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補習,學才藝? |
多才多藝也要量才適性 |
「陳老師,你孩子小的時候有沒有補習上才藝班呀?我女兒現在國小二年級,只補個美語和作文,真擔心將來拚不過別人,怎麼辦?」
「是呀,老師,我兒子現在念小三,到現在也只是補英文和作文。拜託他再加強個數學或學個小提琴,他卻說什麼也不肯,我簡直不曉得怎麼求他才好?」
「唉喲,我家樓上的女孩也不過是幼稚園大班,卻天天練琴至少一小時,彈呀彈的,她爸爸媽媽聽起來也許很悅耳,我們聽起來卻吵死了,尤其是周六下午想好好補個眠、打個盹,都要被她的鋼琴聲吵得睡不著,卻礙於大家是鄰居,也不好意思跟她爸爸媽媽理論。」
「欸—鋼琴聽起來也許還好一點,你們不知道,我家樓下那念小一的男孩,練起小提琴才恐怖哩!ㄍㄧㄍㄧㄍㄨㄞㄍㄨㄞ的比殺雞還難聽,偏偏一拉就一、兩個小時。他們夫妻就這麼一個孩子,寶貝得不得了,聽說除了補小提琴還上跆拳道,英文、數學都特別請家教到家裡教,聽說還到外面補國語作文。我想,他們為這孩子的補習費用,每個月至少也要花個上把萬元!」
每次親子教養的演講會後,我往往成了許多媽媽訴苦「申冤」的唯一對象。
孩子放學後到底還要不要加強課業輔導補習?小小蒙童究竟需不需要補才藝?到底要補多少科目、多少種才藝將來才有可能「出人頭地」?才可以有機會成為「多才多藝」的人?
★小小蒙童,究竟要學什麼才藝?
根據「台灣新世代」基金會詢問調查兩千零三位居住於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家有七至十四歲孩子的家長,是否會因為經濟景氣低迷而縮減孩子課後才藝的支出?結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天下父母心,仍有高達七成的爹娘寧願自己縮衣節食,再苦、再吃力也力求務必維持孩子才藝補習費用的支出。
兒童福利聯盟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台灣地區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六成以上皆上過才藝班,其中最多人學的是兒童美語和國語寫作;以台北市大都會區的學齡兒童來統計,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同時學習三種以上的才藝,也有孩子竟然一星期的課外補習超過十種才藝課程。
美麗的、短短的童年,稍縱即逝,永不復返,為什麼總有那麼多的爸爸媽媽情願勒緊肚皮花大錢,強逼利誘把孩子推往各種才藝班補習?才藝補習幾乎取代了「快樂」童年?
透過各種才藝補習,用無數金錢堆疊,真的就可以造就出才藝雙全的優質孩童嗎?
現在的課後才藝補習早已不止於靜態室內的學習,補美語、補作文、補數學幾乎已成了「基本」必要「款」,是所有課後補習的「最低」門檻。
補彈吉他、鋼琴、拉小提琴、自然科學實驗班;補游泳、直排輪、跳街舞、桌球乒乓;什麼「小小林書豪籃球營」,什麼「天才領袖口才培訓班」,什麼「資優潛能開發班」…唉,琳瑯滿目、形形色色,盡可能滿足父母對孩子所有的期待與希望。
★到底是父母的虛榮抑或是孩子的欲望?
2013年韓國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Korea)公布一份數據表示,家有國中至高中生(七年級至十二年級)的全國父母,每年所投資的孩子的補習費,換算成台幣約五千四百二十三億;百分之八十的國小生會課後補習,近百分之七十的國中生每天補習到深夜十一點;從國小、國中到高中,每個孩子每年補習費至少要花掉台幣十萬元。
在韓國,所謂的「名校情結」是十分嚴重的,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近年來組成了「一片天名校」(SKY 大學),說獲得這SKY 大學畢業證書的,等同拿到了「人生勝利組」的門票;而韓國的教育部認為,大約只有百分之二的高中生才能獲得此「天團」的門票。
唯有透過大量金錢的投資,再加上「威脅利誘」孩子課後參加各種才藝補習,才可能將孩子送往「人生勝利組」嗎?這究竟是父母對現世名利虛榮的迷思,還是一切出自於『愛』孩子?
2014年夏天,台灣教育史上最大的變革,十二年國教即將正式上路;台灣的孩子,是否從此可以從各種課後才藝補習的「牢籠」中得到解放?
根據台灣最新一期的教育雜誌所公布的「國中小學生學習力大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國中、國小(一至九年級)學生坦誠,放學後不想主動學習、求知,對課本以外的閱讀或才藝課程更是意興闌珊。
幾近三分之一的國中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不滿意,而且是年級愈高愈是不滿意;近四分之一的孩子,常感到聽不懂老師上課的內容。
問到當十二年國民教育實施、廢除基測考試之後,會不會影響學習的動力?竟然有七成八的孩子說不想主動讀書了,因為不再拿考試來評量升學,那讀也「白」讀了。
說來,我們的國小、國中生每天過的日子也確實十分辛苦;每天在校上課七、八小時,放學後還要趕著上安親班、補習班,一天下來大概要花十至十二小時來「學習」,心志、體力幾乎都在課本習作、測驗卷上磨損耗盡,又哪來主動求知學習的能力?
十二年國教成形,廢除每年近三十萬考生的基測之後,僅二成二的學子表示會主動念書繼續求知;莫非,從正規學習中「出走」的無動力世代已提早來臨了嗎?
為什麼孩子愈年長卻愈懼怕學習,甚至排斥主動學習?這一切都是從小補太多才藝,被迫上太多才藝課程造成的「彈性疲乏」後遺症嗎?
★補才藝,是補孩子的不足,還是加強其特質?
在一個以親子教養為話題的電視節目裡,我遇見幾位打扮十分光鮮耀眼的通告藝人爸爸媽媽,有一位這樣告訴我:
「兒子在我肚子裡六個月的時候,我就學日本的媽媽跑去上古典音樂,孕婦瑜伽和繪畫藝術欣賞的胎教課程。喔,超貴的,花了將近二十萬。」
我問她,兒子生下來之後,是不是感覺特別有音樂藝術氣質?結果漂亮的她卻大聲地回答我:「沒有哩,沒有特別感覺。他現在兩歲多了,卻蠻得像頭牛,每天橫衝直撞的,很難乖乖吃個飯。」
另一位明星媽媽對我說:「兩個兒子現在一個小三、一個小一,兩個人前前後後大概上了將近二十種才藝班。為了培養什麼數學潛能,智慧樂高、圍棋、心算早就補了;訓練運動體能,游泳、直排輪、小小街舞也都去上;小提琴、鋼琴、大提琴,連烏克麗麗都去學。只是他們兄弟兩個人總是沒耐性,學什麼好像都不長久,老是換來換去,好像只愛嘗鮮而已。」
我問她,兒子學什麼維持最久?學什麼時間最短?結果美麗的她歎了口氣才回答我:「大兒子對街舞和游泳好像最有興趣,已經上了快三年的課程,他還是吵著要去上,而且每次都準時去上課;小兒子從中班開始學鋼琴,到現在仍願意去上課,在家裡也會主動練琴。大兒子最誇張了,愛的多,也拋棄得快。看人家拉大提琴就說也要學,結果上了兩堂課就拒學不上了。」
來賓之中唯一的男性歌手藝人爸爸終於也說話了:「女兒現在念幼稚園大班,聽小兒科醫生說手指的按捏可以刺激腦部的智力成長,所以我跟老婆送她上捏陶的課程,還有每周一小時半的小畫家。哈,現在家裡全是她捏的各式陶土作品,還有,家裡牆壁幾乎成了她的畫版。反正呀,她喜歡、她開心就好!」長得超帥仍帶著孩子氣的歌手藝人爸爸說起女兒,一臉眉飛色舞。
~以上資料摘自《如何培養高EQ孩子》陳美儒◎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