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9月底,又到中國經濟的一個「坎」,這個「坎」就是季度更替,第3季行將結束,最後一季即將來臨。那「坎」的這一邊, 是過去的第3季,經濟是否穩住別再跌下;那「坎」的另一邊,是未來一月經濟能不能突擊漲上。自去年中國經濟增速創下24年新低之後,誰料今年第1季度經濟被認為「變差」,那意思是經濟增速低於去年第4季。到了第1季,大家認定第1季「更差」,但官方報出數據說持平。於是,這才有對第3季經濟增長的高度關注。
按慣例,中國國家統計局預定10月19日公布第3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其中與過去公布累計GDP數字方式相比,將首次公布分季方式核算的GDP數據。據說這樣能夠更準確地衡量當季的經濟活動,能夠更靈敏地捕捉經濟的短期波動信息。也就說,國家統計局將公布前三季經濟GDP外,也將公布第3季的GDP年增、季增速度。這一統計改革,客觀上令今年第3季經濟增速,變成更敏感的數據。
在官方數據下達前,已經有個官方的放風。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代表官方,出來作了一派祥和、四平八穩之答,認定經濟「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整體平穩的態勢不會改變,全年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
發改委官員這段話是什麼意思?揣摸一下得出的結論,就是其已經暗示,經濟增速第3季跟前兩季差不多,但要立腳到一個基點,即把經濟下行也視為總體的「中高速」,把全年濟增速7%視為平穩。
而經濟界對經濟增速的關注,出現較大分歧。主要有三種看法,一種叫持平,即相信經濟狀況沒有得到改善,但也沒有惡化,經濟增速與一、二季持平;第二種看法,叫「見底」,即不管其是與前兩季打平手,還是更低些,都證明中國經濟增長到底,該彈起來了;第三種看法,是「橫行」,相信中國經濟沒有大的改善,在低位打橫而走,這是最糟的狀況,因其不知是否見底會否更下行,也不知何時能行反彈。
在這三種主要看法之外,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顯得極度悲觀,「破七」之論盛行。最新一項調查顯示,八成四的受訪經濟學家認定,第3季GDP年增率會在7%以下。
由這個「未見底」的判斷,延伸下去的大預期是,本輪經濟的底部很可能要推緩至明年第2季才到。
雖說中國總理李克強推銷的是「區間論」,他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也是個「7%左右」的彈性區間。但相關調查中,由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製造業數據的更加疲弱,預示中國經濟短期內難以明顯回升,仍然令經濟學者們對中國經濟能否平穩著陸,有深深的憂慮。
第3季度有個「跌」字的陰影,但有人認為第4季度有個「升」的盼頭。理由一是今年中國經濟,在投資、生產和進出口三大滑落下,主要靠消費支撐。
而第4季一頭一尾,有兩大消費「黃金期」,一是10月的「黃金周」,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民要出門消費了;一是年底的消費高峰期,企業和居民都要最後「血拚」。
而另一理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傳統上第4季都是拚指標之季,就算前三季沒幹好,共產黨一聲令下,各方也要把各項指標給衝刺拚上去。年底的銀行大放水、政府大投資,預期熱潮將至。
這一年底「雙拚」,即居民消費的「血拚」和政府投資的「錢拚」,有可能令中國經濟增速在第3季「破七」之後,由第4季拉上一點,全年出現經濟增長7.1%至7.2%的奇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