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智慧手機及家居設備品牌小米昨(20)日港股收盤後公布第1季財報顯示,受到「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推動影響轉虧為盈,獲利人民幣31.92億元(新台幣146.4億元),遠高於外界預期的人民幣18億至19.5億元。
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計算,經調整獲利為人民幣20.81億元,年增12.3%。
財報指出,小米首季收入人民幣437.6億元,年增27.2%;其中智慧手機的收入人民幣270億元,年增16.2%,第1季手機全球銷售量2,790萬支,Canalys統計全球排名第四,境內市占11.8%,其中小米9超過150萬支、紅米Note 7系列超過400萬部。
騰訊財經報導,財報公布後,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透露了一項重要數據,小米正在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第1季研發費用為人民幣17億元,年增50%。
華爾街見聞報導,小米表示在雙引擎戰略下,IoT接入數目大幅提高,第1季小米IoT平台已連接IoT設備數達到1.71億部,不包括智慧手機和筆記型電腦,年增70%。
人工智慧助理小愛同學2019年3月月活躍用戶超過4,550萬,年增247.2%。
IoT與生活消費品繼續保持高增速,收入人民幣120億元,年增56.5%。
此外,網路服務收入人民幣42.6億元,年增31.8%。
香港信報報導,對於華為跟Google的合作關係出現波折,小米首席財務官周受資在業績電話會議中表示,對公司沒有直接影響,公司有一定的技術累積,不過他並沒有回應事件會否影響手機出貨預期。
周受資表示,集團十分重視海外業務,面對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減少,會加強在重點國家發展,例如印度,此外大陸手機市場同樣面臨放緩壓力,在5G普及化之前會打「持久戰」,也對中央推出刺激消費的稅務改革政策持樂觀態度。
他相信,隨著高階手機銷量增長,銷售單價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上升。
周受資指出,目前小米已經參與投資逾270間公司,主要是為了加強業務協同效益,已有不少投資目標可以準備上市,會考慮在香港主板或大陸科創板掛牌,相信可以帶來持續收益,未來也會考慮適當減持股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