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2023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台獨是兩岸最大變數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爸媽的育兒神器、育兒神隊友【育兒生活Mombaby Lifestyle】,讓爸媽輕鬆自在,寶寶開心成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3/10/02 第83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2023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台獨是兩岸最大變數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聯合報
本報今年「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民眾認為台灣獨立是兩岸關係的最大變數;對於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民眾以負面評價居多,三成八滿意,四成九不滿意。

本報自民國九十九年開始規畫「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每年定期追蹤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調查是以「兩岸敵友量表」請民眾針對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面向全面評估。調查以一至十分為範圍,評分一至四分代表兩岸關係友好或互利,五至六分代表關係和緩,評分七至十分代表兩岸關係緊張或競爭。

民間互動 5大領域中較獲好評

民眾持續認為兩岸軍事、政治與外交關係偏向敵對,但緊張感受較去年趨緩。五大領域中,以兩岸民間互動現況較獲好評,有二成九民眾覺得兩岸民間關係熱絡,較去年增加七個百分點,四成五認為關係和緩,感覺雙方關係低迷者由去年三成一降到二成二。兩岸社會關係平均得分五點四分,為五大領域最獲好評者。

經貿競爭 較去年降3個百分點

經貿現況也是兩岸關係評價相對和緩的項目,雖有四成的人認為兩岸經貿關係呈現競爭狀態,但比率較去年略降三個百分點,感覺兩岸經貿既競爭又互利的人由三成二增為三成七,認為兩岸經濟關係互利居多者維持一成六。平均來說,兩岸經貿關係得分六點四分。

相對於兩岸社會互動及經貿關係持續穩定發展,民眾多認為兩岸在軍事競爭、政治對立與外交競爭方面持續偏向敵對或緊張狀態,但緊張感受都較去年略微降溫。

外交關係 仍是最競爭對立領域

兩岸外交部分,認為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的比率由去年的六成八降至五成六,認為關係和緩者由去年的一成七增加到二成六,僅一成感覺兩岸外交戰火降溫。平均來說,兩岸外交關係得分七點三分,是五大領域中兩岸關係最競爭對立者,但較去年減少零點七分。

代表政治領域的兩岸官方關係部分,認為雙方互動密切的比率近四年都不超過一成,覺得雙方關係穩定者由去年的二成二增加到三成四,感覺台灣與大陸官方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去年攀升到六成新高,今年降為四成六。平均來說,兩岸官方互動關係得分七點零分,較去年減少零點六分。

軍事關係 認為和緩增到2成9

兩岸軍事關係部分,覺得兩岸軍事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的民眾,自一○六年的四成二逐年增加到去年的六成四新高後,今年調查降為五成四;認為關係和緩者由去年的二成一增加到二成九,百分之九感覺軍事關係友好。平均來說,兩岸軍事關係得分七點二分,較去年減少零點五分。

和去年的調查相較,除了經貿關係評價和去年相當外,其他四大領域關係得分都較去年減少零點五到零點七分,顯示民眾對於兩岸敵對或競爭的感受稍有趨緩。

儘管兩岸政治、軍事及外交互動仍偏向對立或緊張狀態,但民眾普遍認為兩岸開戰可能性低。如果一分代表台灣與大陸非常不可能開戰,十分代表非常可能爆發戰爭,平均來說,民眾評估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得分平均為四點五分,評分和去年相當,但較十年前增加一點五分。

進一步分析影響兩岸關係轉趨緊張的主要因素,不提示選項前提下,民眾仍多認為台灣獨立是兩岸關係的最大變數,比率和去年相當;居次的影響因素則是民進黨執政,占一成三;認為大陸不放棄統一及持續軍事威脅者各占百分之九;各有百分之六認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和明年的總統大選是影響兩岸關係的變數。

調查還發現,對於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民眾仍以負面評價居多,但不滿意比率由去年的五成三降到四成九,滿意比率三成三增加到三成八。

這次調查於九月十二日至十七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零七十一位成年人,另六百九十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台灣地區廿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TOP
專題
8成5民眾:兩岸需要維持溝通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聯合報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八成五民眾認為兩岸有必要繼續維持溝通管道,四成民眾期待兩岸經貿關係持續加強。

去年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大陸公告暫停台灣部分農漁產品輸入大陸,近期則公告暫停台灣芒果輸入。

調查發現,今年雖然有四成二民眾擔心台灣農漁業或其他產業會因為大陸繼續擴大限制範圍或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受到影響,但擔心比率較去年降低九個百分點,五成一無此顧慮。交叉分析發現,民進黨與民眾黨支持者都有逾半不擔心大陸對我農漁產品設限。

關於兩岸經貿關係走向,儘管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居高不下,但仍有四成民眾認為雙方應該持續加強經貿合作,三成六主張維持當前水準,僅一成八認為兩岸應降溫。和去年調查結果相比,主張維持現況或加強合作的民眾各增加二及三個百分點。

至於中共軍機軍艦頻繁對我騷擾,並曾展開圍台軍事演習,調查發現,多數民眾仍理性主張兩岸溝通管道不能因中共惡意而關閉,認為兩岸非常需要和還算需要維持溝通管道者各占四成七及三成八,合計比率達八成五,且比去年略增二個百分點,僅百分之九的人主張兩岸無溝通必要。分析顯示,即便是民進黨支持者,也有七成四認為兩岸需要維持溝通管道,僅二成一覺得沒有必要。

外交角力上,我國正副元首到美國「過境外交」行之有年,但民眾對於蔡英文總統及副總統賴清德今年以來過境美國的評價不一,雖有四成一民眾認為過境外交提高台灣國際能見度,利多於弊,但也有三成一認為此舉讓台灣增加軍事經濟風險,弊多於利,另有一成六認為利弊各半。

另一方面,前總統馬英九及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年皆曾訪問大陸,五成六民眾認為對兩岸關係利大於弊,一成三持相反看法,一成九認為利弊各半,一成三無意見或未回答。

 
TOP
新聞眼/蔡政府要繼續當裝睡的人?
本報記者羅印沖聯合報
中共軍機日前以單日一○三架次擾台,創下新高,台海依舊兵凶戰危。然據本報調查,高達八成五民眾認為兩岸有必要繼續維持溝通管道,比去年增加二個百分點,而且即便是民進黨支持者,也有七成四認為兩岸需要維持溝通管道,壓倒性的民意顯示兩岸溝通的重要性,蔡政府難道還要繼續當「裝睡的人」?

美中近年對立日深,華府發動貿易戰加科技戰圍堵北京,但在經歷偵察氣球事件後,已逐漸恢復高層溝通,美國高官訪問北京絡繹於途。從目前態勢看,十一月舊金山APEC上演拜習會,應無重大阻礙。

全球頭兩號強國都深知溝通才是硬道理,蔡政府自己做不到,卻還要對在野黨赴中國大陸訪問抹上各種顏色,但民意終究還給了他們公道。本報調查顯示,前總統馬英九和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年的訪陸行,有超過半數的五成六民眾認為對兩岸關係利大於弊,只有一成三持相反看法。

調查也顯示,儘管大陸暫停台灣部分農漁產品輸入,還對台灣發起貿易壁壘調查,仍有四成民眾認為,雙方應持續加強經貿合作,比率最高,僅一成八認為兩岸應降溫。顯然台灣民眾也很清楚,台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居高不下,兩岸當局無法溝通,台商和台灣民眾在大陸遇到問題,無法即時反映和解決,受害的往往還是台灣人。

兩岸欠缺溝通還反映在大陸民間和輿論升起「反台、仇台」論調,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日前表示,過去大陸內部的鴿派常說,統一不必急,操之過急反而會傷害到中華復興大業,但現在已聽不到這種鴿派聲音了。最多的論調是,如果台灣與美國持續反中並強化合作,大陸耐心沒有用,反而中華復興大業先受損,或許「長痛不如短痛」。

兩岸溝通是解決台灣當前困境的最佳解方,蔡政府應思考,既有壓倒性的民意支持兩岸對話,台灣也有實際的溝通需求,更應認真看待並積極尋求破冰的可能。如果只會繼續當「裝睡的人」,難保不會有被現實搖醒的一天。

 
TOP
專家:馬英九與蔣萬安訪陸 「利大於弊」
記者陳宥菘/台北報導聯合報
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八成五民眾主張兩岸溝通管道不能因共軍擾台而關閉,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認為,這反映民眾希望通過交流、溝通,降低兩岸爆發衝突的風險。

面對中共威脅,王信賢指出,民眾一方面認同要加強國防、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另一方面也不希望發生戰爭,關鍵就是與對岸建立溝通管道。這也反映在本次民調上,過半民眾認同前總統馬英九、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期訪問大陸,對兩岸關係是「利大於弊」。

然而,當前兩岸官方溝通管道幾乎中斷,在明年一月台灣總統大選後,兩岸是否有機會重拾互信、增進對話?王信賢直言,能否改善,絕對因「顏色」有難易之別。若民進黨繼續執政,已非兩岸溝不溝通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王信賢說,北京已多次點名副總統賴清德為「台獨工作者」、「麻煩製造者」,並嚴詞批判。但依當前民調,賴清德在明年勝選機率較高,據他了解,一些大陸學者已開始思量為賴「保留一點空間」——只要願意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還是有東西可以談,但這當然不容易。

若是藍或白當選,王信賢表示,在國共互動及雙城論壇經驗背景下,兩岸關係會比過去幾年好一點,但因美中競爭戰略近年大幅改變,已無法回到二○○八年的榮景,互動規則要重新來過。

而無論兩岸選後是否能重啟溝通,王信賢點出,中美有無通過對話管控分歧,才是影響兩岸關係的關鍵。他分析,無論是先前布林肯訪北京,或日前蘇利文會晤王毅,雙邊都花很長時間談論「台灣問題」,相信不僅談論台灣選舉,也論及若賴清德當選後要如何管控危機。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亦認為,現在兩岸關係實為分屬太平洋兩邊的美中「大兩岸」,而非台海「小兩岸」。只要美中有對話,持續建立「護欄」以管控分歧,兩岸就能避免擦槍走火。

張五岳還提到,當前兩岸缺乏政治互信基礎,明年五二○蔡政府卸任前,兩岸要重建溝通機制是微乎其微。正因如此,透過官方以外的學者、台商、政黨等多層次的「非正式溝通管道」相互接觸,以防範意外更為重要。他強調,不管政治上如何分歧,兩岸一定要進一步加強民間社會各式交流。

 
TOP
學者:李扁馬執政 兩岸有密使
記者程遠述/台北報導聯合報
前總統馬英九及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年訪問大陸,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五成六民眾認為對兩岸關係利大於弊。學者及國民黨立委也認為,民調結果代表,兩岸交流、對話「有比沒有好」,民眾都想看到。

淡江大學陸研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說,國民黨相對其他政黨,更具備和對岸溝通的能力,民眾正面看待馬、蔣出訪,這是國民黨的優勢,但也不是所有國民黨的政治人物都能做到,馬英九是執政時就立下兩岸關係最好的政績、促成「馬習會」等;蔣萬安則是對岸認為跟蔣中正、蔣經國的歷史連結,都是中華文化,就是「中國味」較重,所以都更有機會交流。

趙春山也提及,民眾希望兩岸交流,過去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執政時,都有所謂「兩岸密使」,未來兩岸關係要減少衝突,執政者仍應該建立類似管道,才能促進進展。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民眾確實認為兩岸要多互動,不過藍營政治人物訪陸後,如果對岸仍繼續文攻武嚇,也會減少交流效果,降低效益,未來藍營訪陸,都應踩穩對等尊嚴、民主原則,以人民利益為優先,讓社會知道交流是為了解決民眾的問題。他也認為,在對岸不放棄武力對台下,自身國防實力仍要加強,是國際互動常理。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馬英九、蔣萬安的出訪,讓緊繃的兩岸關係出現緩和的扭轉作用,民眾都有感受到。

 
TOP
6成6國人 盼對美中維持等距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聯合報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六成六民眾主張台灣不應向美國或大陸任一方傾斜;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四成八民眾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四成覺得不會,看法逆轉。

觀察美中台三角關係中,民眾對台灣立場的主張,調查發現,有六成六民眾認為無論是對於美國或大陸,台灣都應該維持等距或或不傾向任一方,二成一主張應向美國傾斜,傾向大陸靠攏者僅百分之七。

從政黨傾向來看,民進黨支持者有五成六認為台灣應向美國傾斜,比率高於維持等距者的四成一,國民黨、民眾黨支持者和無政黨傾向的中立民眾,則多主張對美國或大陸應維持等距,比率超過七成。

和前一年相比,有四成民眾認為今年大陸武力犯台的風險升高,僅百分之七覺得有減少,四成六認為大陸武力犯台風險和去年差不多。

國民黨支持者中,有五成四認為大陸武力犯台風險較去年升高,民進黨支持者則有五成五覺得和去年差不多,無政黨傾向的中立民眾,三成七認為風險升高,四成八覺得和去年差不多。

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民眾對於美國是否會派兵協防台灣的評估雖然還是相當分歧,但去年調查有四成二民眾相信美方會派兵協防,四成六覺得不會,今年則逆轉為四成八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覺得不會的比率則降為四成。

其中,民進黨支持者有八成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國民黨及民眾黨支持者則各有六成八及六成一覺得不會,無政黨傾向的中立民眾有四成七相信美國會協防台灣,三成四覺得不會。

另外,面對大陸一直不放棄武力犯台,我方明年起恢復一年制徵兵,調查發現,有七成三民眾認為這項制度有其需要,二成的人覺得沒有必要;無論政黨傾向為何,都以認為此項政策有需要的比率居多。

這次調查於九月十二日至十七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零七十一位成年人,另六百九十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台灣地區廿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TOP
專家:一年義務役 可提高台安全係數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明年起恢復一年制徵兵,延長兵役能確保台灣國安?專家學者、退將意見兩極。學者認為,若用於灘岸守備,在兩岸戰爭打到登陸階段時,缺乏積極意義;專家則認為,國軍未來的確需要比現階段更多、戰力形成速度更快的「可用之兵」,才可能強化國土防衛作戰。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反問,以國軍角度而言,恢復一年制徵兵後,要義務役官兵做什麼?國防部提出擔任灘岸守備,但意義不太。兩岸戰爭或打到地面部隊,意謂國軍已失去制空制海權。不如訓練義務役戰時從事糧食運送或搶修跑道,維持海空軍戰力,拖延敵軍登岸時間,在戰爭中才顯得更有意義。

空軍備役中將張延廷表示,民間視中共為紙老虎,是輕敵心態,缺乏全民心防,也沒有全民皆兵,這都不是當兵一年可解決,政府未務實建軍,志願役都搞不定,募兵編現與專精度始終不足,還要搞有戰力的義務役?義務役當五年兵也沒用。

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及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認為,恢復一年制徵兵,可提高台灣安全係數,滿足少子化的人力資源短缺、讓武裝部隊有效運用不同專長,服役一年可滿足基本戰鬥兵能力,退役後編為後備,較能維繫基本戰力。成大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施義哲說,科技作戰時代,要有素質較高的服役者駕馭戰術與武器,延長役期有助兵員對戰術、武器性能與技術的經驗累積與延續。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義務役一年,有助提升防衛戰力。共軍遂行「聯合登島作戰」模式已轉變,越接近二○三五年,甚至是更近的二○三二年,共軍首波攻擊部隊的突擊上陸,將由現行、傳統的兩棲船團登陸模式,逐漸轉變為全方位、全時域、全空域的新攻擊模式;一旦共軍轉型完成,國軍需要比現階段更多、戰力形成速度更快的「可用之兵」,才可能在國土防衛作戰,挫敗共軍企圖。

 
TOP
國防部:自己國家自己救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如果兩岸發生衝突,四成八民眾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比去年高出六個百分點。對此,國防部表示,兵役恢復為一年,有助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及全民防衛作戰,且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持續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民調反映美國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及嚇阻中共入侵的政策立場,受到民眾歡迎,國防部表示尊重。

至於美國是否曾談及或允諾兩岸發生衝突時,將派兵協防台灣?國防部表示,國軍秉持「自己國家自己救」與「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態度,以「處處是戰場」思維,融入「時時做訓練」概念,沉著應對各項威脅,同時與友盟深化戰略合作與建立作戰互通性,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明年起恢復一年制徵兵,國防部表示,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及全民防衛作戰實需,藉恢復義務役一年役期,使役男接受完整、有系統的訓練,提升戰力、強化全民防衛作戰能量。

 
TOP
退將:給槍不派兵 美打「代理人戰爭」
記者陳熙文、洪哲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海若發生衝突,美國會協防台灣?學者、退將警告,美國派兵協防台灣可能性不高,比照烏克蘭模式在台海打代理人戰爭是當前發展趨勢,此外,美國即將進入大選年,以內政為主的「孤立主義」可能抬頭,美國對台態度也可能生變。

成大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施義哲表示,美國推動一系列挺台相關法案,讓民眾對美國派兵協防台海的信心增加。東吳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說,民眾對美國的信任逐漸回溫,特別是美國訪問團頻繁訪台、台美在軍事上進一步合作,美印太司令部派出兩百多位訓練教官駐台協訓等,都強化民眾對美國的觀感。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若華府坐視中共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恐將使中國大陸周邊國家對華府喪失信心,導致華府印太戰略崩盤;因此華府應會採取行動,包括軍事干預,共軍犯台計畫中,早視美軍介入為必然,但華府多久才能作出派遣美軍直接參戰決定,必須關注。

淡江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說,美國派兵協防台灣機會不大,較可能是比照烏克蘭模式,不派遣美軍直接進入作戰,而是提供武器與金錢。空軍備役中將張延廷質疑,美國只是利用台灣作棋子消耗中共國力,兩岸一旦開打,美國會以烏克蘭模式打代理人戰爭。美與烏克蘭有邦交都沒出兵,又怎會協防沒邦交的台灣?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拜登政府行政、立法部門提出多項對台友善的政策與法案,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與好感度提高。中共持續對台展現武力脅迫,如同「北風與太陽」,反將台灣推得更遠,讓台美更貼近,這是北京當局應深思的戰略議題。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認為,台美在軍事和官方交流合作質量增加,與過去純軍售不同,讓台灣社會更有信心。但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認為,民調結果未必代表台灣民眾對美國出兵更有信心,而是對台海可能發生衝突的危機感升高,出現美國勢必會被捲入的認知,不全然是相信美國挺台。

 
TOP
5成7民眾盼永遠維持現狀 新高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聯合報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五成七民眾主張台灣「永遠維持現狀」,比率創歷次調查新高。此外,民眾西進意願略有回升,願意赴大陸就業者前三年都低於三成,今年增加到三成一。

對於台灣前途的主張,今年調查發現,有一成三民眾希望盡快獨立,一成三傾向維持現況以後再獨立,百分之三主張急統,百分之八主張緩統,五成七希望永遠維持現狀。

和去年的調查結果相比,主張永遠維持現狀者的人由五成三上升至五成七,增加五個百分點,是九十九年以來歷次調查的最高點;主張急統和緩統的比率近四年來變化不大,合計比率都在一成左右;主張急獨和緩獨的比率合計為二成六,比去年減少五個百分點。

調查還發現,民眾西進就業意願在一○七年攀升至四成三的高點後急轉直下,有意願者前三年都低於三成,今年調查回升至三成一。願意到大陸創業的人,同樣在一○七年達到三成高點後,前三年都維持在一成九左右的低點,今年調查回升至二成一。

分析發現,廿至廿九歲和五十至五十九歲世代有意願赴大陸就業者各占三成四及四成,比率較高;至於目前在學學生中,則有四成六不排斥前往大陸就業,較去年增加十二個百分點。

此外,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念書的人前三年都維持在二成八,今年調查略增為二成九,變化不大;一成民眾願意搬到大陸定居,比率較去年相同。

 
TOP
陸學者:兩岸不可能永保現狀
特派記者廖士鋒/北京報導聯合報
本報系「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主張兩岸「永遠維持現狀」的比率創下新高,也有高達八成五民眾認為兩岸仍需要有溝通管道。大陸學者受訪時坦言,兩岸現狀「不可能永久維持」,若想維持「相對穩定的現狀」,也須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才可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就本報系民調結果指出,「現狀」是兩岸雙方實力對比形成的某種「均勢」,但這是動態的變化,兩岸現狀不可能永久維持,也不合乎客觀事實。「中國大陸不會答應,台灣有些台胞也不會答應,這不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大一統思想」。

不過,陳先才認為,如果「現狀」是台灣當局不挑釁、維持兩岸和平往來、經濟社會交流不受政策阻撓,「這在現階段符合兩岸民意最大的期待,因為這是可以維持的」。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也直言,所有的現狀都是「相對的」,特別是兩岸關係。他強調「永久維持現狀」是一個「假議題」,目前台灣民意希望「永久維持現狀」並不現實,若想維持「相對穩定的現狀」,也須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才可行。

李振廣強調,「球就在台灣當局手裡」。明年兩岸溝通能不能恢復,就看選舉結束後,新執政者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識的基礎,重新打通兩岸溝通管道。

 
TOP
美專家:台灣須強化自我防衛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多數台灣人民希望維持現狀,美國學者分別從「台灣自我防衛作為」和「美國對台武器交付的進展」兩個角度,點出對區域衝突的憂心。

美國國防部前官員包士可對本報表示,拜登政府希望永遠維持現狀,但他憂心,美國在武器交付和戰略願景上的猶豫不決,會讓北京發現華府意志軟弱,將增加區域衝突的可能性。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副處長葛天豪表示,台灣民眾現階段希望維持現狀可理解,但若忽略提升自我防衛能力,長期恐增加戰爭可能性,最終由台灣人民承擔後果。

葛天豪表示,美國致力於支持台灣自我防衛,若台灣能建立實在的戰力,並採取具體作法,那麼美國的支持會更強勁;至於是否強勁到足以嚇阻或擊退解放軍的侵略呢?那不一定。

葛天豪說,自一九七一年以來,美國的目標一直是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歧見,這必須是能被台灣人民接受,且不帶有脅迫或威脅方式。

AIT前理事主席、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客座資深研究員卜睿哲四月在布魯金斯研究院的podcast節目提到,台灣人民在考慮安全時很務實,他們不會想創造可能摧毀現在生活的新狀態;台灣人也相信,如果宣布獨立引發中方侵略,美國可能不會幫忙。

葛天豪說,兩個主要政黨的總統參選人都在努力避免挑釁,在台灣以民主方式決定下屆總統時,要如何避免局勢升溫,取決於北京。

包士可表示,要如何降低風險,取決於美國如何跟下一任台灣總統的兩岸政策互動,以及美國是否會出現新總統。

 
TOP
新聞眼/國人期待 兩岸政策不躁進
本報記者林河名聯合報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兩岸軍事、政治與外交關係偏向敵對,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仍以負面評價居多。近年來,兩岸「兵凶戰危」幾乎是國人共同感受;蔡總統任期已近尾聲,二○二四能選出化解兵凶戰危的新領導人?

今年調查結果顯示兩岸關係「官冷民熱」。在調查的五大領域中,兩岸社會關係最獲好評,覺得兩岸民間關係熱絡、和緩者,皆有上升;經貿現況也是評價相對和緩項目。可見,隨著新冠疫情散去,兩岸民間、經濟交流可樂觀看待。

相形之下,兩岸官方關係依然冰封,尤以外交、軍事最顯對立。引發兩岸關係緊張因素固然不少,從調查可知,在不提示選項前提下,民眾仍多認為「台獨」是最大變數,其次是民進黨執政;再次則為大陸不放棄統一、持續軍事威脅,而民進黨大陸政策和明年總統大選也是影響兩岸關係變數。

由此來看,二○二四大選除了決定國家未來領導人,更是兩岸關係趨於緩和或緊張的重大抉擇。蔡總統二○一六年上任之初,外界對兩岸關係本有期待,但她宣示要在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處理兩岸事務的承諾卻愈走愈偏,國名變成「中華民國台灣」、甚至是「這個國家」,雙十節也成了「台灣國慶日」;這都反映在民眾對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負面評價上。

然而,蔡總統個人評價事小,國家整體利益事大;領導人的兩岸主張,正是影響國家安危的重中之重。此次調查,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創歷史新高,顯見國人期待不躁進的兩岸政策;調查中更指出,八成五民眾認為兩岸有必要繼續維持溝通管道,但民進黨政府七年多來表現,恐怕力有未逮。

從民調看大勢,除本報「和戰天平」民調可供參考,坊間許多民調「下架民進黨」獲過半民意支持,其實也反映多數國人對兩岸關係的憂心。當國家安危「繫於一人」時,決定總統人選適任與否的重要判準,正是檢視其能否促進兩岸和諧、化解兵凶戰危?否則,二○二四若選錯人,就怕兩岸關係只會「愈凶、愈危」。

 
TOP
話題
藍白合比民調? 朱立倫:合作非併吞
記者劉懿萱/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日前質疑藍營「稱合作實則併吞」,並拋出比民調決定誰出線參選總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天說,是合作非併吞,應先堆疊善意,建構共同政策理念,加上在各選區合作,凝聚在野力量。外傳藍營高層喊話,乾脆先比立委選舉民調,朱反問:「放話的是誰?我很好奇。」

朱立倫昨陪立委洪孟楷赴新北市竹林觀音寺參拜。針對柯文哲提到國民黨稱合作實則併吞,並重申若比民調輸了,「不是當副手,是輸的人退選」,朱回應,不要扭曲整個談話,藍白是要合作並非併吞,合作最重要是建構在共同理念上,希望台灣能更好、兩岸和平、公平正義能彰顯,民進黨執政八年出現太多不公不義的事,一定要還給民眾公道。

朱立倫說,未來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和柯文哲見面,也一定先談理念,不因在野分裂或不合作,造成民進黨勝選,至於怎麼團結努力,各種方法、建議都有,從沒排除過。他認為柯文哲很清楚,合作建立在共同理念,國外也有非常多先例,一定要建構在共同理念上。

至於藍白合作,是否要比民調?何時較好?朱說,他不會直接跳躍到特定點,重申先堆疊善意、建構共同理念,同時從下而上,在各選區合作,形成共同氣氛,才能凝聚在野力量。

外傳國民黨稱比民調從立委開始比,朱說「這些放話的是誰?連我都很好奇」,至少就他掌握的、侯友宜掌握的,都沒有這回事。

朱立倫說,同理心是彼此堆疊善意,像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台上牽著民眾黨立委參選人蔡壁如的手,新北市蘆洲、五股選區,也可以支持民眾黨發言人李有宜,但過程中不斷有人假造國民黨高層、黨務人士破壞氣氛,心態可議。

 
TOP
民眾貼綠蛋遭速辦 侯友宜轟政府機關變綠營打手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謝姓男子日前在臉書貼出蛋白為綠色的「臭綠蛋」,除遭行政院長陳建仁駁斥為「假訊息」,農業部九月廿七日更以妨害名譽提告,警方八小時內火速將人帶回派出所,引發適法性及違反程序正義的討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昨在臉書質疑,「得罪民進黨,等同犯罪?政府機關不能變綠營打手!」

侯友宜表示,有新北民眾只因在網路上分享買到黑綠色雞蛋,立即遭民進黨政府以「一條龍」的方式,利用政治壓力,動用司法機關,不但迫害獨立自主機關性,更讓國家機器淪為綠營打手,目的就是「不讓你說話,更要讓你再也不敢說話」。

侯友宜表示,民進黨執政以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變成警總,促轉會形同東廠,監察院辦藍不辦綠,大法官綠油油一片,中選會因人設事,這些機關政府,應本秉持中立、調查,超然於政黨之外,如今都因政治壓力,變成民進黨的禁臠。

「這不是我們要的政府,更不是台灣該有的樣子!」侯友宜表示,他承諾,上任後要全部砍掉重練,該撤就撤、該換就換,還給民眾清廉、公平、正義的政府。

 
TOP
啟程訪美 柯文哲:沒人告訴我怎麼合
記者林銘翰/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昨天清晨啟程訪美,他在出發前說,藍白合作才會贏,大家都曉得,問題是要怎麼合作,他每天都聽到對方講合作,但從沒有人來告訴他要怎麼合作,最後就出現不要比民調、「他們(國民黨)要當正的」,後來才會想說「乾脆比民調算了」。被問到是否擔心被整合或可能當副手?他強調「這不是當副手,是輸的人退選」。

有關藍白合,柯文哲表示,國民黨的算盤是以為時間拉久了,他們有組織盤及立委參選人,等到這些立委開始跑起來的時候,最後小雞會把母雞抬上去;但對他來講,選舉是個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對國民黨跟民進黨來講,選舉是他們分贓的前奏」,國民黨想合作就來比(民調),什麼時候可以就來談。

柯文哲說,「我每一區提一個(立委參選人),看他們會掉多少」,大家不要講狠話,想要合作就來比民調,「否則哪裡是叫合作,那個叫做併吞或併購」。

柯文哲啟程訪美,外傳可能的副手人選Yahoo亞太區前董事總經理鄒開蓮可能在美國同台,柯表示,舊金山行程是由鄒開蓮安排,而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則會直接飛到東岸,參加在華盛頓舉辦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

 
TOP
新聞眼/合作非分贓 只怕各有盤算
本報記者侯俐安、林河名聯合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拋出藍白合以民調決勝,昨天再強調「輸的人退選,不是當副手」,對於是否陷入贏者全拿,則說「反正會組聯合政府」。連日來,柯文哲對藍白合的說法「忽硬忽軟」,除了持續測試國民黨,也難掩民眾黨以小博大的背後盤算。

柯文哲日前針對國民黨開出「不要比民調」與「國民黨一定要當正的」兩條件,反嗆「這算哪門子合作」,顯現他對藍白合「硬的一手」;但隨後參與中華戰略學會活動,卻又表示「放心好了,最後一定會合的」,馬上改露「軟的一手」。昨天「輸的人退選」、「反正會組聯合政府」,同樣是硬中有軟。

自承以毛澤東為師的柯文哲,在藍白合話題上,不但掌握主動話語權,一路壓著國民黨,更讓擔心藍白合破局的藍軍只能被動接招,不口出惡言。

然而,柯一面說「最後一定會合的」,但為凸顯民眾黨超越藍綠,卻直指藍綠「選舉是他們分贓的前奏」,一下又把政黨合作貶為「政治分贓」。

事實上,許多國家早有「聯合政府」之例,透過政黨聯盟方式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進而籌組聯合政府,並經正式談判,簽下白紙黑字協議,目的在穩定政局及國家運作。例如,二○一○年,英國工黨政府在大選中落敗,失去執政權,保守黨贏得最多席位,但未達執政所需多數,因此,兩黨高層都期待與自由民主黨組建聯合政府。後來,自由民主黨與保守黨達成協議條款並公之於眾,由保守黨領袖卡麥隆擔任首相,同時任命自由民主黨領袖克萊格為副首相。

台灣二○○四年總統大選已有「連宋配」國親合作,可見政黨能否合作,端視有無意願及如何談判;若擔心流於密室政治或所謂「選舉分贓」,大可將政黨協議公諸於世,不但透明公開,社會也自有公評。

「藍白合」在立委選舉、立院召委合作,已可見初步默契;但進入總統大選的深水區,除了誰選總統,立委輔選、內閣人事、重大政策合作,都必須談。政黨之間不怕談判,就怕各懷鬼胎,名為合作,暗地只圖壯大自己;一旦錯失合作的黃金時間,終將淪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TOP
焦點新聞
文博會淪大辦桌 爭議中落幕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二○二三台灣文博會昨落幕,雖自詡「史上最大規模、展館數歷屆最多」,卻被評為爭議最多的一屆,更與其國際展會定位漸行漸遠,反而更像台灣設計展與台灣燈會等地方觀光型展會,不禁令人質疑成為「文化大辦桌」的文博會,是否還記得「推動台灣文創產業走向國際」的初衷。

本屆文博會把懷舊鐵道、馬戲表演等視為主打內容,還將IP授權商展辦在花博展區,吸引逾五百家IP授權、文創品牌參加,天天人潮洶湧,但熱鬧之餘,IP展開展前卻爆出海外媒合不備翻譯、取消獎項等爭議。主辦單位把專業人士的進場時間,從以往的完整兩天,濃縮成前三天、每天一小時,引發眾怒。

一位從台南北上的插畫家表示,文博會IP商展是台灣藝術家、授權代理公司與國際買家,一年一度的重要交流機會,一天若僅有一小時專業人士交流時間,「每攤看一眼都不夠」。

在花博設攤的國際行銷公司張姓經理表示,若不是限定專業人士的進場時間,在此人潮中,國際買家和台灣業者根本不可能好好交流、談生意;而文博會設攤者多為中小型品牌,人力少、缺國際經驗,擺攤後卻不知如何跟國際買家談生意,甚至沒思考到設置多國翻譯。

為累積國際行銷資源,國際商展皆為固定時段和城市舉辦,如米蘭設計周。文博會在台北辦了十多年,文化部去年卻應立委要求比照「台灣燈會」,讓文博會首度移師高雄,今年雖回到台北,未來卻規畫到其他城市舉辦;此一改變讓文博會和輪流在各地舉辦的台灣設計展定位愈來愈像。

曾透過標案承辦六屆台灣文博會的台灣設計研究院,今年未投標。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認為,台灣設計展和文博會的定位原本區隔明顯,例如設計展走本土,透過策展整合地方,將設計導入城市治理,文博會則主攻國際,是融合商展和文化策展的平台,國際買家更是經營重點。

張基義認為,去年文博會受限疫情,無國際買家,移師高雄尚可理解,但若文博會定位為國際展會,仍應該固定在首都舉辦。

 
TOP
疫苗亂象挨轟 明年簡化接種
記者沈能元、林琮恩/台北報導聯合報
被評為「史上最混亂」公衛疫苗接種政策,今起開跑。新冠疫苗於上月廿六日先開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等兩大疫苗從今起施打,且流感分為兩階段、肺炎鏈球菌疫苗分為三階段,令人眼花撩亂,也讓專家擔心亂象叢生。衛福部健保署指出,已擬定數位轉型計畫,整合「醫療資訊系統(HIS)」,主動提醒疫苗接種時間。

「真的搞得很複雜」,台大感染科教授黃立民說,兩大疫苗接種分階段施打,可能是受限於疫苗供貨排程,無法備足所有疫苗,國人可以理解這種作法;但流程過於複雜,許多民眾或許知道第一階段施打對象,到了第二、第三階段,就不知自己是否符合接種資格,醫師也可能搞不清楚。

黃立民指出,老人家、幼童施打公費疫苗,健保雲端均有紀錄可查,卻找不到自費疫苗資料。他建議衛福部設置專屬平台,讓民眾上網查詢自身疫苗接種紀錄,依照時程施打;且因自費疫苗種類愈來愈多,如帶狀□疹、腸病毒A七十一型、日本腦炎、人類乳突病毒(HPV)及百日咳疫苗等,民眾也可透過此平台掌握疫苗接種情形。

健保署長石崇良就回應,正積極推行數位轉型計畫,明年「大家醫計畫」平台將整合醫療院所的醫療資訊系統,只要民眾同意,醫師就可將患者自費健檢、癌症篩檢、自費疫苗等資料上傳雲端,以供查詢。

石崇良表示,目前健保資料以醫療為主,較難查閱疾病管制署系統疫苗紀錄、國民健康署系統成人健檢資料等預防保健資料。因此規畫將醫療、健康資料「歸人」,代表「還資料於民」,以人為中心,自己擁有健康資料,進而重視自己健康,做好健康管理。

因基層診所資訊系統較不完備,該計畫將由醫院試行,待下一階段與產業界合作升級診所醫療資訊系統後,再著手試辦診所端。石崇良指出,目標是從現在「醫療資料紀錄(MR)」,往前延伸為「個人化健康資料紀錄(PHR)」,預計全台兩萬家診所於三年內完成系統整合。

石崇良說,系統整合後,平台將主動介入通知、推播,提醒符合疫苗接種條件者疫苗開打時間、場所,簡化接種作業,降低多種疫苗齊打,可能引發的亂象。

 
TOP
爭停車權 逾300大型重機「起義」
記者鍾維軒、楊德宜、周彥妤/台北聯合報
大型重機族爭取停放一般機車停車格位,昨發起三場「停車大富翁」活動,在國道五號石碇休息區、北市松山國小周遭三個停車場採取「一車一格,停好停滿」表達訴求;不少汽車駕駛抱怨等車位超過半個小時,幫腔稱這麼大面積停一輛重機很浪費空間,建議政府考慮調整重機停車規定,但也有一般機車族直言市區機車位不足,不宜開放重機停放。

交通部指出,尊重不同意見及爭取權益,但不應妨礙其他用路人停車權益;現行各地方主管機關布設機車停車格位多為長兩公尺、寬一公尺,百分之九十三的大型重機車長超過兩公尺,停放大型重機導至車身突出機車格,可能衍生行車或交通事故,涉及民、刑事責任,因此須審慎評估,後續會朝設置長度二點五公尺、寬度一公尺以上大型重型機車停車位方向研議,並兼顧避免衍生其他問題的可行辦法。

昨天上午七時許,約三百輛大型重機湧入國道五號石碇服務區,警方一開始封閉入口,一度與車友發生小衝突,後經溝通後放行;諾大的休息區汽車停車場,停放著一輛輛大型重機,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即時影像顯示服務區停車格停滿,警方又一度以交通錐封閉入口。

大型重機車友下午以「不鑽車、不進停等區、保持安全車距、使用交錯隊形」進入台北市區,下午三時抵達松山國小周遭三個停車場「停好停滿」,一小時後轉往饒河夜市周遭發放貼紙、高喊訴求,盼政府開放大型重機能停在一般機車格內。

一名排隊等了卅多分鐘還沒能進停車場的汽車駕駛說,體積較小的大型重機,停一般機車格也沒關係,收費可依排氣量調整;停車場、停車格已經夠少了,這麼大面積只停一輛重機,確實很浪費空間,建議政府考慮重機騎士合理訴求,調整停車規定。

不過,一般機車騎士王先生說,市區機車停車格有限,台北市推動「機退2.0」政策後,又有不少機車格位被塗銷,機車是普羅大眾通勤工具,開放大型重機停放會壓縮一般機車停車需求,政府還是應考量多數人公共利益。

這場由知名YouTuber「通勤者之歌」等重機愛好者發起的「十月零一,摩托起義」活動,主要是因交通部參酌地方意見而不同意讓大型重機停放於一般機車格。「通勤者之歌」受訪表示,大型重機排氣量大,但體積與占用面積與普通機車差不多,停在汽車格會讓汽車駕駛不好找車位,不了解法規的車主還會移動重機導致車損,希望有停放汽車格和機車格的選擇。

 
TOP
小犬颱風北移 轉為中颱 估明發陸警
記者周彥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小犬颱風昨路徑北修,並增強為中颱,中央氣象署預估明天清晨至上午發布海警、明日下午至晚間發布陸警,最明顯影響時間為周三至周五,各地易有雨勢,尤其東半部雨勢明顯。氣象署預估,今天颱風「偏北」程度,將使影響台灣的程度更明朗,颱風路徑若偏北,就可能登陸。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趙竑表示,今天上午八時,小犬颱風預計在鵝鑾鼻東南東方約八○○公里海面上,移動方向偏西北,明天後轉偏西,代表將往台灣靠近;「偏北」程度決定影響台灣程度,若偏北就可能登陸、偏南則不會,即使未登陸,發布陸警機率仍高。

今天受東北季風影響,主要降雨區域在迎風面的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不過,因東北季風後方空氣乾冷,降雨狀況將趨緩,今下半天以多雲天氣型態為主;中部山區、南部地區則有午後雷陣雨。

明天起颱風接近,開始影響台灣,下半天水氣進來後,東半部、北部天氣轉變,陣雨轉趨明顯。

周三至周五,颱風影響台灣最明顯。周三至周四各地皆有機會降雨,北海岸、東半部、大台北山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大雨或豪雨,花東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周五至周六,颱風漸離降雨趨緩。

趙竑提醒,小犬颱風可能帶來明顯風浪。台南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澎金馬留意八至九級強陣風。周二東半部的浪高預估二米、蘭嶼綠島近三米,後天起各地浪高有機會達四米,尤其東半側可能近五米。

 
TOP
政治新聞
台美可能建交?AIT處長孫曉雅:現狀有很多好處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接受政治評論員黃暐瀚訪問,對於美台有沒有可能建交,她重申,美國長期以來遵循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基於美國國內法律台灣關係法、美中3個聯合公報和6項保證。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接受黃暐瀚訪問,1日晚間在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播出。黃暐瀚詢問孫曉雅,台灣有超過8成民眾都很喜歡美國,美台有可能建交嗎?孫曉雅表示,美國長期以來遵循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基於美國國內法律台灣關係法、美中3個聯合公報和6項保證。

孫曉雅指出,這個政策的基礎是所謂的「現狀」(the status quo),這情況對台灣來說是1個模糊的情況,但也因為這種情況,讓台灣能實現數十年的經濟正向成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準,並使台灣有能力成為世界一流的科技強權,所以現狀其實有很多好處,儘管某些方面可能會讓人不舒服,覺得不夠清晰。

孫曉雅表示,美國認為維持現狀是維持和平穩定與繁榮的一種方式,不僅是對台灣,對整個亞太地區都是;也由於台灣經濟對世界十分重要,台灣的穩定和經濟成長意味著全世界的穩定和經濟成長。

至於台灣出現不少疑美論的論點,孫曉雅認為,在民主社會中,會去質疑是1件好事,質疑政府、官員、權威,就代表有言論自由、思想自由,所以她非常鼓勵大家如果對AIT的政策、對美國政策有疑問,就盡量去問、去質疑。

 
TOP
社會新聞
明揚大火今報告 在野批未提政府缺失
記者張睿廷、林銘翰/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內政部委員會今天邀請內政部長林右昌等人針對明揚國際十死一一三傷大火事件專題報告,內政部報告除盤點消防政策,也提及精進救災裝備、研擬消防法增訂刑事責任等。不過,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認為,報告內容「冷漠」,完全沒提及政府缺失,也無針對重點問題提出檢討改進作為。

內政部送抵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明揚國際最近一次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是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因不符合規定,直到今年三月二日才改善完成。另最近一次消防安全檢查及防火管理為二○二○年九月,同樣不符合規定,也是複查後才符合;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是每年第三季申報,今年度申報進度為「審核中」。

內政部針對此案提出消防政策及精進措施,包括持續推動消防三權、派員赴美日等國家接受化學災害搶救訓練、精進救災裝備與導入科技救災、跨部會聯合稽查危險工廠、落實救災資訊權,提供消防人員了解救災化學資訊、增加公共危險物品場所檢舉金額、研議於消防法增訂刑事責任等。

國民黨立委游毓蘭表示,關鍵問題還是在於屏東縣消防局長許美雪是政治任用,專業度不夠。她主張,警政、消防都應該人事一條鞭,連預算、調查系統都要由中央編列、處理,公共安全由中央控管。

李德維認為,內政部報告內容冷漠,只是寫出法令,有講等於沒講,譬如案情概要只寫救災人員進場人數等,卻隻字未提事發當下是如何準備、如何處理,讓人認為是想大事化小;明揚國際這次放了三千公斤的過氧化物,達管制量卅倍以上,這才是問題重點,報告就是沒把問題重點寫出,今天質詢重點會擺在中央在這次大火究竟看見什麼問題?要如何避免下次發生相同事件?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表示,有關明揚大火不幸事件,內政委員會已排過專案報告,朝野立委都有針對問題提問,重點是發生不幸事件以後,應該要以此作為借鏡,還有哪些不合理、沒做好的地方,在野黨都可以提出,包括不足之處要有所興革,執政黨沒有不支持的理由。

 
TOP
裕隆城地下室為何火警? 初步起因是堆放雜物的蓄電池
記者李成蔭/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位於新北市的新店裕隆城1日晚間突然發生火警,引發民眾在網路議論紛紛。新北消防局初步調查,起火點是地下一樓一處空間堆放雜物,當中有很多標示燈備品,當中蓄電池疑似起火燃燒,所幸無人受傷。

新店裕隆城1日晚間發生火警,消防局獲報後第一時間派出5輛消防車前往救援,所幸火勢迅速撲滅,也沒有人受傷。內部人士透露,起火點是一處員工休息室。

消防人員到場時火勢已經撲滅,經現場查看,起火位置是地下一樓有一處堆放雜物的空間,裡面有很多標示燈備品,像是一些標示出口的燈具等,當中有蓄電池,疑似因此起火。詳細起火原因仍待火調科人員進一步鑑定。

 
TOP
經濟新聞
i15過熱…蘋果:與晶片無關 業界:還台積電公道
編譯盧思綸、記者吳凱中/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iPhone 15 Pro Max傳出過熱導致機身發燙、錄影時畫面不流暢等狀況有解。蘋果證實,旗艦款新機過熱,主因iOS 17作業系統漏洞及第三方應用程式導致,將透過更新iOS 17解決相關問題,而且不會降低效能。

業界認為,先前韓媒點名新機過熱是台積電(2330)3奈米代工A17 Pro晶片出包,如今蘋果出面闢謠與晶片無關,「還台積電一個公道」。

iPhone過往以畫面流暢、工作溫度穩定等見長,幾乎不曾出現過熱問題,此次iPhone 15 Pro Max傳出過熱導致機身發燙、錄影時畫面不流暢等狀況,引發熱議,更有人將新機封為「火龍果」,惟先前對於為何新機會發燙原因各說各話。

即便先前不少手機達人與供應鏈廠商認為新機過熱與軟體或散熱零件有關,但韓媒直指是台積電以3奈米生產的A17 Pro晶片,因沿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電流控制挑戰升高,是新機發燙的主因,甚至可能引發蘋果轉單至三星。

即便台積電與蘋果先前都未針對相關傳言置評,但「台積電出包導致蘋果旗艦新機過熱」的說法已引發市場不安,台積電又遭逢半導體庫存調整腳步不如預期牽絆,導致股價走勢疲弱,從iPhone 15系列新機發表時約558元一路回檔,一度下探波段低點516元,波段跌幅逾7.5%。

路透報導,蘋果9月30日證實,在設定或還原設備的前幾天,後台執行運作增加可能導致手機溫度升高,而最近部分第三方應用程式的一些更新導致系統負載過重,包括《狂野飆車 9:競速傳奇》(Asphalt 9)、Instagram和Uber,目前正和開發者合作修復問題,而Instagram已在9月27日更新解決漏洞。

蘋果指出,即將推出的iOS 17更新版將解決導致過熱的漏洞,但不會降低效能。同時,蘋果強調,過熱問題與高階款iPhone 15首度採用鈦金屬外殼無關,且相比之前的不□鋼材質型號,新款鈦金屬外殼可改善散熱。另,蘋果導致過熱的問題無關資安風險,且不影響手機長期效能。

 
TOP
台股迎10月光輝行情…三利多加持 指數有望攻萬七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股第3季呈現破底走勢,但法人圈看好10月行情有三利多加持,首先產業面有好消息,蘋果鏈拉貨三級跳,加上AI族群出貨佳,助攻台廠營運向上,其次國際不確定因素緩解,美國政府關門警報暫時解除,同時,政府政策利多也加持,預料10月光輝行情將起跑,指數有望上探萬七大關。

法人指出,美國科技股上周五出現反彈,也讓人樂觀期待台灣科技股也有機會接棒演出。法人圈盛傳,輝達正積極拉貨中,包括廣達(2382)、技嘉等供應鏈的9月營收月增率,有機會上看三成至五成之間;接下來,10月中旬開始,台積電、大立光等重量級權值股將陸續舉辦法說會,考量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第3季狂貶,許多上市櫃公司第3季財報可能優於預期,推估第3季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上看8,500億元,季增6%至13%。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萬寶投顧執行長賴建承、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10月上旬上市櫃公司公布的9月營收可正面期待,而隨著AI開始出貨,廣達、緯創、緯穎、技嘉、英業達等AI散熱、PCB、銅箔基板、機殼、組裝供應鏈指標股業績若能反映需求開始拉貨,有助市場進一步對其第4季營運前景拉高正向評價,此外,蘋果、華為新機銷售火爆,相關個股也受到期待,成為10月光輝行情的最大推手。

台股9月下跌280點,主要是受到通膨憂慮、聯準會FOMC會議放鷹等因素影響,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同步飆高,促使國際資金回流美國,外資大舉賣超台股1,659億元,短線嗅覺敏銳的自營商也賣超924億元,倒是相對具有政策指標的投信在9月買超635億元,八大公股行庫也銜命進場維穩,大買461億元,市場對投信、公股行庫10月續買抱以高度期待。

專家普遍預期,在基本面支撐下,10月光輝行情可期,指數有望重返半年線後、進一步上探季線,甚至挑戰萬七大關。不過,仍有部分負面因子須留意,包括美元、油價、美國恢復學貸還款與超額儲蓄消耗殆盡等關鍵因素。因美元若持續走高,將使得外資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的壓力升高,影響對台股的多空態度;油價在美國庫存意外減少後持續走高,布蘭特、西德州原油已分別站上90美元大關,不利後續通膨持續降溫,也將不利美股、台股中期反彈行情。

 
TOP
兩岸新聞
財經高層對談共識 中德擴大雙向市場開放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副總理何立峰昨(1)日與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在法蘭克福進行第三次中德財經高層對話。據大陸財政部網站發布,雙方致力於加強總體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同意加強財經領域合作,擴大雙向市場開放;保障供應鏈暢通,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歐盟此前發起對大陸電動車反補貼調查,引起北京強烈不滿,並揚言祭出反制,以維護大陸企業利益。

中歐經貿關係緊張之際,中德財經高層對話引起關注。

中德雙方重申,這項對話機制是就財經領域策略性、全局性、長期性議題進行雙邊溝通和政策協調的重要平台。

雙方並在對話中達成25項共識。其中包括:透過精準貨幣、財政、金融和結構性政策及持續多雙邊總體政策合作,促進經濟成長;保障供應鏈暢通,提高生產力,支持轉型,維護總體經濟金融穩定和價格穩定。

就國際貿易,雙方承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雙方並承諾,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及永續發展,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在國際貨幣基金(IMF)保持有力合作;加強在亞投行(AIIB)框架下的協調和全方位合作;加強國際發展合作,共同推動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

雙方並將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應對和打擊跨境逃稅。

在經濟關係方面,雙方一致認為,經濟合作對中德兩國有利,加強雙邊經濟關係有助於實現優勢互補。雙方承諾在公平競爭基礎上,共同努力擴大雙向市場准入。

具體合作上,雙方將於明年在北京聯合主辦中德財政合作對話論壇。同意在兩國財政部政策研究合作機制下持續合作;同意進一步加強在銀行業及保險業領域監理合作;雙方承諾及時處理外資及合資銀行、保險公司的執照申請,並確保為其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中方歡迎符資格的德資保險公司在其專業領域申請經營執照。

同時歡迎兩國央行加強合作,推動落實諒解備忘錄。加強投資合作,積極推動本國企業赴對方市場投資,減少雙向投資障礙等。

 
TOP
陸最長連假 出境旅遊熄火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疫後最長連假「中秋+十一」假期到來,但並未出現報復式出境旅遊。

中國新聞週刊指出,相較於更早火起來的境內遊,出境遊不僅慢了好幾拍,更像是「躺平」大半年一般。尤其今年上半年,在泰國、新加坡、日本等亞太旅遊市場上,中國大陸似乎已不再是其「最大客源地」。

眾信旅遊新興業務總經理喻慧表示,以赴歐洲線為例,目前僅恢復至2019年的四分之一。她認為,「出境遊市場想要回歸正軌,至少需要三年打磨」。

報導稱,今年上半,東南亞的陸客實際上只恢復到疫情前的「零頭」而已。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於8月公布旅遊業「成績單」顯示,今年1至7月,大陸約有183萬人次旅客到訪泰國,居於第二,「已不再是泰國最大客源地」。

無獨有偶,上半年,陸客赴新加坡的數量也僅42.4萬人次,只恢復到2019年的11.78%。

對此,境外自由行服務品牌懶貓旅行創辦人趙俊直言,「東南亞不缺遊客,只是少了中國遊客」。他稱,暑期到來後,理論上應該進入旺季的大陸客源市場「沒旺」。在東南亞街頭,依然能看見不少亞洲面孔旅客,只不過大多來自南韓和馬來西亞。

趙俊補充,在7月,從廣州飛普吉島的航班,空位接近四分之一。落地後也基本上看不到拿著中文導遊旗等待旅遊團的地接社身影,「疫情前大規模的中國跟團遊盛況已經不再」。上只恢復到疫情前的「零頭」而已。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於8月公布旅遊業「成績單」顯示,今年1至7月,大陸約有183萬人次旅客到訪泰國,居於第二,「已不再是泰國最大客源地」。無獨有偶,上半年,陸客赴新加坡的數量也僅42.4萬人次,只恢復到2019年的11.78%。

對此,境外自由行服務品牌懶貓旅行創辦人趙俊直言,「東南亞不缺遊客,只是少了中國遊客」。他稱,暑期到來後,理論上應該進入旺季的大陸客源市場「沒旺」。在東南亞街頭,依然能看見不少亞洲面孔旅客,只不過大多來自南韓和馬來西亞。

趙俊補充,在7月,從廣州飛普吉島的航班,空位接近四分之一。落地後也基本上看不到拿著中文導遊旗等待旅遊團的地接社身影,「疫情前大規模的中國跟團遊盛況已經不再」。

北京陽光假期旅行社負責人付崢則表示,今年上半,東南亞出境遊市場只恢復到疫情前25%至30%,以北京飛往泰國的航班恢復情況為例,目前每周只開通三班,而疫情前每天就有三趟航班。

此外,疫情前,陸客給全球的印象之一是「爆買」。在疫情前的2019年,中國遊客的出境消費也排在世界第一。當年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大陸境外旅行支出1,275億美元,超過五成旅行支出發生在亞洲地區。

日本JCL株式會社社長孫琳認為,「就算中國遊客回歸,爆買風潮也未必會再次出現」。以往日本是陸客最喜歡爆買的目的地之一,但如今陸客赴日旅行的心態已轉變,旅遊形式上更偏向小團隊、深度遊,消費習慣也從「花錢掃貨」,轉為提升吃住行品質。

 
TOP
國際新聞
斯洛伐克「變天」 恐停援烏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北約和歐盟成員國斯洛伐克九月卅日舉行國會大選,主張終止援烏的左翼民粹政黨「方向黨」躋身第一大黨,獲四十二席,自由派政黨「進步斯洛伐克」居次。五十九歲的「方向黨」領導人費科一日在記者會中表明,其立場不變,俄烏戰爭雖是場大悲劇,但斯國當前有比援烏更重大的問題,將盡力及盡可能促成俄烏和談。

親俄前總理費科領導的方向黨得票率百分之廿二點九;歐洲議會副議長西梅茨卡的進步斯洛伐克黨約一成八。左翼「聲量黨」以一成四七排名第三,獲廿七席,籌組下屆聯合政府時可能扮演造王者,該黨領袖、前總理佩拉格利尼曾在方向黨擔任費科副手,二○二○年才另起爐灶創立聲量黨。該年大選,方向黨因醜聞纏身而敗選。

揭發斯洛伐克政治人物涉貪並勾結義大利黑手黨的斯國記者庫奇亞克及其未婚妻二○一八年遭槍殺身亡,引發該國多場大型反政府街頭示威抗議後,費科被迫下台,佩拉格利尼繼任。後者雖恭喜費科勝選,但也意有所指地說,一個政府裡有兩位前總理,恐怕不會運作良好。

一院制的斯洛伐克國會共一五○席。由於選後前三大黨席次差距並不大,擁有議席的十個政黨,接下來的動向均備受關注,方向黨與聲量黨可能和拿下十席的「斯洛伐克民族黨」(SNS)組成執政聯盟,將擁有過半的七十九席。費科已兩度和SNS聯合執政,而該黨也反對軍援烏克蘭。

費科表示,預計組聯合政府的談判可能需至少兩周,他將靜候其政敵、總統查普托娃授權組閣。這場大選被視為斯國繼續走親西方世界路線或轉向親俄的關鍵。

自二○二○年以來執政的中間偏右聯盟三度組閣,並提供烏克蘭大量軍事及人道援助。此次選戰,費科主張不再援烏。西梅茨卡則呼籲民眾用選票決定未來,讓斯國擺脫象徵「過去」的費科,並承諾繼續援烏。

 
TOP
美國會批准臨時撥款 避免政府停擺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會九月卅日批准一項為期四十五天的臨時撥款法案,在最後一刻避免聯邦政府陷入斷炊關門窘境,但法案中排除援助烏克蘭經費。美國總統拜登立即簽字讓法案生效,但也呼籲國會迅速批准對烏克蘭的援助。

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以三三五票對九十一票通過臨時撥款法案,隨後民主黨占多數的參院以八十八票比九票批准,以避免聯邦政府十年來第四度局部停擺,並趕在美東時間十月一日○時一分大限前送交拜登簽署成為法律。

拜登在聲明中表示:「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允許美國中斷對烏克蘭的支持。我非常希望眾院議長能夠信守對烏克蘭人民的承諾,並確保在這個關鍵時刻獲得幫助烏克蘭所需的支持。」

這筆臨時撥款法案不包括對烏克蘭的援助。俄烏戰爭以來,美國國會已通過一千一百卅億美元援助烏克蘭經費,拜登原本希望在撥款法案中納入向烏克蘭提供二百四十億美元軍事援助。儘管這項主張獲得眾院議長麥卡錫等溫和派共和黨人支持,但極右翼共和黨人強烈反對將這筆援助納入撥款法案。

國會議員如今必須就另一項關於對烏援助的法案展開爭論,並可能在未來幾周進行表決。

拜登表示,通過臨時撥款法案避免聯邦機構關閉「對美國人民來說是好消息」,但他也說,「我們一開始就不應該落入這種境地」。

聯邦機構關門意味四百萬名政府雇員中多數人將無法拿到工資,且從國家公園到金融監管機構等一系列聯邦服務都將暫時停擺。

參議院多數黨民主黨領袖舒默在表決後說:「美國人民可以鬆一口氣:今晚政府不會關門。民主黨人從一開始就表示,避免政府關門的唯一解決辦法是兩黨合作,我們很高興眾院議長麥卡錫終於聽見我們的心聲。」

麥卡錫這次把黨內極右派拋諸腦後,和民主黨合作讓撥款法案過關,部分極右派議員已表示將提案換議長,話雖如此,還不確定是否有足夠票數把麥卡錫趕下台。

此外,這次的法案只讓聯邦政府有經費運作到下月十七日,許多議員表示,難以預期在此之前解決關於預算的重大爭端,包括削減政府支出水準、援助烏克蘭資金和邊境安全條款等分歧。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