹:張國立 ,知名作家/美食、旅遊達人/擅長推理小說、歷史小說等。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曾任《時報周刊》總編輯,得過國內各大文學獎項與金鼎獎,文筆既可詼諧亦可正經,作品涵蓋文學、軍事、歷史、劇本、遊記等各類題材。近期作品:《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炒飯狙擊手》、《金陵福 史上第二偉大的魔術師》、《海龍改改》、《一口咬掉人生》、《戰爭之外》、《鄭成功密碼》、《張大千與張學良的晚宴》、《棄業偵探:不會死的人,一直在逃亡的億萬富翁》、《棄業偵探01:沒有嘴巴的貓,拒絕脫罪的嫌疑犯》、《偷眼淚的天使》……等,小說《炒飯狙擊手》已售出北美、尼德蘭(荷蘭)等國外版權。

搶先試閱:〈乩童警探:雙重謀殺 書摘〉

第一具屍體周亮武,五十三歲,Uber司機,死在平溪山中,一刀從背心刺入,現場找不到凶器和任何線索,有如凶手跑步經過發覺怎麼把老婆的菜刀當成水壺帶出來,帶菜刀跑步挺累,恰好見到路邊有棵蘿蔔,順便將刀插進出門買早餐的周亮武背心,沒停留地繼續往前跑。

第二具屍體吳建弘,二十四歲,台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碩士班,在安東街與同學分租迷你公寓,死於該校活動中心地下室男廁所,一刀從前胸刺入,有如凶手進廁所和正要出來的人面對面,凶手不喜歡人家擋他的路,直截了當抽出刀戳進吳建弘身體。

凶器的菜刀仍留在死者胸口,德國製WMF牌一體成形純鋼尖刃主廚刀,網路折扣價七千三百八十元,刀柄指紋是周亮武的。

尚未查明兩名死者生前是否認識,刑事局決定合併偵辦的原因在於凶器和周亮武留於凶器的指紋。

「從疑似隨機殺人案變成連續殺人案。」

「警告小蟲,台灣治安一向良好,從沒發生過連續殺人案,別誣陷台灣。」

「有一樁接近,二○一五年五月,北投八歲女童被人以水果刀刺進喉嚨慘死,三天後另一名男童差點死在同一把刀下。」

「不算,只殺一人,幸虧台灣警方英明睿智地迅速破案,不然,依凶手精神的不穩定,是可能再殺其他人。」

「不是警方偵破,是男童跑了,凶手害怕而主動打電話投案。」

「哦,凶手有病啊,殺人以後打電話投案以為可以騙到減刑?不管怎樣,不連續,小蟲,你警大畢業的,殺幾人算連續殺人案?」

「美國FBI認定三人以上。」

「我們現在手上有幾具屍體?」

「兩具。」

「就是嘛,兩具,沒達到FBI的標準。出去別對媒體亂講,萬一新聞搞大,弄來美國啦、日本的記者採訪,你了解長官最恨壞事上國際媒體。」

羅蟄覺得兩名死者必有交集,看樣子得先徹查他們生前的交友狀況。

「殺人手法相同,兩具屍體都死在同一種刀下。」羅蟄認真地說。

「拿刀殺人叫手法相同?那所有被刀殺的都是連續殺人狂幹的?荒唐。」

「死在同一類型菜刀的機率很低。」

「不低,不信你去問老丙,他老婆愛收集什麼亂七八糟印花換德國的菜刀,而且聽說這種老婆還不少,萬一她們不高興地網路串連中秋殺韃子,死一缸子老公,凶器同一牌子的菜刀,你怎麼說?」

羅蟄不想跟齊老大抬槓,抬不贏,他的官大。

「你再說啊。」

「FBI說連續殺人凶手幾個特徵,殺人模式相同、殺人動機相同,並且有冷卻期,就是殺了人,他的壓力得到釋放,隔一陣子才又有殺人欲望。」

「一陣子是多久?」

羅蟄本來想繼續認真回答,但他醒悟,齊富不是和他討論凶案,是焦慮、煩躁導致無目的地胡扯。

「報告副局長,你贏,不是連續殺人案。」

「哎,小蟲,做人要有原則,不可以馬上投降。」

難侍候的長官,幸好電話響。

「新狀況,走。」

齊老大放下手機,抓起警槍往外走,羅蟄趕緊跟上。

「去哪裡?」

「看老丙。」

「丙法醫驗屍有新發現?」

「和驗屍無關,和屍體有關。」

桃園機場捷運A7站出口的新建公寓空屋內,兩具屍體,一男一女,桃園市警方呈報刑事局,凶器關係,立即送台北市相驗暨解剖中心集中處理。

男子張傑瑞,二十七歲,已婚,與家人住台南。女子李蘋蘋,二十三歲,未婚,住桃園市的龜山。

兩張不鏽鋼解剖台,各躺著洗乾淨、膚色慘白如石膏的屍體。男的肚子太大,女的太瘦。

刑事局鑑識中心的小蘇守在門口,手中提透明、塑膠材質的證物袋,裡面是柄熟悉的WMF牌菜刀。

「說。」

「是。」

小蘇舉起證物袋:

「凶器是這個。」

「刀柄有指紋?」

「是。」

「指紋是躺在冷凍箱內吳建弘的?」

「是。」

「所以存放在咱們偉大丙法醫這裡的屍體,又跑出去殺人了。老丙,是這樣沒錯吧?」

「重要嫌疑人是刑事局副局長齊富大人,你的手銬在凶手右手腕上面。」

助理小梅拉出掛吳建弘名牌的屍體,一隻粉白的手臂仍堅實地銬在屍櫃的把手上。

▶▶ 閱讀更多 張國立《乩童警探:雙重謀殺》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內容簡介:「我們」是誰?誰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政治問題,其實也是信仰問題。當我們決定如何與諸神共處,我們也決定了如何與彼此共存《諸神的起源》綜觀歷史、環視全球,審視器物、地景和儀式活動,書中不討論宗教史,不探討信仰,更不會替任何信仰體系辯護;本書探究的是這套共有的信念對社群或國家的意義、它如何形塑個體與國家的關係,以及人們在這套信念底下究竟相信些什麼、依何而行動,透過怎樣的方式定義「誰能夠成為我們」。

作者介紹: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曾於牛津修習法語、德語,法國高等師範學校修習哲學,最後於英國考陶爾德藝術學院取得藝術史博士,1987-2002年擔任英國國家藝廊館長,2002-2015年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大英博物館在其領導下,短短時間內業績蒸蒸日上,參觀人次倍數成長。2015年成為柏林的洪堡論壇創始人。

  著有《看得見的世界史》、《莎士比亞變動的世界》、《德意志:一個國族的記憶》,皆被翻譯成多國版本。其中《德意志:一個國族的記憶》,因透過不同媒介傳達其理念而獲頒獎項,包括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為鼓勵跨文化的理解,所頒發的納耶夫.艾爾-羅德漢獎;德國的岡道爾夫獎、歌德獎章,和德國國家獎。

  2017年麥葛瑞格與BBC Radio4再度攜手合作一系列節目,以大英博物館裡的珍貴藏品及各地的珍貴照片,講述信仰的故事,集結為《諸神的起源》一書。

搶先試閱:〈與死者同在〉

讓我們從結束的地方開始談起。人死了之後,是否還留有某種形式的生命存在?大部分的社會在大部分的歷史時間中都相信,人死後還有某種形式的生命持續存在。如果我們贊同這樣的想法,其他種種問題─與人性本身同樣古老的問題─就會隨之產生:生者如何與死者保持聯繫?死者需要我們的幫助嗎?或是我們需要死者的幫助?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我們如何向死者求助?死者和生者是否會共處在一個彼此互惠的網絡內─至少一小段時間?在現代社會裡,我們已經習慣於要求社會關注幼小、弱者和老人,但在整體上卻失去了要求社會關注死者的習慣;在所有該受到關注的群體中,死者可能是最棘手的一群─當然,對許多人而言也可能是最有助益的一群。

一旦葬禮和悼念的各種儀式結束,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決定我們跟祖先之間的關係。對中世紀的英國和信奉天主教的整個歐洲地區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清楚。基督宗教的社群是由死者與生者共同組成,是同一個身體的兩個部分;生者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替死者的靈魂舉辦祈禱會和望彌撒儀式。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禮拜信眾和每一個堂區教民都會依照他們各自的經濟能力,各自扮演適當的角色。人們建立許多精美華麗的小禮拜堂和小教堂(你在牛津看到的甚至是一整座宏偉的萬靈學院むAll Souls Collegeめ),用來舉辦各種代禱儀式,祈禱死者的靈魂能夠快速通過痛苦的煉獄,並且盡可能讓他們早日獲得拯救,進入天堂。有錢人會留下大筆遺產給教會,好讓教會可以長久地、持續地為他們和他們家人的靈魂代禱。代禱涉及的種種儀式必須動用許多人力─尤其是主持望彌撒的神父。五百年前的英國,死者是最重要的雇主。

宗教改革之後,上述這種代禱活動突然被硬生生地打斷。大部分新教神學家反對煉獄這個概念,他們不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透過在煉獄的苦行解除生前的罪,也不認為透過代禱或付款可以讓靈魂加速脫離苦行煉獄,早日進入天堂。在此情況下,為死者靈魂舉辦的望彌撒遭到廢除。那些為了舉辦望彌撒而累積的捐款,不是遭到變賣,就是被沒收。到了16世紀中葉,信仰新教的歐洲人幾乎無法做任何事來幫助死者;他們與死者此時似乎隔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教義的轉變改變了神職人員的責任與教會的經濟,統治者及其寵信的子民則從中得到巨大的收益。同樣重要的是,這種轉變也重組了現在與過去的關係。

今日英國人與死者到底有什麼樣的聯繫?這點我們顯然並不太清楚。每年前來參觀大英博物館的人有好幾百萬,大部分是從館前的台階進入主要入口。他們經過一根根古典的柱廊時,很少人會注意到右手邊有一座紀念碑,紀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館員。死者的名字被刻在以波特蘭石灰石製成的石碑上,碑上同時還刻著我們熟悉的詩行:「太陽西沉的黃昏,朝陽初升的早晨/我們將會記起他們。」這種紀念形式在全國各種公共建築物皆可看到,比如學校、火車站、企業集團的辦公大樓、俱樂部等,紀念碑通常設立在入口附近,碑上會刻著在兩次大戰中陣亡的人名,並且加上一句對來訪者的勸誡:記得他們。我們越來越不清楚今日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們;至於為什麼應該要記得他們,就更少人討論了。

不過,一旦進入博物館,訪客很快就會看到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想像和經營死者與生者的關係:不是為死者祈禱,也不是僅僅記得他們,而是定期與他們交談─不是和祖先的靈魂交談,而是和祖先本人交談,因為祖先本人就在現場。

大英博物館美洲藏品主任傑戈.庫柏(Jago Cooper)負責保管好幾個以棕色布料包裹的木乃伊,每一個都長約1公尺,全都仔細包裹並且牢牢綁好。

這些是來自秘魯的木乃伊包裹,裡面包著現在秘魯人的祖先的遺體。每一個包裹裡面都有一個已經製成木乃伊的遺體,全都經過精心處理並用布料仔細包裹起來。在秘魯和智利北部,這個習俗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這種習俗讓他們的祖先即使在死後仍在社會上扮演一個特定的角色。對我們歐洲人來說,這是一種想像祖先─乃至想像我們自己─最為不同的方式。

乾燥的沙漠氣候是自然的乾燥劑,有利於屍體的保存;因為這樣,製作木乃伊的習俗不僅在秘魯十分普遍,整個安地斯山脈地區都有此種習俗,而且年代至少跟埃及一樣古老,雖然埃及製作木乃伊的傳統較為知名。祖先死後,軟組織首先會被摘除,遺體在包綑起來之前,通常會被安排成蹲坐的姿態。現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的祖先木乃伊大約製作於公元1500年左右,在這之後,西班牙占領了秘魯,製作祖先木乃伊的習俗就停止了。包裹用的織品現在已經褪成灰黯的棕色,但還是隱約可以看到織品上原有的鮮豔條紋設計,布的末端還織有精緻的流蘇。條紋的設計和顏色有可能代表死者的身分(無可避免地,只有菁英人士的遺體才會保存下來)和死者居住的區域。再來,許多木乃伊都戴著一張彩繪的臉,亦即線條簡單的人像畫;毫無疑問地,這讓坐著的木乃伊給人一種真人的感覺,而且他們的後人也像對待真人一樣地尊敬他們,即使他們已經死了很久。

在本書裡,我們主要探討的是物件和物件背後所隱藏的信仰系統。但是這些木乃伊並不被歸類為物件;他們是死去的人,因此博物館館方努力以尊敬的態度對待他們,就像在1520年代以前,在歐洲人尚未到來之前的秘魯人尊敬他們的木乃伊祖先那樣。古代埃及木乃伊的身邊會準備所有他們來生會用到的必需品,留在墳墓裡等待來生。也許他們的家族成員偶爾會到墓中拜訪他們,或獻上祭品之類的。與埃及木乃伊相反,秘魯的祖先木乃伊擁有一個比較活躍的死後生活。平日,他們被包裹在色彩鮮豔的棉毯或羊駝毛毯之中,存放在山洞裡或高山上;不過到了特別的節慶,他們的後代就會帶他們到大街小巷遊行。在這段短暫的時間裡,他們回到生者的社會,幾乎就像是個歸來的貴賓,仍是這個社會重要的一部分。在生者的社會裡,在許多與國家相關的事務上,他們持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 閱讀更多 尼爾.麥葛瑞格《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

 
閱讀筆記
【書評•散文】廖玉蕙/亂念紛飛時怎麼辦?
廖玉蕙聯合報
《間隙》書影。 (圖/時報提供)
推薦書:平路《間隙》(時報出版)

去年五月,幾個久違的好朋友約著一起吃飯,大夥兒都非常興奮、期待;沒料到約會當天才聽說平路臨時被安排去醫院做個微創手術,不能與會。「微創」經常和「微整形」連結,而「微」字也減低了我們的警戒心,大家還開玩笑地說:「下次見面,我們要好好審視她的五官,說不定是做了哪個部位的整形。」六月,我倆私下約會,才聽她說原來是肺部發現小腫瘤。雖然有點吃驚,卻因為她接著輕描淡寫次日就可以走動,兩三天就正常作息,而且當時看來她的氣色不錯,我也就沒太往心上放。

前些天,出版社寄來《間隙》原稿,看她用文字細說原委,才知她半年內竟然罹癌兩次,千迴百轉的過程在紙上吞吐如藕斷絲連,游移其中的,字字讓人心驚。朋友遇劫,雖然都已克服了,但其間歷經多少驚惶,而我竟一無所悉,兀自飲食如故。人生諸事說穿了,也只能身受,半點無法分憂解勞,想來不免讓人萬分惆悵。

我之所以對平路罹病特別感到驚奇,是因為我所認識的平路,做瑜伽、常登山、游泳,還曾泳渡日月潭,對四體不勤的我來說,如此勤於健身,簡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但病魔才不管這些,它原來是隨機擄人,你再是重視養生,被它盯上,也只能任憑宰割。重要的是,壞消息無端降下時,我們學會如何來應對了嗎?

我認識的平路,輕聲細語、無論行動語言都慢悠悠的,但意志堅定。她寫小說的時候,天涯海角地找資料,書本堆疊,氾濫成災;一旦開筆,萬夫莫敵。面對病魔,她也拿出看家本領,讓頭殼打開另外的通路,像個冷靜的旁觀者,用著平緩的語調轉播一場激烈的抗戰。

《間隙》這本書呈現了平路從得知病情的不敢置信、惶惑失措到接受它並與病魔直面對決的歷程;情緒容或不免波動,卻沒有因之潰堤,平日積累的閱讀習慣發揮了安頓身心的作用。她從生理、心理雙管齊下,對外,認識、研究、分析疾病學;對內,向心理學取經,向前人的文字取暖,細細爬梳自身思維的伏流走向。

巧合的是,在初次手術之後,平路在華山「紅館」,開了「閱讀與禪/靜坐觀心」的六堂課,這系列的課程雖是一、兩年前允諾的邀約,但平路說這六堂課,像是大考前夕的一次總複習:「當時無從知曉,就在數個月後,二○一九年底,這些功課將幫助自己再一次度過難關。」書中歷歷回顧自身受惠於閱讀與禪的種種,也像是對讀者的反覆叮嚀。

平路說:「知道逆境將至,心裡緊張就難免亂念紛飛……」用什麼方法過渡困難的日子?她將心比心,掇取自身經驗,在相關文章的後面,都加上名為「功課」的簡要應對策略,提供患者在病中受困時可斟酌參用的良方。譬如:「遇到困境的時候,以中性詞彙在心裡描述現狀。……說不定,頭腦也因此出現嶄新的認知功能。」也或者是:「可以鋪開紙張抄《心經》、抄《金剛經》,也可以學習作家奚淞,抄寫《慈經》。」又譬如:建議拋除執念。如果生病了,卻癡想回到從前,堅持要與以往的日子一模一樣,正是「苦」的源頭,這時得學會接受;甚至是自問:「病過,再看看眼前人生,擁有著不放的,剩下什麼?所謂『著境不捨』,想要牢牢抓住的,還餘留哪些?」我甚至認為這些警語不只患者可以參考,即使一般人看了,也非常受用。

拋開疾病凶險的惘惘威脅,這本書真是非常好看,一開頭就讓人著迷。書寫病房朝向手術房那段路的描繪:地磚的裂縫凹凸感;推車一路推移,推床車輪嚕嚕轉;甬道內聽到的窗外噴泉水柱聲;水池中的倒影,磚柱、拱型窗,頗有縱深的花木院落……夾雜著推床向前,「借過!借過!」志工一路吆喝……觸覺、聽覺與視覺交相出現,《星際效應》的畫面和《潛水鐘與蝴蝶》的經典獨白在腦海徘徊,恍惚迷離,魔幻般的背景刻畫,真把手術前的複雜情緒襯托得精采絕倫,真乃寫作高手。

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書裡的病中深度反思,對過往的定念,有了別於以往的思考角度,更能體貼情緣;尤其寫到年輕時的一場纏繞糾結的婚姻風雪,因為重換角度審視而逐漸理解,原本化膿、結痂,成為心底過不去的坎洞終於得到填補而逐日放下,讓人看了好揪心。

總之,我喜歡書裡對應疾病的態度:「病交給醫師,命數交給我完全無法臆度的上天。剩下的事情不多。」

另外,如果你剛好有朋友告知:「我生病了。」強烈建議請先翻閱書中第五篇〈誤解〉中「說與不說」一文,並注意其中關鍵的提醒:「周邊的人,包括近親在內,從旁陪伴著就好。」有些看似關心卻讓人不舒服的話,就不必說了。

「那晚,平路告知我她生病時,我跟她說了些什麼?」我忽然擔心起來。

 
《艾蜜莉在巴黎》金句帶你看見小資女的成長和蛻變!
《艾蜜莉在巴黎》劇情說的是不會說法文的美國女孩 Emily 被派駐到法國巴黎的行銷公司工作,在那邊遇到在職場和愛情上的各種挑戰。一起來看看劇中的金句吧!

太空科技重鎮 科技與生態並存
說來也許令人驚訝,美國梅里特島成為太空重鎮後,人類並非唯一受益的當地居民,因為梅里特島只有部分土地用於太空活動,甘迺迪太空中心四周其實是一大片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