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美考慮更名台灣代表處 衝擊美中台關係


【udn股市快遞】提供股市政策面、基本面及技術面相關新聞,做完整深入的報導,助您縱橫股海無往不利。 保健身體重要,可是你知道豐沛心靈更重要嗎?【講義雜誌電子報】供應有機閱讀,讓你的心靈更柔軟。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1/09/12 第75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美考慮更名台灣代表處 衝擊美中台關係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九日才主動要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重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不變。英國金融時報十日獨家披露,美國政府正慎重考慮將台灣在美國的代表機構「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吳釗燮赴美「特殊管道」對話

若成真,這將是美國與中華民國自一九七九年斷交以來,雙方關係最具象徵意義的進展,勢必衝擊美國與中國已十分緊張的關係;尤其是拜習通話後的第二天,美台高層官員就在距離華府不到一小時車程的近郊舉行面對面會談。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資深官員十日與台灣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和外交部長吳釗燮,在距華府約八十公里的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舉行「特殊管道」(special channel)對話。白宮國安會、國務院和台駐美代表處對此事均不評論。

美台自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後,存在不定期且不公開的國安高層對話機制,名為「特殊管道」會談,由台灣的國安會秘書長與白宮副國安顧問主談。川普政府一度提高層級,由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會見蔡英文政府國安會前秘書長李大維。此次會談是拜登政府首度與台灣舉行高層的面對面會談。

我三月正式提更名請求

報導沒有提到美方代表團成員名單。一名涉及更名請求的人士說,台北當局在川普政府末期討論過這項議題,今年三月正式向拜登政府提出請求。一名台灣高層官員透露,台灣爭取更名已有一段時日。兩名聽取更名簡報的人士表示,其中癥結在於更名是否僅是象徵性姿態,卻會導致中國與美台間關係的惡化且幾無實質利益。

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更名案得到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力挺,並獲國安會內部和國務院處理亞洲事務的官員廣泛支持,最終需要拜登以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為之。

中國大陸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重申,「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美方別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不要試圖突破中方底線,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

白宮發言人莎奇被問到美國行政部門是否在認真考慮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一事,答覆是「我必須向我們的團隊查證此事」。

國務院副發言人波特則表示,美國對台支持堅若磐石,並持續保持雙邊聯繫,但「現階段沒有什麼要宣布」。

葛來儀質疑 象徵性動作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台灣專家葛來儀質疑更名舉動,認為美台「應將精力集中在強化台灣安全的有意義事情上面,而非做一些象徵性的動作去戳弄中國」。

川普任內曾任美國國防部印太助理部長的薛瑞福則認為美方應考慮接受台灣的請求:「沒有什麼事是北京不會抱怨的,我們應該尊重台灣的朋友希望自己被代表的方式」。

 
TOP
專題
新聞眼/若因台美失面子 北京會反制誰?
本報記者張加聯合報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若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即使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對蔡政府是好事一樁;但此事背後的美中因素,不得不慎。

美台雙邊一直有人倡導,美台關係與美中關係本質有所不同,應分開處理;駐美處更名本是美台關係升溫又一例證,可消息「走漏」的時間,恰巧在拜習通話隔天,實在很難將兩件事分開。

這是巧合,還是有心人士巧妙安排?就外媒報導內容與刊出時間點,後者的可能性較大。華府外交圈也出現兩派論點,一是拜習通話後,美方需要安撫國內的反中情緒,此時搬出「親台」最有效。

另一派則推測,可能是拜登政府內部分反對更名人士放話,讓計畫曝光。雖然拜登政府官員普遍支持駐美處更名,但內部也有所辯論,反對者認為,此事對提升台美關係僅具象徵意義,卻可能因北京反制,對台灣造成實質傷害。

更何況拜習才通話管控兩國關係,隔天卻出現駐美處更名的消息,怎能不激怒愛面子的北京?若台美聯手打臉北京,北京會對誰還手?肯定不會是美國。

拜習二度通話,白宮聲明已不如上次通話時強硬,未提及港、台、人權等美國所關切之事;中方則稱拜登表示,美方從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為了兩國競爭不致衝突,為了在某些需要合作的領域與國際問題上合作,美中聲明這次盡可能避開敏感議題,似乎也達成了某些共識。

駐美處推動更名已有一段時間,台美國安高層例行會議也非新鮮事,美台之間許多重要事務,都是在檯面下小心運作,通常確定後,才由台美雙方共同宣布,就是為避免北京介入。

現在把中方已知情的敏感事務搬上檯面,北京不太可能毫無動作;若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有立陶宛的前例,北京勢必得針對華府和台北,強烈回應;若最後未能更名,也不會傷及美國信譽,受傷的是對美台關係進一步升級、抱持高度期待的台灣人民。

 
TOP
更名試風向? 包道格:美中關係恐有負面影響
記者張文馨、黃國樑、呂佳蓉/連線聯合報
外媒報導拜登政府正考慮讓駐美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美國學者咸認更名案具象徵意義,但對美中台關係影響看法不一。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包道格說,拜登政府官員可能認為,推動象徵性親台政策,有助強化拜登與習近平打交道的能力,但他認為適得其反,此舉將對美中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也認為,最後受損的一定是台灣,現在很可能只是在試風向。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國務院前資深官員王曉岷說,更名案意義重大,提升了駐美代表處地位,展現美方無懼北京壓力,願增加對台灣的「政治支持」,但中方勢必強烈反應。

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受訪表示,這將是驚天動地、地動山搖的事情,中國大陸會有大動作。他分析,美國此刻讓事情曝光是在試探,藉打出台灣這張牌,讓中國接受某些要求,形同勒索兩岸,除了想迫使中國同意美國的條件,也讓台灣期待升高,接受美國的需索。

包道格也表示,北京知道這次會談,美國官員還費勁透露此事,是想打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子對中國太重要了,不能這麼做。」他也提到,拜習才通話說要管控雙邊關係,美國隔天就提更名案激怒中國大陸,政策並不一致。

蘇起認為,拜登跟習近平通話的目的,對內作用大於對中國大陸,拜登自阿富汗撤兵後面臨的內部壓力太大,讓他必須在外交上作點事情;針對台灣駐美代表處更名也是對內目的,美國反中情緒很高,年輕官員藉此刺激北京,安撫美國人情緒。這件事情美國不必付出什麼代價,特色就是「小成本、大刺激」,民進黨也是同一種心態,但這對北京而言超級敏感,絕不會讓它發生,美國不會、也沒有能力付出真正代價,只能搞這種「扮鬼臉」的刺激動作。

不過,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認為,美國在玩的戰略,是最終對兩岸形成雙重承認。美國不斷對中國進行布局擺陣,對台灣的承認也是布局一部分,如果真的要更名,大陸在口頭譴責之外,可能另在國際空間與台海的軍事行動上懲罰台灣。

中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慶四受訪時稱,美國與台灣小動作頻頻,拜登與習近平通話剛表示不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如今又有這樣的消息,只會讓北京與中國人民堅定認為,美方是不可信的,美方要把台灣的剩餘價值榨乾榨盡。

 
TOP
拚年底更名 仍無法太樂觀
記者張加、徐偉真/台北報導聯合報
外媒報導,美國政府正考慮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台灣代表處」,知情人士透露確有此事,希望在今年底達成此長期努力的目標。

據了解,我方在拜登政府上任後,今年初正式提出要求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RO),也獲多數美方官員支持;正如金融時報所指,這得到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Kurt Campbell)力挺,處理亞洲事務的相關官員也廣泛支持此事。

此外,熟悉台美事務的人士透露,在川普政府任內首次舉辦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拜登政府有意延續,可望於今年底舉行對話。

駐美處更名並非新案,二○一九年「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後,我方人士也希望推動駐美處跟進更名,但美方部分人士認為過於敏感。

此外,外交部次長曾厚仁去年底在立法院詢答時被問到我國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一事,表示「正在進行」引發討論,外交部事後對外解釋,意思是推動與美方提升友好關係,推動更名是長期、持續努力的目標,並不是指已經在進行。

據了解,台灣方面曾與川普政府官員討論過更名一事,但川普政府任期尾聲,此事未有進一步發展。

拜登政府上任後,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今年七月通過的「老鷹法案」,指示美國國務卿把我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S)為目標,與台方展開協商,讓此事出現較適當的推動時機。

據指出,駐美代表蕭美琴把更名「台灣代表處」,視為其主要任務之一。不過,熟悉台美事務的人士表示,雖然我方向拜登政府提出此案後,相關官員的回應相當正面,但美國政府內部仍存在反對聲音,且北京很可能強烈反應,對於今年底達成更名的目標,仍無法過於樂觀。

 
TOP
藍:更名首選應是中華民國
記者徐偉真、陳熙文、周志豪、蔡晉聯合報
外媒曝光我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外交部長吳釗燮正在美國和美國官員開會,涉外人士表示,除顧立雄、吳釗燮,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也同行,可見這次會談的重要性;另據了解,此次會談,觸及的議題不只我駐處更名一事。

總統府與外交部態度低調,只表示全面強化及提升台美關係,一直是我國政府努力的目標,對外傳內容沒有評論。行政院長蘇貞昌則高調說,「台灣人的代表處本來就叫台灣代表處」,符合事實,方便辨識也易區隔。

據了解,吳釗燮九月九日至十一日「因公出國」,未現身外交部。知情人士證實,顧立雄和吳釗燮都在在美會晤資深官員,雙方進行例行對話,但未提供細節;據了解,吳釗燮此行直飛紐約,僅在美處理公務,不會赴其他國家。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代表處更名是要凸顯代表台灣,並不牽涉變更國名,就是更增加台灣的代表性。

國民黨國際事務部表示,假設我駐外機構存在更名的可能性,首選應是中華民國,只要不務虛、不牽涉統獨,外館更名有可討論空間,但若此次更名背後動機是基於台獨意識形態考量,極為不智與不負責。

 
TOP
影/美台高層官員會晤、駐美處更名案 蕭美琴現身仍避談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隔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台高層官員在距離華府不到一小時車程處,舉行拜登政府任內首次面對面會談,且拜登政府認真考慮駐美處更名案;駐美代表蕭美琴11日現身公開活動避談此事。

英國金融時報10日報導拜登政府認真考慮將台灣在美國的代表機構「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並在拜習通話隔日,在距離華府不到一小時車程處,舉行拜登政府任內首次美台高層官員面對面會談。

駐美代表處和外交部均低調回應,稱對此沒有評論,駐美代表蕭美琴10日晚間原定出席雙橡園星光電影院活動致詞,臨時取消,由公使鄭榮俊出席。

蕭美琴11日出席巴爾的摩中文學校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揭牌儀式,也是以聚焦活動為由,避談相關話題,隨即搭車離去。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資深官員10日與台灣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和外交部長吳釗燮,鄰近華府的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舉行「特殊管道」(special channel)對話。白宮國安會與美國國務院對此事均不評論。

 
TOP
話題
解救莫德納孤兒 研議第2劑混打BNT
記者陳雨鑫、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許多長輩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眼看第二劑接種時間將至,遲遲等不到莫德納抵台,第二劑能否混打BNT疫苗,引發關注。指揮中心昨天指出,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會已針對莫德納混打BNT進行討論,將參考國外規範並評估國內疫情,再決定是否開放。

另外,美國最快可能於十月底獲授權開放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BNT,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是否比照,將觀察各國做法,交由國內專家討論。

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遙遙無期,已有專家建議,同屬mRNA疫苗的BNT疫苗目前供貨相對穩定,來不及打第二劑莫德納者,應混打BNT疫苗,達到完整保護力。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表示,ACIP委員昨天已討論莫德納混打BNT的可能性,但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能夠瞭解兩者混打的效力。

張上淳表示,國際上僅加拿大允許莫德納混打BNT疫苗,歐盟部分國家也開放,但並非正式規範。專家小組現在並未找到任何嚴謹的科學證據,顯示兩者可以混打。專家小組昨天討論,將參考國際混打莫德納與BNT的情形,評估國內疫情狀況與疫苗到貨,再研議是否開放混打。

ACIP委員、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下一批莫德納疫苗不知什麼到貨,擔心疫情再起,不利於高風險族群。昨討論時,最大的問題是國際間實證不足,美國打莫德納疫苗最多,但疫苗量充足,不需混打BNT,加拿大因疫苗極度缺乏開放混打BNT,尚未有明確數據顯示效果與副作用。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指出,其實台灣今天有一很大的問題,完全沒有計畫,為什麼不同的年齡打的疫苗不一樣,七十五歲以上打AZ,六十五歲到七十歲打莫德納,根本也沒有什麼科學根據,「我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什麼打什麼,人家施捨我們什麼就打什麼。」

 
TOP
北市13萬劑疫苗 3成跨區搶打
記者楊正海、許政榆/台北報導聯合報
1922公費疫苗平台第8輪,前天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至今天中午12時,但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天指出,北市開出11萬2903劑量,開放2個多小時就全滿,這很不尋常,統計後屬於台北市籍占七成,另外有3成非設籍台北市,雖然歡迎外縣市民眾來接種,但市府已經無法滿足台北市民的需求,請中央正視這個問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建議民眾就近施打,避免跨區接種。前幾天有新北市民就近預約困難,必須到北市預約,相關問題也跟雙北以及其他縣市溝通,所以會增加施打站的可預約人數,緊急調撥疫苗因應。

蔡炳坤指出,前天向中央請求再加開2萬多劑,結果到昨天中午又額滿,實在沒有辦法再加開了,畢竟所有的疫苗劑量都是由中央來做規畫,目前北市需求18萬多劑量,數字上還差了1萬5638劑。

蔡炳坤表示,第8輪的接種疫苗,除了預約平台之外,還有第5類,包括在養護機構的洗腎患者,也等很久,中央預估北市大概1萬2553的量,實際上,北市其實是2萬多,所以也有滿大的一個差距。

蔡炳坤表示,75歲以上的長者,再加上18歲到22歲的民眾,是這次中央預約系統裡面的第8輪,過去在預估大概的量,應該是滿穩定的,沒想到這一次這麼短時間就額滿,後來進一步去瞭解,各縣市可能開出的量能,有一些差異,且預約並沒有設籍的問題,只好跟市民說一聲抱歉。

蔡炳坤指出,雖然現在上去已經預約不到,但是還是會以造冊方式,符合資格者一定會接種到疫苗,可能得稍晚幾天,但不用太擔心。

蔡炳坤表示,1922平台在這次的經驗當中,要從地方執行的角度提出建議,每一期疫苗的接種的目標族群是中央訂,通知多少人上線來預約是中央做,分配多少疫苗給各縣市是中央決定,這些地方都沒有決定權,各縣市開出來多少的劑量,多少的量能,北市也沒辦法了解,也只有中央看得到,所以這個系統,已經出現這樣的問題,中央須正視。

 
TOP
第9輪預約 接種BNT、高端
記者謝承恩/台北報導聯合報
指揮中心公布,即將上場的第八輪疫苗接種將增加施打站,預約登記至今天中午十二時截止,第九輪公費疫苗則由BNT、高端疫苗登場。BNT疫苗接種資格備受關注,第一劑提供十八至廿二歲、六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上第九類且意願登記選擇BNT民眾接種;高端疫苗則提供接種第一劑滿四周以上民眾,預約第二劑。

部分符合第八輪預約民眾發現,名額有限,必須跨縣市施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六十五歲以上等族群原規畫地方造冊施打,但也有人自行上網預約,導致可預約人數不足,將與地方溝通,盡快調配疫苗並加開人數,讓民眾就近接種。

至於第九輪疫苗預約,符合資格對象,必須於九月十七日中午十二時前完成意願登記或修改,並於九月廿日上午十時至九月廿二日中午十二時完成預約接種。兩種疫苗接種時間不同,BNT疫苗為九月廿五日至十月二日;高端疫苗則為九月卅日至十月二日。

陳時中表示,BNT疫苗原則上將在校園接種,但九月十四日上午十時起開放不在校、不在籍的十二到十七歲青少年至意願登記平台預約登記。指揮中心統計,前天共接種疫苗卅二萬五○四一劑,僅次於七月廿六日接種卅三萬劑,目前疫苗涵蓋率百分之四十七點九九、劑次人口比五十二點四一。

 
TOP
北市確診生 基因定序Alpha
記者謝承恩、鍾維軒、王敏旭、江婉聯合報
昨天沒有新增本土病例,北市松山區確診國中生檢體經基因定序為Alpha變異株,顯示Delta變異株並未從新北群聚擴散至北市;新北幼兒園群聚仍維持廿七例,已廿例基因定序為Delta變異株,包含與板橋社區大樓有關的裝修工夫婦。案例未新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看來國內疫情處於可控狀態。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若北市國中生證實感染Delta變異株,代表Delta已在國內多點爆發,目前確認為Alpha變異株,疫情相對還在本土傳播內。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則表示,危機解除。北市府也宣布,採取預防性停課的松山區二國中、中山區一國小,共六四九位學生,周一可以復課。

北市松山區國中生染疫,從基因定序來看,可能是八月前遭感染舊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其一採Ct值卅五點九四,二採陰性,研判已感染一段時間。患者八月初胸痛,此非新冠肺炎典型症狀,可能為感染後遺症,估計在八月初前已感染,該案的妹妹跟家人PCR檢驗皆為陰性。

新北幼兒園群聚基因定序新增八例Delta變異株感染,包含幼兒園接觸者同住家人、曾至板橋大樓的社區接觸者與裝修工夫妻。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這代表裝修工夫婦與新北幼兒園群聚案可能為同一事件。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昨確診個案數為零,群聚控制中。

外界質疑,幼兒園群聚相關的埃及爸爸,其居住社區全部接受PCR篩檢,為何幼兒園老師居住社區卻不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板橋社區大樓有六人三戶感染,幼兒園老師與先生居住大樓只有一戶感染,狀況不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台大麻醉護理師確診後,疫調發現其住在相關大樓,且又有案例,所以全棟篩檢。

埃及爸的妻、兒及一同返台的親哥、表哥確診。其妻子不解未被告知採檢血液如何運用、且居住樓層被公開,表示「熱愛台灣,卻仍像熱臉貼冷屁股。」陳時中呼籲,「希望大家不要獵巫」,對防疫沒幫助。至於埃及個案血液採檢聯繫造成誤會,羅一鈞指出,雙方語言隔閡,會改善溝通方式。

 
TOP
北市餐廳防疫鬆散? 黃珊珊:違規嚴辦
記者楊正海、鍾維軒/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不受疫情影響,餐廳仍開放內用,但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指出,有民眾反映,某些餐廳並未遵守防疫規定,用餐時沒有隔板,人與人之間也無保持安全距離,包廂裡門關起來大家飲酒作樂,市府卻沒有人力能時時去稽查。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相信市民素質,但北市稽查人力有限,會採抽查方式,抓到違規一律嚴辦。

王欣儀表示,雙北為共同生活圈,Delta病毒入侵,雙北防疫卻不同調,新北餐飲業禁止內用,但北市卻不跟進;對於北市防疫整備,柯市長僅表示請大家好好落實二級警戒防疫規範與實聯制,北市會嚴格稽查防疫,但她質疑,市府可有人力能時時去稽查?

王欣儀指出,許多小型餐酒館、燒烤店、熱炒店等,現況內用有沒有群聚現象?實聯制的執行恐也鬆散,面對Delta病毒,北北基桃都沒有任何鬆懈的本錢。

她指出,面對來勢洶洶的Delta病毒,防疫工作勢必加重負擔,若新北的民眾跑來台北餐廳內用,人潮流動也可能會造成染疫風險,但現今衛生、警察單位的人力與勤務都是擺在眼前,面對成千上萬家的餐飲業者,如何能落實嚴格稽查?

黃珊珊指出,相信台北市民的素質,相信大家都會守規矩,北市好不容易可以開放內用,相信餐廳會珍惜機會,但是北市稽查人力有限,不可能每個時段每個餐廳都去稽查,所以採取抽查方式。

黃珊珊說,稽查人員每天都在台北市餐廳抽查,從防疫警戒升上三級開始至今,已經抽查了上萬次,只要餐廳有狀況,市民還是會檢舉,相信每個餐廳都會守規矩,不過只要被抽查抓到,一律嚴辦。

 
TOP
要聞
戰火四射…江批棄保惡質 朱營嗆綠潑髒水
記者喻文玟、徐白櫻、周志豪、王寓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選舉火花四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被傳出「棄江保朱」、前主席朱立倫則因質疑蔡英文總統論文而被綠營圍剿。江啟臣說,只有沒自信的候選人才操作棄保,這種操作手法很惡質;朱系議員葉元之也反嗆,民進黨辯論方式就是人身攻擊潑髒水,藉此迴避被質疑的問題。

對於朱立倫發布新競選影片和許多藍營人士顏寬恆、柯志恩、李彥秀同框,朱立倫是否挖牆角?江啟臣說,「我們都是同黨同志,是夥伴、不是牆角」,大家平常都會相互幫忙、合作,朱的影片是相互扶持,很正常。

朱營人士表示,競選影片多處剪輯自前年立委選舉期間,朱立倫輔選黨內青壯派立委的宣傳廣告,要凸顯朱輔選用心,以及與江啟臣、近江青壯派要角的關係都很友好;朱、江原本就有私交,廣告更要訴諸選後大團結,而不是選舉競爭。

江啟臣昨發布第三波競選影片,透過黨內青年「鋼鐵啟絲」發聲,訴求世代交替、青年接班。至於「棄江保朱」,江啟臣說,通常操作棄保表示選情很危急,對自己沒有信心,有自信的候選人,應該是在自己的選戰節奏,爭取選民的支持。

候選人張亞中昨應邀到高雄演講,支持前市長韓國瑜的團體到場支持。張亞中說,他參選黨主席目標,是希望重新將國民黨打造成受人尊敬的政黨。

另一位候選人卓伯源則獲得有「鎢鋼大王」之稱的春保鎢鋼集團總裁廖萬隆支持,卓說,國民黨必須要找對舵手,才能找到正確方向。

 
TOP
「戰鬥藍」對抗朱? 趙少康:江趙未聯盟
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號召「戰鬥藍」成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同日刊登廣告呼應,被質疑是江趙結盟對抗前主席朱立倫。趙少康明白表示,「江趙未聯盟」,只要是國民黨的活動,他都會支持,他始終與四位候選人維持友好等距關係,不會表態支持任何一方;加入「戰鬥藍」的民代各有支持對象,他尊重每位戰友的個別選擇。

外界質疑戰鬥藍是「黨中黨」,復刻新國民黨連線搞黨內鬥爭。趙少康表示,昔日成立新國民黨連線,是為阻擋前總統李登輝的急獨時間表,後來證明,李登輝就是台獨;現在的國民黨,團結還來不及,哪有分裂本錢,無論最後是誰當選,他一定會全力促成朱、江合作。

江啟臣刊登的廣告文宣,引發江趙結盟選邊站的聯想,讓加入戰鬥藍的民代錯愕。「戰鬥藍」原訂昨晚在高雄左營果貿社區舉辦首場活動,國民黨高市左營區黨部主委余華淵邀趙少康演講,也以颱風為由宣布延期。

趙少康表示,戰鬥藍是理念的結合,不只朱、江認同,另一位候選人卓伯源也表達支持,倒是候選人張亞中沒有。

被批評「政媒兩棲」,趙少康反駁,他沒有任何政治職位,戰鬥藍也不是政黨或政府單位,是一種精神號召,他只是一個小小義工,也只是個光桿黨員,算是什麼政媒兩棲?他經營的廣播媒體規模相較綠營媒體大亨是小巫見大巫,主持電視節目也只是為人打工;如果他將來真的參選或當選,一定會遵守相關法規。

 
TOP
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 朱立倫、江啟臣都拚自主黨員支持
記者周志豪/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兩周,主席江啟臣、前主席朱立倫與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都盼透過陸戰拜票與文宣空戰將投票率衝高,搶攻自主黨員選票。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則要繼續扮演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持續宣揚理念爭取支持。

江啟臣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鄭照新表示,選戰末期將努力提高投票率,要喚起黨員對國民黨與中華民國責任,支持國民黨的改革就是中華民國的改革,改革不走回頭路;提醒應從希望10年後要怎樣的國民黨,來決定這次支持人選。

至於在做法上,鄭照新說,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近日還會陸續發布競選CF,影片主軸都放手讓青年設計規劃,外界以為江啟臣的核心幕僚都不介入,做出他們想像、可以接受的國民黨與他們需要的江啟臣形象,真正讓青年站上第一線。

朱立倫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凌濤則說,選戰最後兩周關鍵期,朱將維持既有的陸戰與空戰戰術穩扎穩打,以社會力實踐為訴求,力拚自主黨員支持,近日還會公布第二支競選CF催票,希望把投票率衝高。

朱營人士補充,朱立倫最後催票的主軸,會回到原出的「有2022,才有2024」,相信只要所有黨公職認知到這一點,了解2022重要性,大家就會去判斷誰是輔選2022的最佳主席人選。

張亞中則表示,他沒有一個所謂的戰略主軸,一切跟著因緣走,這場選戰是靠理念爭取選舉,希望用救黨、救國、救兩岸來感召,讓更多人知道這場選舉不是只是一場主席選舉,而是國民黨要往哪個方向?要不要整個翻轉?

張亞中說,其他人是選黨主席,他是選國民黨要不要改變,爭取的沒有固定是哪個族群,正藍與軍公教會比較認同他一點,但光靠這些支持也不足以勝選,最後時刻會持續爭取曝光,闡述理念與回應質疑,擴大支持來源。

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表示,他一直採取的是地方包圍中央、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選戰末期,他將積極開拓非派系組織所能動員的自主性黨員選票,認為國民黨需要一個接地氣、具新鮮面孔的黨主席,朱立倫與江啟臣皆是老面孔。

 
TOP
國民黨主席選舉棄保發酵? 各候選人陣營:沒操作必要
記者周志豪/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近日傳出將有棄保投票可能。相關主席候選人陣營,均表示沒有操作棄保規劃,主席候選人張亞中也認為,黨主席選舉沒有誘發棄保效應可能與必要。但也有黨內人士評估,若深藍選票集結,正藍支持者會有焦慮。

黨內人士表示,近來黨內深藍勢力有集結跡象,聲勢甚至與原本一般認為的主要候選人朱立倫與江啟臣分庭抗禮,引發正藍與淺藍黨員對黨外來路線的憂心,朱、江兩人路線與形象又近似,黨員焦慮感確實可能在其間做一個取捨,集中投票。

但有黨務人士分析,棄保必須有足以判斷要集中支持對象的資訊,但近來傳出的各份民調,主要候選人各有領先,每個人也各有優劣評價,黨員無法從中判斷該棄誰保誰,即便特定陣營要操作,效果有限,候選人做好自己最實在。

也有候選人陣營直言,這場主席選舉的基本架構,主要領先的是兩個性質相似的候選人,任一領先者邀操作棄保,恐反而拉抬第三名的虛擬對手,最後選票如何流動更難以預測,刻意操作棄保不是一件聰明的事情。

張亞中表示,選舉若是理念的選擇,就沒有棄保問題,若用權力思考才有集中支持與否的考慮;他就是選理念,「我的選民在哪我都不知道」,但朱立倫與江啟臣則是選權力,兩人同質性又高,之間也許會有棄保。

不過張亞中認為,棄保必須支持者對選舉意志力強,一定要贏,但主席選舉不存在這個情形,因為黨主席不是如民選公職擔任資源分配者,而是資源提供者。

張亞中說,棄保不在他戰略規劃中,對他而言,重點還是要讓更多人聽到他的主張與聲音,至於如何實踐,就跟著因緣走,「用佛法打仗」。

 
TOP
焦點新聞
璨樹暴風圈襲東半部及台北以南陸地 彭啟明:風雨增強
記者吳姿賢/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璨樹颱風大約是順著海岸線外側北上。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在「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粉專表示,璨樹颱風正在花蓮東方海面北上當中,花蓮以北到北部民眾,建議今天在家,減少不必要外出,風雨上午逐漸增強。

中央氣象局說,中度颱風璨樹中心位置上午5時的中心位置在花蓮的東南方約100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時20公里速度,向北進行。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5公尺,相當於14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55公尺,相當於16級風。七級風暴風半徑200公里,十級風暴風半徑60公里。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氣象資料顯示,中颱璨樹中心目前在花蓮東南方海面,向北移動,其暴風圈已進入台灣東半部及台北以南陸地,東部及東北部地區風雨持續。台灣各地區含蘭嶼、綠島應嚴加戒備並防強風豪雨。台灣附近各海面及巴士海峽航行作業船隻應嚴加戒備。

中央氣象局說,璨樹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今天台灣附近各海面風浪明顯偏大,並易有長浪發生,避免前往海邊活動;東半部(含蘭嶼、綠島)沿海地區、恆春半島及基隆北海岸有10級以上強陣風,大台北地區及南部、北部沿海地區、馬祖、金門、澎湖亦有8至9級強陣風。

中央氣象局說,昨天0時至今天上午5時出現較大陣風區域如下:蘭嶼17級以上、彭佳嶼12級、成功10級。較大雨量如下:台東縣蘭嶼高中221.0毫米、花蓮縣六十石山203.0毫米。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雨特報,璨樹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天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桃園以北及高屏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強陣風及坍方、落石。

 
TOP
璨樹暴風圈籠罩全台 今年首發「強風告警」
記者曹悅華、陳弘逸、潘欣中、尤聰聯合報
璨樹颱風昨天上午觸陸,儘管已減弱為中颱上限,仍具極大威脅,北北基宜花東,桃園市復興區,新竹縣尖石、五峰兩鄉及高雄六龜□甲仙□茂林□桃源□那瑪夏等五區今停班停課。中央氣象局說,今天暴風圈籠罩全台,本島全納入陸警警戒範圍,各地有雨,北部、東北部慎防豪雨等級以上降雨。

氣象局說,昨天上午九時,璨樹颱風暴風圈接觸到恆春半島陸地,風雨馬上有感。昨凌晨零時到昨晚八時止,蘭嶼已出現一八○毫米降雨,屏東也超過一○○毫米。蘭嶼更出現十七級陣風,氣象局甚至發布「強風告警」,呼籲民眾立即進入堅固建築物。這也是今年首度以國家級警報發布強風告警。

氣象局說,璨樹颱風預計以偏北方向從東方海面北上,昨天下半天起,一直到今天是最靠近台灣的時候,將以中颱強度上限通過,今天璨樹暴風圈將籠罩全台。

雨勢方面,氣象局說,昨颱風外圍環流一波波靠近,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斷續下雨,基隆北海岸地區、東半部、恆春半島愈晚雨愈大。由於雲系愈來愈多,又愈來愈厚,今晨雨會越過山脈,往西半部陸地移動。今天各地留意陣雨或雷雨,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東北部跟北部山區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

氣象局說,明天颱風逐漸向北移動及遠離,西南風影響下,中南部、恆春半島留意斷續降雨,其他各地也有短暫陣雨。

氣象局長鄭明典昨也示警,璨樹依舊很強,颱風中心很扎實,將帶來明顯雨勢,加上七月連續多起地震,釋放的總能量比去年一整年還多,土石易鬆軟,呼籲民眾下雨期間盡量不要使用山區道路。

受到颱風影響,高鐵宣布今天全線雖正常營運,若風速、雨量過大,列車將採取行車速限。台鐵中午前東部幹線、南迴線對號列車停駛;華信、立榮離島航班皆取消。海運則預計十一航線,共八七航次停航。

由於風雨漸強,台東縣府昨早十時許,緊急宣布中午後停班停課,各校忙著通知家長接送學生,台東市區大塞車,校門口家長車輛大排長龍,民眾罵聲不斷,質疑「都已經預報是五年來最強颱風,為什麼還沒有警覺性?」

恆春半島居民憂心中午過後風勢轉強,紛紛要求比照台東縣下午應停班停課,不過縣府直到下午二時才宣布枋山、獅子及恆春鎮六鄉鎮晚間六時後停班停課,也因此讓屏東縣長潘孟安臉書被留言灌爆。

 
TOP
螺旋雨帶還沒到 彭啟明:中午過後北部會有感的風雨
記者楊德宜/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風雨怎麼還沒到?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在「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粉專表示,中颱璨樹的中心正在花蓮外海約70公里處北上中,「螺旋雨帶還沒到啊」。上半天是東西兩樣情,中午過後北部會有感的風雨,要減少外出。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颱風影響情況:

今天00-12時:颱風沿著東部近海北上至花蓮外海,東北角、宜蘭、花蓮的風雨最劇,西半部風雨感受較弱。

今天12-24時:颱風抵達東北角外海,北部山區、基隆大台北、北宜蘭有強風驟雨,南部山區也會有持續性的降雨。

明天00-12時:颱風來到北部外海,颱風警報陸續解除。受到西南風影響,中南部平地有雷陣雨、山區雨勢較持續,北部、東半部雨勢減緩。

明天12-24時:西南風影響持續,至周三前中南部都容易下雨。

 
TOP
政治新聞
新竹大車站流標8次…藍:林智堅政績非堅若磐石
記者張裕珍/新竹報導聯合報
新竹市長林智堅是民進黨刻意打造的政治新星,綠營自豪新竹蛻變,提升城市光榮感,但藍營質疑林智堅施政多屬表面功夫,力推的新竹大車站計畫竟流標八次,「小智政績並非堅若磐石」。

民進黨籍議員李妍慧說,打通公道三、興建兒童醫院困難度高,但林的努力終於推動有成,六年來最有感的是市容景觀變好,讓市民認同且驕傲。議員陳建名說,林面對困難時展現強大決心且貼近民意,像是路平政策,市府修改自治條例,將道路復原責任歸屬台電、台水等管線單位,新竹市路平工作為人稱道。

「這些建設都是為了討好民眾」,國民黨資深議員吳青山說,林智堅的市政建設著重表面功夫,像是公園、路平或辦一次性活動,所有光芒都在個人身上,欠缺更長遠規畫。議員黃美慧與吳青山都說,獲得前瞻補助的大車站計畫華而不實、流標多次,市府規畫方向只是在鐵道上施作平台,根本無助城市縫合,「與其提大新竹合併,不如先提軌道地下化」。

新竹市政府指出,林智堅上任六年多完成「六大不可能」,包括打通公道三、兒童醫院興建、新竹市立棒球場重建、新竹市動物園重生、世博館轉型為兒童探索館、全面改造新竹漁港,逐步實現民眾期待,為新竹市未來六十年做好準備。

大車站計畫總工程經費共六十五億元,市府正著手綜合規畫作業。市府表示,大車站構想藍圖以一座百年古蹟為中心,打造兩座南北公園,整合輕軌、火車、轉運站三個車站,將跨站平台四周連結,並整合周邊五處開發區,將成台灣軌道建設新典範。

 
TOP
大新竹「腰斬」苗栗 林智堅挨批機關算盡
記者巫鴻瑋、張裕珍/新竹報導聯合報
新竹縣長楊文科發起的竹竹苗合併升格研商會議昨登場,三縣市首長卻獨缺新竹市長林智堅。楊宣布達成六點結論,支持三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但譴責執政黨因人設事,違背法治精神與程序正義;苗栗縣長徐耀昌更怒嗆林「年紀輕輕就機關算盡」,竟要將苗栗一分為二,甚至一度激動敲桌。

林智堅昨另外安排視察疫苗施打站和防颱作業等行程,被視為「技術性」缺席。會議一開始,楊文科就開酸林智堅,前天派了愛將陳建名、劉康彥等議員送花鼓勵,不如親自來參加會議,林智堅最該來表述升格理念及具體做法,否則如何讓眾人支持?

徐耀昌說,前天林智堅曾與他通過電話,希望先讓新竹縣市合併,「把我們苗栗縣當作什麼?」徐更爆料,林提出把竹南頭份的苗北地區畫進新竹,苗南則歸為台中,「新竹縣跟苗栗合不行嗎,改竹苗市可以嗎?」

對於大新竹合併竟是將苗栗「腰斬」,徐耀昌激動批評林智堅,「年紀輕輕就機關算盡」,呼籲從政要厚道一點。

楊文科說,會中達成竹竹苗合併升格為直轄市、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成立升格第七都直轄市推動委員會等共識,但執政黨想為特定人士量身訂做、因人設事,違背法治精神與程序正義,大家共同譴責;如果執政黨、林智堅執意只討論新竹縣市合併卻排除苗栗,林要提出升格直轄市的理念及具體作法,並先與新竹市民溝通取得共識,三縣市再來討論。

昨天除了林智堅未現身,受邀的民進黨立委柯建銘、邱泰源也缺席。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說,他贊成大新竹合併,但反對因個人而修改地方制度法。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說,身為苗栗女兒,她不能接受林智堅「瓜分苗栗」主張,應務實面對竹竹苗合併,一起修改財劃法,無法接受倉促、貿然合併。

面對會議結論,林智堅說,站在新竹人立場,他會持續推進,但對楊文科的政策轉彎感到相當不解,原本兩人都對竹竹合併升格有共識,如今變竹竹苗升格,不解楊是否受到黨的壓力?

林智堅也說,他打給徐耀昌是基於尊重,自己是主張竹竹合併,對徐談話感到意外、遺憾。

民進黨新竹市黨部主委陳建名□,楊文科政策轉彎顯然是受到國民黨壓力,徐耀昌說法也很兒戲,「證明國民黨只是想讓大新竹合併升格的議題破局」。

 
TOP
新聞眼/競逐風城望山城 2022戰火悶燒
本報記者張裕珍、陳斯穎、范榮達聯合報
竹竹苗過去政治版圖藍大於綠,隨著新竹市長林智堅高票連任,打破傳統板塊,藍綠白黃都有意二○二二競逐風城。林智堅近來拋出大新竹合併,獲得府院高層關愛的眼神,更可見民進黨對進攻大新竹的企圖;反觀苗栗因從未被「綠化」,可能在大新竹藍圖被邊緣化,地方人士戲稱,「風城變堅城,山城變孤城」。

新竹市長選舉過去藍綠互有輪替,民進黨雖執政八年,但國民黨仍掌握多數議會席次,藍綠各有優勢;在竹科效應下,新竹外來人口多且選民自主高,第三勢力挑戰空間不小,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都強勢挑戰。

國民黨資深議員林耕仁已透過議會自辦初選出線,但新任黨主席還未出爐,提名仍有變數,黨籍新竹立委鄭正鈐、林為洲也被點名,藍營還待整合。

林智堅擁有明星光環,民意雖高,黨內卻苦無接棒人選,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議員李妍慧雖有意參選,但人氣都遠不及林智堅,大新竹合併看似找到解方,卻也引燃高度爭議。

一溪之隔的新竹縣,選情也連動受到關注。國民黨籍新竹縣長楊文科未必一帆風順,曾表態參選上屆縣長的湖口鄉長林志華即將兩屆任滿,傳出可能出征。

民進黨二○一八年曾徵召政務顧問鄭朝方參選新竹縣長落敗,二○二○年再選立委仍失利,但鄭朝方持續深耕,父親鄭永金曾任新竹縣長,在地方有一定影響力;最近也傳出民進黨可能與無黨籍竹北市長何淦銘合作,何曾任縣議員與兩屆竹北市長,鄭朝方則改戰竹北市長,但布局尚未明朗。

苗栗是西部從未「綠化」的縣市,被視為藍營鐵票區,國民黨苗栗縣長徐耀昌明年即將任滿,議長鍾東錦及農水署苗栗管理處長謝福弘兩人最積極,目前是兄弟各自爬山。

政壇指出,鍾東錦有徐耀昌支持,又身兼國民黨縣黨部主委,政治資源較占優勢;謝福弘雖未經選舉洗禮,但有前縣長傅學鵬、劉政鴻力挺。此外,國民黨立委徐志榮、陳超明也必須納入考量,黨內提名策略仍不明。

民進黨僅有頭份市前市長徐定禎表態,二○一八年挑戰徐耀昌失利,去年立委選舉也落選,明年可能再披戰袍,苗栗始終是綠營艱困選區,民進黨也不排除有其他人選。

 
TOP
社會新聞
轉傳「確診50+」 新竹男法辦
記者巫鴻瑋、許政榆/連線報導聯合報
新北幼兒園Delta群聚引發社會恐慌,本月八日社群軟體瘋傳「確診50+」,台北股市一度重挫逾兩百點。檢警前天在新竹縣竹北市逮捕一名涉嫌散布此訊息的楊姓男子,經查楊男當天雖曾在群組轉傳該訊息,但初步排除影響股市,懷疑源頭另有他人,以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將楊男法辦,訊後以五萬元交保。

檢方研判假訊息源頭應另有他人,在股市開盤不久,就散布不實疫情訊息,導致股市受影響,楊男只是聽聞謠言轉傳,已責令警方繼續追查網路假訊息源頭。

新竹地檢署表示,檢警依民眾檢舉,循線掌握從事資訊相關行業的楊姓男子,前天由檢察官指揮刑事局及竹北警分局,前往楊男竹北市住處搜查,並查看楊男手機內相關紀錄。

據了解,初步調查發現楊男是在八日中午的十二點廿四分,透過LINE群組張貼「剛同事說今天確診50+」的不實疫情訊息,但當天股市在十、十一時許就持續下跌,假訊息早在股市開盤沒多久就已在股市中流傳,與楊男轉傳的時間點有時間差,初步排除楊男有散布流言影響股市交易的嫌疑。

 
TOP
知鑰匙藏哪裡 前男友擅開門觸法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聯合報
陳姓超商店員因得知前女友家人,有把住處的備用鑰匙藏放在消防箱內習慣,今年2月20日凌晨3點多,拿備用鑰匙開門進屋時,前女友父親發現喝斥逃出,被員警逮捕,法官依侵入住宅罪判處拘役30天可易科罰金。

基隆地院判決書指出,20多歲陳男與屋主女兒曾為國中同學關係,因陳男曾在屋主女兒陪同到其住處,得知備用鑰匙藏放在消防箱內。

陳男今年2月20日凌晨3時,持消防水箱內的備用鑰匙,開啟住處第1扇大門後,將未鎖的第2扇門推開而進入屋內時,被屋主發現大聲喝斥,陳男往頂樓逃竄,雙方互相拉扯回到住處樓梯間,員警獲報趕到現場逮捕陳男。

據指出,陳男與屋主女兒曾交往,後因個性不合分手,陳在2人分手後無法忘情,想要再見一面,但都被拒絕。陳男堅決否認有何竊盜犯行,辯稱他只是想去前女友住家看看。

法官審酌指出,陳男擅自闖入他人住宅,對他人居住自由、財產安全均造成危害,極易使人因而心生不安。

基隆市警局表示,陳男為找前女友還是想行竊,姑且不論,但民眾擔心鑰匙遺失或忘記攜帶,在門口隱密處如鞋櫃、橫梁、花盆、消防箱、踏墊、信箱等處藏放,其實竊賊多半也會搜尋這些地方,很多竊案是找到備用鑰匙開門進入,提醒有此習慣的民眾應注意。

 
TOP
經濟新聞
大數字/超高齡社會近了…20年後 二個壯年養一老人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當一個社會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稱之為「超高齡社會」。根據國發會推估,我國超高齡社會將提前一年、於2025年到來。人口高齡化,意味著青壯人口負擔將愈來愈重,在台灣,2020年每4.5個青壯年扶養一個老人,到2040年每二個壯年負擔一個老人,到2070年每1.2位青壯年即需揹負一位老人。

國發會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自2043年開始,預估至少長達23年時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均維持在700萬人以上之規模,未來大量高齡照護需求,以及社會保險給付費用,包括勞保、健保等,須及早因應。

一個社會主要是由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又稱為「工作年齡人口」所撐起,為主要生產者。這群人口投入生產,創造產值,促進經濟發展,並且繳稅、負擔勞保、健保等社會保險,以及各種社會福利。若要扶養的老年人口愈來愈多,青壯年人口愈來愈少,進而將對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形成極大危機。

不幸的是,台灣正步上「青壯年人口漸少、老年人口驟增」危機。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以中推估來分析,我國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已於2015年達到1,737萬人高峰,之後逐年下降,2020年有1,683萬人青壯人口,預估2040減少至1,328萬人,2070年減少只剩下783萬人,較2020年減少900萬人、或53.5%。

至於65歲以上人口則因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而增加,2020年有378萬名老人,2025年成長至469萬人,2040年增加至670萬人,2050年更達到746萬人高峰;之後因老年人口大增,死亡率也增加,2070年則預估老年人口仍有658萬人,較2020年增加280萬人、或74%。

台灣老化速度飛快,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於1993年超過7%,邁入「高齡化社會」,並於2018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國發會預估,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於2025年超過20%、較原預測提前一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更推估2070年會上升至41.6%,亦即十人當中,就有四名超過65歲以上老人。

老年人大增,青壯年負擔嚴峻。國發會預估,2040年老年人口占比將突破三成,青年年人口則跌破六成。我扶老比(老年人口占15至64歲人口之比率)由2020年的22.5%,快速爬升至2040年的50.5%、2070年的84%。

用白話文講,2020年每4.5個青壯年要扶養一個老人,到2040年每二個年壯年扶養一個老人,2050年1.5名青壯年要揹一個老人,到2070年減少為每1.2位青壯年即需負擔一位老人。青壯年不僅要維持生產力和經濟成長,養活自己外,還要繳稅以供應長照、勞健保等社會保險之龐大負擔。

 
TOP
30年人口大變遷 單人家庭、熟齡離婚成趨勢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近期公布十年一度的「人口及住宅普查」,對比過去兩個十年,可發現台灣近30年正在上映四個人口變化,包括愈來愈多的「單人家庭」、「熟齡離婚」、「熟年女性多孤寂」,以及毫不讓人意外愈來愈推遲的「適婚者晚婚」現象。

現象1、小家庭仍為主流 但「一人成家」快速上升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0年全國普通住戶有803.4萬戶,較2010年增加61.9萬戶,但平均每戶人口從三人降為2.8人,戶內人數減少,凸顯台灣家庭有「迷你化」的趨勢。

調查顯示,2020年台灣核心家庭較2010年減少20.1萬戶,占全體家庭比重,由十年前的四成降到三成。取而代之的是,戶內只有一人的「單人家戶」正快速增加。

2020年台灣單人家庭共208.5萬戶 ,與2010年163萬戶,十年來增45.5萬戶,成長28%。從占比看,單人家庭占全體家庭比重達26%。

調查發現受高齡化影響,台灣獨居老人越來越多,目前65歲以上獨居者有57.1萬人,10年來多了22.1萬人,暴增63%;尤其是東部地區,由於子女居住外縣市者較多 ,老人獨居比率逾二成,遠高於其他地區。

現象2、「30而已」 適婚者愈來愈晚婚

觀察國人婚姻現況,男、女性初婚年齡遞延,其中25到44歲年齡層未婚人口比率高達43.2%,與2000年的26.8%和2010年的37.8%相較可看出,適婚者有越來越晚婚的趨勢。以前的人是「30而立」,現在則是「30而已」,踏入婚姻也是還要好幾年以後的事情,統計顯示,30至34歲的人有一半未婚。

現象3、白頭難偕老 熟齡離婚愈來愈普遍

這幾年,日文創造了「卒婚」一詞,專門描述那些在法律上繼續保持配偶關係,但卻各過各的夫妻。

從歷次人口普查也可以發現,台灣中高齡離婚(分居)情形持續增加,□以這次調查來說,45至64歲間離婚比率逾一成,也就是說這個年齡層的「大哥大姐」們,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屬於離婚狀態,這與2010年時的9.8%,2000年時5.3%相較,可看出少年夫妻不願意白頭到老的趨勢越來越多。

現象4、高齡喪偶 熟年孤寂女性比男性多

平均壽命越來越長,面臨喪偶機會也越高,女性更是如此,主計總處統計國人喪偶比率6.4%,相較十年前的5.4%,增加1個百分點,其中男性喪偶比率2.4%,女性高達10.3%。主要是女性多數年齡較配偶小且平均壽命長,高齡喪偶者較男性多;統計顯示,75歲以上男性,73%有配偶或同居伴侶,但是75歲以上女性,則有62%喪偶,顯示女性面臨熟年孤寂狀況遠高於男性。

台灣社會30年來已有很大變化,一人家庭、熟齡離婚凸顯的孤獨問題,應該視為個人還是國安問題,你的看法如何?

 
TOP
兩岸新聞
最大民主派工會 香港教協解散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會員最多的民主派團體同時也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教協,昨天召開特別會員大會,以九成五的票數通過解散。

香港教協會全名香港教育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是由香港的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各級學校教師組成的教育工會,教協創會四十八年,高峰時期會員近十萬之眾。

八月十日,教協向全體會員發信和召開記者會宣布決定解散。教協會長馮偉華當時說,決定是基於對全盤環境及形勢的研判。香港社會及政治環境出現巨大變化,近月情況變得較差,感受巨大壓力,理事會已盡一切努力,找出可行的方案,去延續會務運作,但看不到前景,難以繼續實踐目標。

香港教協會長馮偉華昨天說,特別會員大會有超過一百四十人出席,一百三十二票贊成教協解散,六票反對,二票棄權。他表示心情沉重,感到很可惜,解散的決定是無奈但必須。

馮偉華稱,會做好解散工作,包括變賣資產、遣散員工、結束與夥伴的合作計畫等;如有餘款,將會與會員均分;如果有會員無領取款項或退款,會將最終剩餘捐給合法教育和慈善團體。至於教協成立的「司徒華教育基金」,他表示隨著教協解散,基金也會停止運作。

馮偉華表示,自從最近教協面對危機,教協會員一直關心和愛惜,他會銘記於心,同時鼓勵教協會員守好教育工作者專業崗位及信念,繼續貢獻教育,期望日後有新團體捍衛教師權益。他不評論教協解散後仍會被「秋後算帳」,指希望透過解散教協,表達出明白目前情況艱難,希望眾人平安。

教協通過解散,隨即有新教師工會宣布星期天成立,新工會名「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據報將是建制派教聯會成員。教聯會會長黃均瑜稱,新工會幹事由年輕教師組成,會員將可享教聯會提供的福利。被問到教協與教聯會政治理念不同,黃均瑜稱新工會以服務取信教師,如果可幫到教師,自然有成員加入。

 
TOP
陸七省市公布工資指導線 漲幅7%到8%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山西省政府11日公布企業工資指導線,累計今年來已有七個省市發布2021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基準線漲幅多在7%-8%,引導職工工資合理增長。值得注意是,多地未設工資指導線的上線。

大陸「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是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由政府向企業發布當年度工資增長建議。指導線包括基準線、上線(又稱為預警線)和下線,設置工資增長預警線(上線),目的是為了減緩壟斷性企業工資偏高、增長過快,以平衡職工收入差距過大。

中新網報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山西、山東、江西、陝西、天津、西藏、新疆等七省市公布2021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向企業建議今年合理調漲職工工資。

其中,山西和江西發布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基準線均為8%,陝西為7.5%,山東、天津、西藏的基準漲幅為7%,新疆為5%。

工資指導線上線,山西公布為12%,多地未設工資指導線的上線,下線則多訂在3%-4%。人社局藉以鼓勵企業提高工資漲幅,但對人工成本壓力較大的企業,明令要求在支付能力允許情況下,以不低於指導線下線給予職工平均工資增幅。

大陸國家統計局調查,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人民幣9萬7,379元,比上年增長7.6%;但增速比上年回落2.2個百分點;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萬7,727元,比上年增長7.7%,增速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

 
TOP
國際新聞
911事件20周年 拜登訪3事故現場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十一日是美國本土死亡人數最多的恐怖攻擊九一一事件廿周年,美國總統拜登、第一夫人吉兒前往三處事故現場紐約、五角大廈和賓州,紀念這場悲劇。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凱達組織恐怖分子劫持四架客機,其中兩架衝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星大樓,奪走近三千條人命;第三架飛機攻擊維吉尼亞州阿靈頓五角大廈;第四架飛機據說準備襲擊美國國會大廈或白宮,但機上乘客和機組員群起試圖奪回飛機控制權,最終墜毀於賓州姍克斯維爾 。

紐約和五角大廈的紀念儀式包括獻花圈和默哀,參加者大多是罹難者遺屬。拜登不在儀式中致詞,而是在十日發布六分鐘預錄影片。

拜登在影片中說:「對我來說,這是九一一事件最重要的教訓,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刻,在一切讓我們具有人性的來回拉扯中,在為美國魂所做的征戰中,團結是我們最大的力量。」

他說:「團結並不意味我們必須認同一樣的事,但我們得對彼此及這個國家有基本的尊重和信念。」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和柯林頓參加紐約紀念儀式。上任不到九個月就發生九一一事件的前總統小布希,則造訪賓州聯合航空九十三號國家紀念館並發表主題演說。現任副總統賀錦麗也到訪。紀念館位於姍克斯維爾北方三點二公里處。

美國前總統川普是美國仍在世的前總統中,除了卡特之外,唯一不參加官方紀念典禮的。卡特現年九十六歲。川普選在拜登離開之後造訪世貿雙塔遺址。拜登參加當地時間十一日早上八點卅分開始的世貿雙塔儀式,十點左右離開前往賓州,川普則在下午一點卅分左右抵達。

在紐約,二九八三名罹難者家屬在上午舉行的儀式中朗讀罹難者名字。這場典禮共默哀六次,默哀時間點是每架被劫持的客機撞上世貿大樓雙塔、五角大廈和墜毀在賓州的時候,以及世貿雙塔倒塌時。

紐約各處宗教場所在上午八點四十六分、也就是第一架被劫客機撞上世貿北塔時,全都響起鐘聲。

紀念聯合航空九十三號班機墜機罹難者的儀式,上午九點四十五分在九十三號國家紀念館舉行。

上午十點零三分,也就是九十三號班機墜毀在田地時,當年英勇制伏劫機犯、不讓恐佈分子攻擊白宮或國會大廈的四十名乘客和機組員名字被朗讀出來,鐘聲悠揚響起,花圈沿著刻有罹難者姓名的白色大理石牆擺放。

 
TOP
美擬對陸揮刀 祭301條款
編譯劉忠勇、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拜登政府考慮對中國大陸補貼產業的行為以及對美國經濟造成的相關損害,啟動調查,藉此在貿易問題上向北京當局施壓。

彭博和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貿易代表戴琪、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內的拜登主要經濟閣員10日開會,考慮引用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啟動調查,調查結果可能導致新的關稅。白宮也考慮和歐盟、日本和亞洲盟友聯手,聯手循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機制,對付中國大陸的補貼行為。

美國三大指數上周五開高走低,尾盤跌幅擴大,除了總經面的不利因素,蘋果在App相關訴訟中失利,加上拜登政府據報導考慮援引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大陸的補貼行為啟動調查,都成為促跌的利空。終場道瓊下跌271點,和標普500指數一樣跌幅都將近0.8%,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跌0.9%。一周下來,標普和道瓊各跌1.7%和2.2%,為6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那斯達克周線跌1.6%,為7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標普500指數已連跌五日,是2月以來最長頹勢,等於從前一周不如預期的美國就業報告公布後就一路走跌,反映出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疑慮。聯準會(Fed)本月開會之際,投資人將目光放在通膨。

彭博報導,美國官員將討論2020年1月前總統川普任內和北京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及執行的手段,以及往後對大陸輸美產品所加徵的3,000億美元關稅的走向。

針對拜登政府的對中的貿易政策,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回應強調,中方始終認為,美方加徵關稅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不利於世界經濟恢復。

兩位知情人士向彭博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要求外部顧問協助量化中國大陸補貼行為帶給美國的損失,以便評估調查啟動後應採取的適當回應。美國一位官員對此表示,美國政府尚未正式提出要求。

就在這場會議的前一天晚上,拜登才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90分鐘,拜登表達對中方缺乏與美國溝通誠意的無奈。拜登也希望確保美中關係不會陷入衝突,並解釋美國採取對北京行動背後的意圖。

拜登政府中有官員認為, 川普任內對大陸實施關稅,並沒有導致中方的行為發生原本期待的改變,久而久之失去讓中方重回談判桌或履行2020年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承諾的籌碼。

依據301條款的調查,將需要數月才能完成。目前尚不清楚白宮何時會宣布評估結果,但一名官員表示,可能不需要等待太久。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