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無政府主義和其他論文/厭倦選邊站了嗎?其實我們還有另一項選擇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6/27 第108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無政府主義和其他論文/厭倦選邊站了嗎?其實我們還有另一項選擇
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父母背後是離不開家的孩子。
從暹羅到泰國/暹羅未遭殖民,令泰國人自豪?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以童話故事為肌理的女性主義版《黑鏡》!
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當「仇恨」在全球成了毒害民主、壓抑自由
閱讀筆記 借你看看我的貓/如此懺悔,如此無悔

新書鮮讀
無政府主義和其他論文/厭倦選邊站了嗎?其實我們還有另一項選擇
文、圖節錄自暖暖書屋
圖/暖暖書屋提供
厭倦選邊站了嗎?其實我們還有另一項選擇!每個新世代都必須對抗束縛我們的傳統枷鎖,讓個人潛能自由發揮、確保所有人類的福祉!

內容簡介:何謂「無政府主義」:一個主張基於不受人為法律限制的自由所建立起的新社會秩序之哲學;一個主張所有的統治都立基於暴力,因此不只錯誤有害且無必要的理論。

各種關於無政府主義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一直糾纏著無知大眾的情緒。而社會上最暴力的因素是「無知」,其破壞力正是無政府主義所致力對抗的。只要今日所有的經濟、政治、社會與道德機構,都共謀將人類的精力導向錯誤的管道,將人類貶抑成如鐘錶般的機器,讓絕大多數人做著自己討厭的事、過著自己厭惡的生活,處於絕望、貧窮、恐怖與驚惶的掙扎中,罪行就將難以避免,法律規章只會徒然增加,絕不會消滅犯罪。因此,生活中排山倒海般的壓力,才是促使人們起而反抗的原因。

無政府主義主張拯救所有遭受威權限制並侵害的個人自尊和獨立自主,而唯有在自由的狀態中,每個個人才得以充分適性適才地成長,學習思考與行事,並展現最好的自己。也唯有在自由的狀態中,人們才能充分了解聯繫人與人、奠定正常社交生活的社會紐帶所具有的真正力量。無政府主義者致力對抗和破壞的,並非社會的健康組織,而只是那些依附與吸食社會生活精髓的寄生物。唯有清理掉叢生的雜草,土地才終有可能長出健康的果實。無政府主義是一股推動我們生活事物的鮮活力量,持續創造著新條件、新環境。所以,無政府主義的方法並非鐵板一塊的僵化教條,實踐無政府主義的方法,必須因應不同的人事時地物的經濟需求,並視個人的智力與性情而生。

無政府主義擁護沒有高壓紀律、恐懼與懲罰,也沒有貧窮壓力的組織存在的可能性;這種新的社會有機體,將終結過往為求生存而展開泯滅人善本性、加深社會隔閡的可怕野蠻抗爭。簡而言之,無政府主義致力於建立一個能確保所有人類福祉的社會組織。

作者介紹:愛瑪.高德曼 ,美國無政府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終生致力於宣揚無政府與女性解放思想。

搶先試閱:〈無政府主義:其真正的立場〉

人類的成長與發展史,同時也是每個新觀念預示更耀眼黎明來臨的艱辛鬥爭史。固著傳統的守舊者,從不猶豫以最卑劣殘酷的手法,來阻礙創新者以各種形式或在任何時期的自我表達。我們亦毋須回到遙遠的過去,就可了解每種進步思想的發展過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反對、艱辛與困境。刑具架、拇指夾、與皮鞭仍與我們同在,一如囚衣與公憤;這些力量,共謀打垮沉著前進著的進步精神。

無政府主義無法指望擺脫其他創新思潮曾遭受的命運。事實上,無政府主義作為最具革命性與堅定的創新者,勢必得承受它想改造的那個世界的無知與敵意。即使想輕描淡寫地回應曾抹黑與壓制無政府主義的言行,也得寫上厚厚一卷。因此,我將只回應兩大反對論點。藉此,我將嘗試闡述無政府主義真正的立場。關於反對無政府主義的一個奇怪現象,在於其反映出所謂智慧與愚昧之間的關係。雖然,當我們想想所有事物的相對性,或許就不覺得此現象很奇怪。無知的群眾因其愚昧,沒必要假裝理解或容忍。這些人向來僅憑衝動行事,其論理與孩童相差無幾,總是簡單的「為什麼?」與「因為」這樣的答案。然而,這群無知大眾對無政府主義的反對態度,跟有智之士的反對立場,同樣值得我們思索。

那麼,這兩大反對論點為何?第一種認為無政府主義雖是個美好的理想,卻不切實際;第二種則認定無政府主義主張暴力與破壞,因此必須將之摒斥為邪惡與危險的化身。有智之士與愚昧大眾,都沒有徹底了解無政府主義,反而道聽塗說或以訛傳訛地對其加以評斷。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說,一個實際可行的方案,若非已存在,就是在既有條件下能實行的方案;但既然既有條件正是吾人所反對的,那麼任何接受這些條件的方案,就都是錯誤愚蠢的。由此可知,評判一個方案切實可行與否的真正標準,不在於其是否持續其錯誤或愚蠢,而在這個方案是否有足夠的活力,來脫離陳舊死水並建構且延續新生活。從這個角度而言,無政府主義的確是實際可行的。比起其他理念,它更有助於人們消除錯誤與愚昧;同理,它比其他理念更能建構且延續新生活。

各種關於無政府主義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一直糾纏著無知大眾的情緒。反對無政府主義及其信徒的勢力,對之不擇手段地打壓。因此,無政府主義對沒頭腦的人來說,就如同眾所周知的壞人對小孩那般――一個吞噬一切的黑惡魔;簡言之,破壞與暴力。破壞與暴力!凡夫俗子如何能得知社會上最暴力的因素是無知,而其破壞力正是無政府主義者致力對抗的?這些人也無從理解身為自然力量一部分的無政府主義,所破壞的並非社會的健康組織,而只是那些依附與吸食社會生活精髓的寄生物。唯有清理掉叢生的雜草,土地才終有可能長出健康的果實。

有人曾說譴責比思考更不費腦力;社會上如此普遍的智力懶惰,在在證明了這樣的說法。絕大多數的人,不想費力搞清楚某些觀念,檢視其來源與意義,而寧願不明就裡地全盤批判,或者依賴某些無關緊要者膚淺有偏見的詮釋。無政府主義敦促人們思考、檢視與分析各種方案的提議;但為了不過分耗用一般讀者的腦力,我還是先對無政府主義做出界定,之後再進一步闡述。

無政府主義:一個主張基於不受人為法律限制的自由所建立起的新社會秩序之哲學;一個主張所有的統治都立基於暴力,因此不只錯誤有害且無必要的理論。

當然,新的社會秩序立基於生活的物質基礎上;但所有的無政府主義者同意經濟是當前社會罪魁禍首之際,他們主張唯有考慮生活各種――個人與集體;內在與外在――方面的因素,才能徹底解決社會罪惡。仔細回顧人類發展史,可發現個人本能與社會本能這兩種持續惡鬥的元素。直到最近,人們才逐漸認知此二種元素,並不如以前人們以為的那般水火不容;事實上,若在適當的環境中,此二元素是彼此緊密相連,且可真正和諧發展的。過去長久以來,個人與社會因昧於彼此的價值與重要性,各自為獲得主導權而展開無情血腥的爭鬥。實際上,個人本能是為求自身努力、成長、抱負與自我實現的最有力要素;而社會本能,則是促進互助與社會福祉的同樣有力要素。

關於個體彼此間及與其周遭環境的鬥爭之解釋,近來歷史俯拾即是。原始人類因無法理解自身的存在,更遑論群體的團結意義,不得不絕對地獻身於隨時準備嘲弄自己的未知潛藏力量。這種蒙昧心態催生了宗教信仰,將人視為渺小塵土,必須完全臣服於神祇至高無上的權力。所有早期的英雄冒險故事、乃至於聖經傳說的主題都延續著這種觀念,來詮釋人與上帝、與國家、及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人微不足道,權力主導一切的主題不斷重複。職是之故,耶和華只接受全然臣服的人為信徒。人類可以擁有世間所有的榮耀,卻不被允許發展自我意識。國家、社會與道德律法都唱和著此種限制:人類可以擁有世間所有的榮耀,卻不被允許發展自我意識。

無政府主義是讓個人真正意識到自我的唯一哲學;其主張上帝、國家與社會都不存在,因為它們的承諾既然只有通過人們的臣服而實現,便空洞而無效。無政府主義教導的是不只對自然、也是對個人而言的生命完整性。個人與社會本能之間並沒有分歧抵觸,就如心與肺的互動一般:一個是寶貴生命精華的容器,另一個是保持生命精華純淨與強壯的元素之寶庫。個人就如社會的心臟,保有社會生活的精華;社會則如散播元素以保持生命精華――亦即個人――純淨與強壯的肺臟。 ▶▶ 閱讀更多 愛瑪.高德曼《無政府主義和其他論文》

 
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父母背後是離不開家的孩子。
文、圖節錄自遠流
圖/遠流提供
不願放手的父母背後,是離不開家的孩子。因為在你心底,還是有一個渴望被愛的小孩,失落在童年的歲月裡。

內容簡介:你總是習慣扮演父母的傳聲筒,或是常聽其中一方大吐苦水?你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小大人」,即使長大成人,也還是一手包辦家中大小事?你總是一直為家庭付出,卻又總是因為無法讓父母開心而感到內疚?

請注意:你可能已經過度涉入父母的夫妻界限,奠定了失衡又不健康的家庭關係。

當孩子無法好好當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成為內心長不大的「成年小孩」,一再渴望失落的愛與照顧。父母關係除了影響你的認知,也會影響你對親密關係的看法,以及個人領域和事業的發展。

作者介紹: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創辦人,心理作者,企業講師,具備國際MBTI施測師證照。擅長將心理學融入生活與企業管理中,致力於推動心理、情感與家庭教育,更期盼幫助每個人建立心理健康的觀念。現於愛心理開設實體系列工作坊,並規劃許多線上系列課程,幫助民眾多面向學習與探索心理。

搶先試閱:〈如果你是那個無法離家的大孩子〉

很多人會糾結於「沒有家的感覺」這個狀態,認為一旦孩子都飛出去,家就會分崩離析,並在家中失去凝聚力時感到害怕。但事實是:就算回到孩子在家的狀態,家人間的相處卻時常是冷漠疏離,甚至是有衝突張力的。即使用「家的樣子」的信念,將所有人綁在一起,在充滿情緒、情感又不流動的家中,彼此的心還是無法靠近。

當孩子成年後,家庭就會進入下一個為空巢期做準備的階段:父母要意識到孩子已經成年,學會放手與祝福;孩子也要意識到自己已經成年,要學會負責與決定人生。許多被「家的樣子」困住的成年人,他們心中對於「家」的意象,往往會是所有家人都團聚與面對彼此的畫面;這可能來自於他們童年早期美好的曾經,而讓他們一直渴望回到當時的情景。

不過,要回報父母的愛,就要帶著愛去滋養下一代,讓愛代代相傳。大孩子看似渴望繼續擁有父母的愛,其實同時是在照顧父母渴望繼續照顧孩子的渴望、照顧父母恐懼失去父母職責的空洞感,更是在照顧父母擔憂面對伴侶無話可說的孤單感。這樣的情形,在華人文化中不在少數。如果你是那個無法離家的大孩子,你需要好好學習兩件事:

一、跳出依賴與被照顧的舒適圈,學會負責任

當我們長大成人,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便會從「小孩與父母」轉換為「成年人與成年人」,相處模式也從「依賴與權威」轉換成「互惠」。我們需要從父母的主導裡走出來,變得自主與獨立,這有時需要經歷一番抗爭才能獲得。這也是青春期孩子長出自我時,最容易看見的衝突。乖巧的孩子,反抗期則往往被延宕至成年甚至中年才展現。

當我們已是成年,給予父母尊重,而非事事服從,有可能產生「父母會不會不願接受」或「父母會不會覺得不服從就是不孝順」的心理壓力。這可能會演變成情緒問題,讓我們害怕從順從走向自主,更不敢奢望獨立於父母的生活;但又在意識到自己不一定具備同齡者的生活能力或心理能力時,懷疑自己的價值。在惡性循環之中,你會成為不信任自己的成人,也讓父母介入操心你的生活。因此,要成為讓人信任的成人,你必須練習為自己的生活做每一個決定,也為每一個決定負責,而非責怪他人或責怪自己。唯有學會為生活的大小事負責、區分父母的聲音與自己的聲音,你才能體認到自己的人生與父母不同,自己就是獨特的個體,也才有機會真正長大。

二、退出父母的關係,不再當小三

所謂的「小三」,就是平衡兩人關係的第三人。當夫妻間有無法解決的衝突或憤怒時,往往會將情緒和抱怨投注到另一個人身上,而孩子就是最安全的小三。他有時候需要當調解員、有時候需要當橋樑,有時候甚至需要當出氣包。這個既安全又失敗的小三,會因為永遠無法促進父母的幸福,而經常處於低落的自我價值與強烈的自我懷疑之下,內心狀態更容易退回脆弱無助的「小孩」狀態—需要父母的照顧,卻又經常需要像「成人」一樣理智地協調一再發生的衝突。

透過建立界限,你才能了解到自己不須為父母的爭吵負責,也不須承擔父母在婚姻中不滿足的情緒;父母需要回到彼此身上正視長年未解決的矛盾,而不是讓戰火延燒到孩子身上。無法離家的孩子往往會說:「我不能放他們兩個人.......」這代表他經常看見兩人的爭吵或冷戰,而認為自己有責任去調節氛圍,卻忽略了自己成長與獨立的責任。當孩子為了避免父母專注於彼此的不滿,就會在潛意識裡透過許多不成熟的舉動,例如:莽撞頂撞他人、衝動購物;或是產生許多身心上的病症,例如:難纏的皮膚疾病,以及更常見的憂鬱、焦慮等情緒困擾,來導致自己無法正常工作,繼續待在家中被照顧,「迫使」父母無法卸下父母的職責。

界限的建立與獨立分化,其實在青少年時期就已開始。當你更清楚自己是誰,就能去做自己真正渴望的事;那股心理上的自由,正是來自你擁有的界限,以及從父母分化獨立出來後的輕鬆與自在感。你開始體認每一個人都該學會獨立,也擁有權力去享受快樂與自主,更可以去滿足自己的需求。當你懂得負責,就能享有自由,也就不再是嗷嗷待哺又痛恨管束的大孩子了。

分離的過程中,你往往會遭遇父母的反對與衝突。父母分離的焦慮會引動我們內在的罪惡和自責感,但這也是因為我們尚未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應該開始與他們坦然、正面地溝通。只要正視自己依賴的孩子面向,在每一個時刻都練習支持與肯定自己能成為成熟的大人,就能在覺醒中獲得身心的自由。 ▶▶ 閱讀更多 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脫離原生家庭糾結關係、重新定義自己,不再當「成年小孩」》

 
從暹羅到泰國/暹羅未遭殖民,令泰國人自豪?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暹羅未遭殖民,令泰國人自豪?還是失去了土地,被視作國恥?

內容簡介:2003年,一位泰國女藝人如此爭議性地宣稱。對泰國人而言,他們的土地遭到竊取,視之為國殤;然而真相究竟如何?

理解泰國近年複雜政局情勢之前,必須先認識兩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論點!泰國人民一直深信他們的國家從未淪為殖民地;泰國史學者更是為國家光榮的獨立史自豪不已。但另一方面,泰國政治領袖與媒體人,總是痛斥西方殖民主義,說帝國主義者盜了泰國領土,把西方看成威脅,將泰國描繪成一個犧牲者。何以有兩造的極端說法?這凸顯泰國與西方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

深入探討這個難題,檢驗這兩個重要又對立的史學論點:一是千百年來不曾間斷、頌揚獨立的「王室─國族主義論」;一是史崔特所謂的「國恥論」,把泰國描述成西方帝國主義霸凌下的受害者,認定西方國家表面上大談支持與合作,背地裡在阻撓泰國發展,國家成了苦難與外力壓迫下造就的悲劇英雄。史崔特深入分析,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國恥論,支持他們的種族沙文主義與軍事擴張,並鼓吹一種反西方的國家主義形式。他揭露泰國如何以國恥論為意識型態基礎,建立民族統一策略、發動反天主教運動;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這種史觀重塑泰國認同,提升軍方角色,把軍隊說成民族救主。「操控歷史記憶」如何做到,史崔特提供全面、精闢的分析,並深刻呈現從暹羅到泰國的完整史觀。

作者介紹:夏恩•史崔特 ,美國肯特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專門教授東南亞歷史和後殖民主義,2009年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東南亞歷史博士學位,學術研究方向多為帝國主義、國族主義和後殖民主義。

搶先試閱:〈泰國史話中的「失落」概念〉

二○○一年年初,泰國金融市場崩潰引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持續發酵,泰國舉國陷於苦苦掙扎中。那年三月,政府宣布一連串穩定經濟的緊急措施。在審查這些措施之後,反對黨領導人提出批判,指政府顯然未將教育納入考量。其中反對最力者,有前大學事務部常務部長維吉•薩岸(Vijit Srisa-an)等人。維吉(編按:泰國人通常用名不用姓稱呼)認為,應該將教育經費列為國家重振計畫的最高優先。他警告:「若是沒有更明確的教育政策,我們永遠掙脫不了西方殖民主義的陰影。」

維吉這番話將泰國與西方充滿矛盾的關係展現無遺。傳統泰史作者總是說,在調適西方支配的世界秩序這個問題上,泰國比所有其他東南亞王國做得都更成功。泰國領導人很能接受外國理念與技術,很懂得如何因應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條件,持續調整他們的政策。許多觀察家認為,泰國之所以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靠的就是這種彈性。但儘管有這樣傲人的獨立史,泰國領導人仍將西方視為一種威脅。維吉沒有說明西方殖民主義如何還能繼續危及泰國福祉,但他這番話暴露出泰國民族主義論調中的一項重要矛盾:如果泰國在維護獨立這件事上做得這麼成功,像維吉這樣的領導人為什麼還這樣憂國憂民、急著想擺脫西方殖民主義?

為解答這個問題,史學者近年來放棄過去將非西方社會二元化分類─不是獨立國就是殖民地─的做法,認為泰國像其他地區一樣,早自十九世紀起,已經兼而有之展現了這兩類特性。泰國史不乏成功調適與外交的例證,但也見證與西方列強持續不斷、時而暴力的對抗。這些對抗衝突造成了複雜後果。歐洲勢力在大陸東南亞的擴張,危及泰國獨立以及泰國精英的優越地位。最後,西方帝國主義與卻克里(Chakri)王朝(或稱曼谷王朝)達成妥協,建立一些保障王朝生存的條件。也因此,泰國雖說沒有淪為英國或法國的殖民地,但不斷與西方對抗、與西方妥協的掙扎,也影響到泰國現代國家認同的發展。

為了解這項國家認同的成形,要檢討泰國領導人如何看待泰國與西方的關係。泰國民族主義論點是一枚兩面幣。最常呈現在世人眼前的一面,說的是泰國如何高瞻遠矚、對抗西方的現代挑戰。它誇耀泰國當局如何以獨到的本領維護國家獨立。但這枚錢幣還有較陰暗的另一面,訴說一些國家之恥。整個二十世紀,泰國領導人就將這些國恥納入馬克•艾斯科(Marc Askew)所謂「國家危急」論,作為他們軍事擴張、種族沙文主義、政治打壓,或宗教迫害的藉口。本書要檢討這第二面論點的緣起與歷史,因為如果想了解泰國國家認同,以及它對西方的矛盾態度,這是重要線索。

進入泰國史的門戶:勝利者與犧牲者

泰國史學界有一連串前提或主題,為所有有關歷史知識定調。這些通猜•威尼差恭(Thongchai Winichakul)所謂泰國史「門戶」的主題,確立了許多為當代政治與社會撐腰的論點。其中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論點是,暹羅從未淪為殖民地。暹羅與它所有的鄰國都不一樣─它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幾十年來,歷史學者接受這項說法,視它為一項不容爭論的事實。根據這項說法,泰國王室運用官僚改革與一套現代化措施,成功抗拒了歐洲對它的殖民企圖。泰國統治者最後憑藉熟練的外交救了這個王國,保住國家認同。這項說法雖說用意在解釋暹羅與西方的對抗,卻也成為早先幾個時代的歷史架構。丹龍親王(Prince Damrong )在他撰寫的大城王國(Ayutthaya)官方史中,說大城王國一直就在暹羅人死對頭─緬甸大軍的圍城之下掙扎求存。在總理披汶(Phibun Songkhram )第一任政府執政期間(一九三八-一九四四)擔任藝術部長的鑾威集•瓦他幹(Luang Wichit Wathakan)也曾推出劇作,宣揚這說法。直到今天,對王室與保王派而言,暹羅未遭殖民論仍是一項重要的政治法統法源。這項理論說,政府最主要的功能在於保護王國的獨立與領土,鼓勵國人團結在泰王身邊,而泰王也會像過去一樣,領導國家度過任何未來的危機。

如果第一項論點歌頌國家在殖民主義巨浪侵襲下生存,第二項論點指出為生存而付出的代價與後果,而且往往將暹羅描繪成犧牲者,而不是勝利者。我稱這第二項論點是「失落土地論」,因為凡是用到它的說法,總喜歡用地圖表達西方干預泰國事務造成的一種整體性的不公平、不榮譽,或屈辱意識。這正是這項論點的主要宗旨:說明國家整體在過去承受的不公。為達成這個目標,它指出一度屬於泰國、之後遭敵國巧取豪奪而喪失的特定地區。像第一項論點一樣,失落土地論也以一連串沒有史實根據的假定為基礎。它用現代疆界概念注入過去,畫出一個地緣空間,並將生活在裡面的人稱為泰人。這塊想像空間的大小隨年代不同而調整,然而一旦為一種說法援用,它卻變得神聖不可侵犯。它是承襲自古早過去、永垂不朽的民族國家疆界(不是近年來打造的);也因此它自然而然認定涉案地區理當為王國所有,確實是失落的土地。在將國家受害程度量化之後,這個論點的下一步就是找人擔罪。失落土地論可以強調涉案政府沒有盡到保護王國疆界的首要職責,是一種去除領導層統治法統的工具。為政治對手加上喪失土地之罪,是一種打擊他們的有效工具。反之,證明有能力收復(或擴張)國家領域,也是強調統治權的好辦法。無論怎麼說,這第二項論點都很重要,因為它提醒泰國人,不能團結在正確領導人身邊會造成禍國殃民之害。 ▶▶ 閱讀更多 夏恩•史崔特《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以童話故事為肌理的女性主義版《黑鏡》!
文、圖節錄自啟明出版
圖/啟明出版提供
八個故事,關於女性與她們的身體。遊走於奇幻、童話與寫實間,表面上說著異常可怕的故事,實則守護那些被限制的、被暴力對待的、乃至被忽視的女人,等待著重生的可能。

內容簡介:為男人奉獻生命的女人;瘟疫肆虐細數逃難中所有性經驗的女人;撫養前女友生的孩子的女人;每晚被申冤的鬼魂騷擾的女人;發現自己所賣的洋裝充滿靈魂的女人;美食當前卻只能吃八口的女人;深陷七嘴八舌與虛實混亂的女人;看A片卻聽見主角內心OS的女人⋯⋯

作者介紹: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小說家,虛構與非虛構創作都非常擅長。作品曾出現在《紐約客》、美國全國廣播電台、文學季刊《錫房子》等媒體。並曾獲美國最佳科幻及奇幻作家、年度最佳驚悚小說、年度最佳怪異故事、最佳女性色情故事。

搶先試閱:〈吃八口〉

我不記得自己變胖的過程。我無論幼時或青少女時期都不胖。照片中年輕版本的我不丟人,就算真的丟人,也是因為大家在那個階段本來就有些丟臉之處。瞧我多年輕呀!瞧我當時穿衣風格多怪!牛津鞋!誰發明這種鬼東西?踩腳褲!開什麼玩笑?松鼠髮夾?瞧那副眼鏡,瞧我當時正在對相機扮鬼臉呢。那表情簡直是在對未來拿到相片的人扮鬼臉,真令人懷念。我以為自己之前很胖,但其實不胖;相片中身為青少女的我很美,那是一種機靈的美。

但我之後生了個寶寶。然後生了凱兒——難搞又眼神銳利的凱兒,她始終都搞不懂我,但我才更搞不懂她——然後突然之間,我們的關係徹底毀了,她就像在離開旅館房間前摔爛一切的重金屬搖滾歌手。而我的肚子就是被她摔出窗外的電視機。她現在已是名成年女性,各方面都離我好遠,但曾經存在的證據仍堅守在我體內。我的樣子再也不可能對勁了。

我站在空蕩蕩的鍋子旁,感覺好厭倦。我厭倦上教堂時,得看到那些瘦巴巴的女人讚嘆地撫摸彼此手臂,然後再來稱讚我的「皮膚好好」;我厭倦每當穿越任何一個空間,得不停把屁股扭來扭去,彷彿看電影時得爬過某人才能抵達座位;我厭倦試衣間那種平板、毫不留情的燈光;我厭倦在望向鏡子時,捏住身上那些痛恨的肉,拎起,指甲深陷其中,然後任由它們垂下,同時感覺身體到處在痛。我的姊妹已經去了其它地方,丟下我,而就跟之前一樣,我一心只想追上她們。

吃八口這件事對我的身體行不通,而我打算讓它行得通。

我每週去找U醫生諮詢兩次,她的辦公室位於鱈魚角往南開上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我總是開得很慢,而且還到處繞路後才抵達。這幾天斷斷續續在下雪,懶洋洋的飄雪覆蓋在樹幹及欄杆柱上,彷彿被風吹落的衣物。我知道路怎麼走,因為之前就曾開車經過她的辦公室——通常都在某位姊妹離開我家之後——所以這次開車前往時,我還幻想在當地一間衣飾店購物;我買了件從假人身上脫下來的背心裙裝,完全超出原本預算,然後在午後陽光下穿上那件裙裝,姿態比兀立在原處的人偶幸運多了。

然後我已經身處她的辦公室,就站在她的中性色地毯上,眼前有名櫃檯人員為我開門。醫生跟我預期的不同。我想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落差,是因為我以為她既然選了這個職業,必定對此抱持深刻信念,所以長得應該會瘦一些:就算不是個自制力極強的女人,也會是個極具同理心的人,而且內在經過細緻調整的想法,一定早已跟自己理想形象沒有太大落差。但她其實甜美、微胖——為什麼我跳過了這個階段呢?這個圓滾滾、毫無威脅性,像熊貓一樣可愛的階段呢?她微笑,露出每顆牙齒。她到底在幹嘛?她為何要把我送上這趟自己從未踏上的旅程?

她指指椅子,我坐下。兩隻博美狗在辦公室裡到處奔跑。當牠們各自行動時——其中一隻蜷曲在U醫生的腳邊,另一隻優雅地在走廊拉屎——樣子看起來完全一樣、無害,不過當其中一隻接近另外一隻時,情況卻變得有點詭異,他們的頭會同步抽動,彷彿是同一個整體的兩個分靈體。醫生注意到門口那堆屎,立刻叫了櫃檯人員過來。門被關上了。「我知道妳來這裡的目的,」她說,我甚至還沒來得及張開嘴巴。「妳之前有研究過減肥手術了嗎?」「有,」我說。「我想要進行那種不能逆轉的。」「我很尊敬像妳這種有決心的女人,」她說。她開始從某個抽屜中抽出活頁夾。「妳得先走過一些程序。拜訪心理醫生、再看一位醫生、參加支援團體——就是一些沒什麼意義的行政手續,花上很多時間。但一切都會為妳帶來改變,」她保證,同時在我面前搖動一根手指,臉上帶著責難又可愛的微笑。「手術會痛。不會很輕鬆。但結束之後,妳會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女人。」我的姊妹們在手術前幾天來到我家。她們把自己安頓在屋內眾多空房,還在床邊桌上擺滿乳液和拼字遊戲。我可以聽到她們在樓上製造出的噪音,聽起來像一群鳥,雖然各有各的聲音,但又確切合唱著。

我跟她們說,我要出外吃最後一餐。「我們跟妳一起去,」我的第一個姊妹說。「去陪妳呀,」我的第二個姊妹說。「去支持妳,」我的第三個姊妹說。「不用,」我說,「我自己去。我需要獨處。」我走去最喜歡的餐廳「鹽屋」。這間餐廳無論就姓名或精神都不是始終如一,之前曾有陣子叫「琳達餐廳」,接著是「家庭餐館」,然後是「餐桌」。建築物都是同一棟,但外表不停出現新樣貌,而且總是比之前更好看。

我坐在角落的座位,想到那些準備接受死刑的人,想到他們吃的最後一餐,然後那個星期第三次開始擔心自己的道德觀出了問題,還是我根本沒有道德感可言?我和死刑犯的最後一餐完全不同,我在大腿上攤開餐巾時提醒自己。兩者根本無法類比。他們的最後一餐是死前的最後一餐,我的最後一餐迎接的不只是生命,還是新生命。你這人真是糟透了,我想,我把菜單舉得比臉還高,那種高度完全沒有必要。

我點了一整個騎兵隊的牡蠣。其中大多已做過必要修剪,所以能像水一樣咕嚕吞下,彷彿吞下海洋,彷彿吞下一片空無,但其中有一顆卻頑強對抗:牠就是死黏在殼上,完全是塊負隅頑抗的肉。牠不從。牠簡直就是抵抗這個概念的化身。這些牡蠣還活著,我突然意識到。牠們其實就是一塊塊肌肉,沒有腦或任何內在器官可言,嚴格來說是這樣,但仍活著。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正義可言,這些牡蠣會纏住我的舌頭,讓我活活噎死。我幾乎要把牡蠣嘔出來,但還是吞下去了。

我的第三個姊妹出現在桌子對面,坐下。她的深色頭髮讓我聯想到母親:她的頭髮也是這樣又亮又柔整,簡直不像真的,但確實是真的。她對我親切微笑,彷彿正要告訴我一個壞消息。「妳幹嘛跑來?」我問她。「妳看來糟透了,」她說。她刻意用某種方式擺放雙手,藉此秀出她的豔紅指甲,由於指甲表面塗得無比滑亮,幾乎像是出現立體景深,彷彿有朵玫瑰深陷於玻璃。她用指甲輕敲自己的顴骨,用非常靈巧的撫觸往下刮擦。我打了個冷顫。然後她拿起我的水杯,大口喝下,水流過冰塊再流入她口中,而剩下的冰塊不過是一整片即將塌毀的網格構造,最後,她把杯子仰舉更高,整個構造就這麼滑到她臉上,然後她開始咀嚼那些落入她口中的碎冰。「不要浪費妳胃裡的空間去裝水,」她說,喀啦喀啦喀啦。「好啦,那麼,妳在吃什麼?」「牡蠣,」我說,明明她能看見我面前有一大堆快坍塌的牡蠣殼。她點點頭。「好吃嗎?」她問。「好吃。」「跟我描述一下吧。」「牠們就是所有健康事物的集合:海水、肌肉和骨頭,」我說。「沒有心智的一團蛋白質。沒有痛覺。也沒有可驗證的思想。卡路里非常低。不算什麼放縱的放縱。要來一顆嗎?」

我不希望她在這裡——我希望她離開——但她的眼神閃爍,彷彿正在發燒。她用指尖留戀地滑過那些牡蠣殼。整堆殼受到晃動後紛紛往下滾落,場面比之前雜亂兩倍。「不用,」她說,然後又開口,「妳跟凱兒說了嗎?說妳要動手術?」我咬了咬嘴唇。「沒,」我說。「妳有跟妳女兒說嗎?動手術前?」「有呀。她很為我興奮。還送了花來。」「凱兒不會興奮的,」我說。「凱兒沒打算盡的女兒義務很多,這正是其中之一。」「妳覺得她也需要動手術嗎?這是原因嗎?」「不知道,」我說。「我總是不懂凱兒需要什麼。」「妳覺得她會因此看不起你嗎?」

「我總是搞不懂她的想法,」我說。我的姊妹點點頭。「她不會送花來的,」我作下結論,雖然也沒什麼必要這麼做。

我點了一堆熱呼呼的松露炸薯條,結果燙傷了上顎。一直到被燙傷之後,我才開始思考自己有多麼思念這些食物。我開始哭,我的姊妹把手輕輕放在我的手上。我好忌妒牡蠣。牠們永遠不用思考跟自己有關的事。回家之後,我打電話把事情告訴了凱兒。我的下巴因為焦慮繃得死緊,電話接通時,我的下顎關節還發出了喀啦一聲。我可以在電話另一端聽見另一名女子的聲音,但隨即被某人用我看不見的手指押住嘴唇而停止作聲;接著有隻狗嗚嗚叫。

「手術?」她又說了一次。「對,」我說。「我的耶穌基督呀,」她說。「別用祂的名字罵人,」我說,但其實我也沒多虔誠。「什麼?那根本去他媽的算不上罵人好嗎?」她大叫。「剛剛那才去他媽的是罵人。至於耶穌基督根本稱不上罵人,純粹是個合宜的稱呼。要是真有個適合罵人的時刻,就是當妳媽告訴妳,毫無理由地,她要把自己最重要的器官切掉一半——」她還在講個不停,但逐漸變得像是咆哮。我只能像是趕蜜蜂一樣不停發出噓!噓!的驅趕聲。「——難道沒想到妳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進食——」「妳到底有什麼毛病呀?」我終於還是問她了。「媽,我只是不懂,妳為什麼就不能喜歡自己。妳以前從來都不會——」

她講個不停。我盯著話筒看。我的孩子是何時臭酸掉的呢?我完全不記得是怎麼發生的,不記得這種每下愈況,從本來的甜美逐漸酸餿、凝結,最後整個人只剩全然怒氣的過程。她總是在發火,總是在指控些什麼。她強行佔據相對於我的道德高位,一次又一次。她不停讓我知道自己犯下大量罪行:為什麼我沒教她什麼是女性主義?為什麼總是堅持什麼都不去理解?還有這次,這次的指控拔得頭籌,值得以蛋糕獎勵 ,不,別跳過這個俏皮話;語言就像其它事物一樣和食物彼此交融,至少可以說本來就該和食物彼此交融。她好生氣,我真高興自己無法讀出她的心思。我知道她的心思會讓我心碎。

電話沒聲音了。她掛我電話。我把話筒擺回去,意識到我的姊妹正在門口望著我,其中兩人一臉同情,另一人看來洋洋得意。我轉頭不看她們。為什麼凱兒不能理解呢?她的身體不完美,但仍新鮮、充滿適應環境的能力。她還能避開我犯過的錯誤。她還能享受擁有全新開始的舒爽。我是沒有自制力的人,但到了明天,我會直接把控制權交出去,一切就能再次回到正軌。電話響了。凱兒?是她又打回來了嗎?結果是我的外甥女。她為了回學校讀書正靠著賣刀具存錢,而她回學校是為了——欸,我好像沒聽到這部分,但反正,她只要跟我談論刀子,就能拿到薪水,所以我乖乖聽她介紹一切,聽她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介紹,最後買了一把中間有特殊切孔的起司刀——「這樣起司就不會黏在刀片上了,懂嗎?」她說。 ▶▶ 閱讀更多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

 
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當「仇恨」在全球成了毒害民主、壓抑自由
文、圖節錄自麥田
圖/麥田提供
當「仇恨」在全球成了毒害民主、壓抑自由的真凶,我們還能置身事外嗎?

剖析民主未來走向的必讀之作!

內容簡介:仇恨何以阻止我們伸出援手?我們還有可能安全共處嗎?歷史上從來沒有真正落實人人自由與平等的社會。對「社會異類」的仇視,我們總是視為理所當然,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憎恨與厭惡,但其實不然。本書作者過去以戰地記者身分,行遍世界各個紛爭之地,包括阿富汗、哥倫比亞、加薩、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科索沃、古巴、海地,走訪在地的社會運動、被仇視者的生活模式,希望揭示討論「仇恨」時容易被忽略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

【「社會異類」脆弱不安的生存條件】對作者來說,仇恨的根源來自我們不理解「非我族類」,又容易相信並複製刻板印象,將他們視為社會潛在的威脅,進而採取激烈的手段,限縮他們的生活空間,奪取生活資源,甚至透過暴力虐待與殘忍獵殺,企圖抹除他們的生命痕跡。在暴力肆虐的仇恨年代,「非我族類」一直活在矛盾的社會之中。他們一方面是「不可見的」低賤生命,人性尊嚴遭到踐踏;另一方面卻也是「可見的」社會異類,因為他們淪為主流社會的攻擊對象。

「仇恨」也往往被包裝成弱勢的情感,例如恐懼、害怕、憂慮,以合理化他們的暴力行為。然而,作者也在絕望的環境看見希望的可能。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社會改革,例如平權運動、#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網路串聯運動等,都展現了抵抗種族主義、性別霸凌、宗教攻擊、仇恨犯罪,重新實踐民主價值的未來。

作者介紹:卡羅琳•恩可 ,德國現今著名的作家、記者與文化評論家,曾在法蘭克福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哈佛大學研讀過哲學、政治學與歷史學。

搶先試閱:〈創造一塊人人都能站立的穩固地基〉

「我陷在深淤泥中,沒有立腳之地;我到了深水中,大水漫過我身。我因呼求困乏,喉嚨發乾。我因等候神,眼睛失明。無故恨我的,比我頭髮還多。」 —— 《詩篇》第六十九篇第三至九節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該羨慕他們嗎?有時候也會問自己,如何能恨得如此?如何能夠如此肯定?仇恨者必然非常「肯定」,否則不會說出這種話語、做出這種傷害與殺戮,也不會如此鄙視、侮蔑、攻擊他人。他們想必非常肯定,沒有絲毫疑慮。疑慮之恨無法成恨,疑慮之恨不會如此狂亂。仇恨需要絕對的把握。每一個「也許」都是干擾,每一個「或許」皆能瓦解仇恨,抽走即將貫穿的能量。

仇恨是模糊的,因為精確帶來精巧而仔細的觀察或傾聽,讓人恨得不好。精確使一切有所區別,讓你從一個人多樣、矛盾的個性與傾向,分辨他的人格本質。如果暫時削去輪廓,讓個人暫時無法分辨為個人,只留下一個模糊的集合體成為仇恨的接受者,他就會遭到任意的詆毀、貶抑、咆哮、怒吼:那些猶太人、那些婦女、那些異教徒、那些黑人、那些女同性戀、那些難民、那些穆斯林,甚至包括那個美國、那些政治家、那些西方人、那些警察、那些媒體、那些知識分子。仇恨瞄準了仇恨的對象,它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

仇恨的對象有上有下,但永遠是在垂直視線上的「上面那些人」或「下面那些人」。他們永遠屬於「異類」,永遠在威脅或壓迫著「我們」。我們假想異類是一種所謂的危險勢力或劣質物品,使後續的虐待或滅絕手段不僅成為「可饒恕的」,甚至可升級為「必要的」。異類,就是你我得以公開譴責、蔑視、傷害或殺害卻免於刑罰的對象。

有人親身經歷過此等仇恨,在大街或網路上、在白天或黑夜裡遭遇仇恨對待,還必須忍受一種想法:自己背負著蔑視及虐待的全部歷史;有人收到了信件,以死亡或性暴力祝福或要脅他們;有人只享有部分權利,身體或頭飾遭到了鄙視,因為害怕遭受攻擊而必須掩飾;有人出不了門,因為家門前站了一夥蓄意鬧事的殘暴人群,而他們的學校或猶太教堂也需要警察的保護;以上這些人都是仇恨的對象,他們不但無法適應,也不願意適應。

當然,我們始終不自覺防範那些遭視為異類或外來者的人,但此事不一定嗅得出仇恨的味道。在德國,我們的表現往往只比社會習俗認定的「拒絕」還多出一些。近幾年來,具體的抱怨也已愈來愈多,難道不是我們的容忍已經慢慢消退?難道不是不同信仰、不同外貌,或不同愛情觀的人已經逐漸感到知足?有一些零星但十分明確的指控,指出猶太人、同性戀,以及婦女早已獲得某種平靜的幸福感,畢竟我們已經退讓了很多。此話猶如平權應該有一個上限,彷彿婦女或同志的平等只到今天為止,日後免談。真的平等嗎?它當然超過了一點,但唯有如此才是……真平等。

這一類毫無誠意的特殊指控,悄然結合自詡寬大的心態。宛如開放女性工作已經很了不起,為何還要薪酬相等?彷彿同性戀不再入罪、不用坐牢已經值得讚揚。此事當然帶來相當程度的感激。同性戀的私人戀愛無可厚非,但為什麼還要公開結婚?

我們對於穆斯林的認知經常出現雙重標準:雖然穆斯林可以在本地生活,與宗教有關的穆斯林事務卻不受歡迎;唯有基督信仰,才是我們能接受的宗教自由。那些年裡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我們必須緩步終結那些沒完沒了的納粹大屠殺爭議。」彷彿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也像優格一樣有賞味期限?對納粹犯行的反省也像旅遊打卡,每到一個地方就打一個勾?

然而,德國變了。仇恨變得公開,變得肆無忌憚;時而面帶微笑,時而面無表情,但往往都是無恥至極。向來不具名的恐嚇信,如今也已載明姓名和地址。在網路撰寫的暴力幻想和仇恨評論,也不再隱於化名之下。幾年前若有人問我,能否想像我們的社會有一天會再度出現如此的言論?我會認為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我難以想像,公開言論竟會再度如此野蠻,竟會如此漫無邊際地挑動反人道思想。傳統上我們期待談話應該呈現某種面貌,似乎也已遭到顛覆。人類相處的準則,似乎也已徹底混淆:誠心、有禮貌對待他人,似乎應該感到羞恥;而不尊重他人,滿口粗話和成見的人,卻應該感到驕傲。

如今,若社會可以毫無限制地遭受叫囂、屈辱,或傷害,我不認為這是文明的收穫。如果內部的瘡疤都可以轉而朝外,只因為晚近的仇恨展示主義據稱都有公眾或政治上的效果,我也不認為這是進步。我和多數人一樣不願意姑息它。我不願意以平常心看待百無禁忌的仇恨成為人類新寵,無論是德國,還是歐洲或其他地方。

此處談的仇恨少有個案,也少有偶發事件。它不是單由疏忽或所謂困境釋放的模糊感受,而是累積的、由意識形態形成的仇恨。仇恨的傾瀉需要一個預鑄的模型。作為貶損的詞彙,作為思考、整理的聯想鏈及圖像,作為分類、評判的認知思維,都需要事先塑造。仇恨需要培養,不會驀然出現。視仇恨為自然發生或個案者,等於無意間滋長了仇恨。

此時此刻,好戰的民粹黨派或民粹運動在德國(及歐洲)興起,但他們還不是最嚴重的騷亂,因為我們還有理由期待,他們會因為個別的罪孽、彼此的敵意,或單純因為缺乏能夠處理專業政治事務的人才而慢慢瓦解。至於他們的反現代主義計畫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它們早已悖離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的全球化現實。如果他們被迫參與公共辯論,必須在辯論會上發表自己的主張並接受對手挑戰,或是有人要求他們針對複雜的問題進行實質討論時,他們也可能失去吸引力。如果他們某些合理的觀點獲得支持,極可能連所謂「異議者」的特殊性也會一併消失,因為此事只會讓其他方面的批評變得更加嚴厲而已。或許我們同樣需要一個遠大的經濟計畫,來解決社會上因為不平等的增長所引起的不滿,解決結構薄弱的城市和地方對於老年貧困的恐懼感。

更危險的是「狂熱主義的氣燄」,各地皆然。它的動力來自愈來愈根本的否定——否定異教者或無信仰者,否定外貌或愛情與我們所稱的標準相異者。我們對於異類的蔑視與日俱增,四處蔓延,久而久之便傷害了每一個人。因為我們(此處的「我們」,是指遭遇仇恨或見證仇恨的人)往往嚇得不敢出聲、膽怯,不知道如何應對這種咆哮及暴行,覺得自己無力反抗、四肢麻痺,因為過度的恐懼而瞠目結舌。只可惜這也是仇恨的效果之一:因為仇恨會奪去受害者的自信和定見,讓他一時之間驚惶失措。

面對仇恨的不二法門,就是拒絕以仇恨為榜樣。用仇恨對付仇恨,已讓自己扭曲了,變成仇恨者希望的樣子。面對仇恨,唯有利用仇恨者欠缺的三件事情:詳細的觀察、一絲不苟的鑑別力,以及自我的懷疑。我們要讓仇恨從根本逐步瓦解,分離仇恨的急迫感和它的意識形態條件,同時看清楚仇恨如何在特定的歷史、地域,以及文化內涵下成形及運作。它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可能只有微弱的成效。或許你會嫌它無法激起真正的熱情——看來似乎是如此。但如果我們能看清滋養仇恨的泉源、實現仇恨的架構,以及召喚仇恨的機制,那就有所幫助了。如果支持仇恨、為仇恨鼓掌的人都失去自我肯定,而為仇恨塑造思想模式及視覺效果的人都能除去漫不經心的天真或玩世心態,那就有所幫助了。我希望平和靜默的一方不再需要挺身捍衛自己,而是蔑視他人的一方;我希望義助急難的人不再需要提出理由,而是自認為理所當然的沉默者;我希望心胸開闊的仁人志士不再需要自衛,而是敗壞人心者。

在條件充分的結構下觀察仇恨與暴力,用意在於看清楚事前的合法性與事後的支持度之關聯性。若少了這層關聯性,仇恨與暴力就不會如此猖狂。以明確的事例來觀察仇恨或暴力所依附的各種泉源,即可批評一句流行的神話:「仇恨是天生的、自然的。」彷彿「仇恨」比「尊重」更加純正?但仇恨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製造出來的。暴力也並非天生,它需要醞釀。仇恨和暴力要往何方傾瀉?針對誰?要先掃除什麼樣的門檻或壁壘?一切均非偶然,沒有一樣是現成的,一切都需要管道。不單獨評斷仇恨與暴力,改以效能來觀察,反而能看出事情能否有其他轉機,能否讓某人做出其他決策,或是否有人能夠介入或退出。精確描述仇恨與暴力的發展過程,表示我們總有機會指出它能遭到中斷或瓦解的轉機點。

不要等到盲目的暴怒宣泄時才觀察仇恨,因為此時會有其他處理辦法:特定形式的仇恨由律師和警察負責。但對於排除與約束的形式,以及態度、習慣、行為和信念上的卑劣排外伎倆,社會上人人皆有責任。剝奪仇恨者為目標物量身打造的空間,是文明社會每一個人的責任。此事不容假手他人。支持那些因為不同外貌、思想、信仰,以及情愛而受到威脅的人,只是小事一樁。舉手之勞,便能消除歧異,為原本應該遭到社會驅逐的人開啟一個社會或言論的空間。「反仇恨」最為重要的態度,或許就是「別讓他們遭到孤立」。別讓他們被逼到一個安靜、隱祕、受保護的自我逃避空間或環境裡。或許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將心比心,以便和他們再創一個社會的、開放的空間。

攤在仇恨底下,遭遺棄於仇恨之中的人,他們的感受正如同本章引述《詩篇》所傳達的沉痛心聲:「我陷在深淤泥中,沒有立腳之地。」他們已經失去了立足之地,覺得自己身陷於深水當中,讓大水漫過全身。因此,當他們呼救時,就應該關懷他們,不要拋棄他們。不要放任仇恨的洪水繼續氾濫。最重要的,就是創造一塊人人都能站立的穩固地基。 ▶▶ 閱讀更多 卡羅琳•恩可《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從日常的藐視到平庸的邪惡,當仇恨斷開群體連結、造成文明失序時,我們該如何找回多元共存的力量?》

 
閱讀筆記
借你看看我的貓/如此懺悔,如此無悔
陳芳明聯合報
《借你看看我的貓》書影。(圖/九歌提供)
依稀記得第一次與張馨潔的見面,是在東海大學的校園,她從我手中接受她生命中的第一名散文獎。多少年後,記憶已呈模糊。再次與她相遇,是去年在星雲全球文學獎的散文頒獎典禮。這或許是一種緣分,距離她最初的獲獎好幾年已經過去。她看來非常內向,在沉默時刻,她好像是在跟自己說話。那一年的那一個季節在大度山校園,就已經看見她不斷說話的眼睛。十二月的頒獎典禮在高雄佛光山舉行,張馨潔是獲獎者。再次相遇,我發現她的眼睛又在說故事。她保持高度安靜,卻似乎有話要說。到達高鐵車站時,接到她傳來的簡訊,才知道她正在整理第一本散文集,希望我可以幫她說幾句話。

我對於年輕作者的書寫總是抱持高度好奇,畢竟他們未來的生命於我是遙不可及。我曾經說過,耗費那麼多年營造一冊文學史,其實都是回頭閱讀前人的作品。那是一種往後看的閱讀,畢竟他們的藝術成就與作品風格都已經巍然成形。一眼望去,崇山峻嶺都已經羅列在那裡。而即將崛起的年輕作家,正在展開造山運動。我無法預測未來的藝術成就有多高,那畢竟是我無法到達的世界。只能從他們目前所完成的文字藝術,去推測未來可能的高度與寬度。張馨潔寄來她的文字稿時,確實讓我有驚豔的感覺。那樣年輕的心靈,竟然負載著那麼豐富的情緒震盪。在她文字之間穿梭時,我刻意放緩速度,只為了更真切去體會她落筆時的感覺。

散文藝術的營造,並無任何捷徑可循。她最初出發時,便是從內心最幽暗的地方展開長途冒險。她避開許多瑰麗的顏色,也避開許多鮮豔的詞彙,而是勇敢走入深不可測的內心世界,把最不堪的記憶完整挖掘出來。她看來是那麼年輕,卻已經嘗盡各種滄桑滋味。有太多作者刻意躲開難以啟齒的時刻,她卻選擇勇敢面對。這正是她營造散文藝術的關鍵之處,她帶著讀者走入沒有任何出口的空間,利用每一個文字照亮任何光線所無法到達的深處。她的書寫策略,便是誠實面對。在散文書寫的版圖裡,親情往往最容易營造。但是這樣的議題,對張馨潔卻是相當困難的挑戰。她的筆尖所到之處,總是揭開歲月裡最難堪的深處。當她選擇用文字來觸探自己困頓的生命,彷彿是揭開傷口那般,即使已經痛過,卻還要再一次接受自我凌虐。

從最初的參加文學獎,到現在卓然成家,顯然已經穿越過太多難以承受的時刻。太過年輕的生命,太過沉重的生活,逐漸轉化成為她的文字藝術。如果那是從靈魂深處所迸發出來的聲音,在深夜裡徘徊在她的文字之間,也覺得震耳欲聾。在〈挖掘的練習〉那篇文字裡,第一段就是整篇散文的開始,也是結束:「那一晚我決定在舊家門前望著夜晚開啟的燈光,雖然我想念那個家,卻再也不敢踏進去。鑰匙,也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就被我丟入垃圾桶。」這是一位離家女孩的內心聲音,即使沒有追蹤下文,卻已經在讀者眼前浮出一個不堪的意象。這樣的句法其實也可以當作短篇小說的開頭,甚至也可以作為整個故事的結束。這正是張馨潔書寫手法最令人感到震撼之處。沒有穿越過那樣的情境,沒有在靈魂深處經歷多少掙扎,以這樣的句法作為散文的開端,是極為果敢的書寫。

離家出走的她,仍然與母親保持斷斷續續的聯繫。讓她不斷流淚的母親,畢竟還是母親,這正是散文作者無法逾越的關卡。母親改嫁之後,與繼父有新的家庭。母女的感情仍然還是無法切斷,也無法割捨。在最難堪的時刻,她仍然堅守著「我愛她」的底線。那種上下震盪的感情,那種矛盾衝突的記憶,是那樣決絕與她的日常生活共存下來。她只能以這樣的文字來形容自己的狀況:

交纏的關如同一條濁濁恆河,牲畜的排泄物、飯菜殘渣、夜晚的絮語、遺落的拖鞋、沉積的願望、洗米水、血液、帶膿的紗布……種種生活遺跡灌注其中,一路洗滌、沖積,一路浮浮沉沉,緩緩的向下流動走到世界的盡頭,再重新化成乾淨的雨水回返。若要掙脫這場恆河洗浴,大概只有憎水的貓。

這是非常不堪的描述,卻又是極其真實的自況。身為她的讀者,我也常常聯想到在海外時期的難堪與不堪,甚至也以這樣的句子自勉:「人生有太多的回不去,也有太多的過不去」。無論如何,最後都跨越了。在馨潔的文字裡穿梭之際,卻覺得她的生命不斷沉下去,甚至持續沉下去,完全無法理解她是如何跨越那樣的歲月。所有的記憶如果以文字銘刻下來,就意味著她堅持不忘。仍然面對那樣的記憶,其實是再一次劃開傷口。她的決心、她的無悔,是如此真實讓讀者確切感受。

我不知道馨潔是不是有宗教信仰,在東方文化裡似乎很少出現懺悔的文字。在西方因為有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信仰,文學史上往往出現許多懺悔錄的書寫。那是因為透過這種文字的洗禮,為的是向上面看不見的神表達悔意。在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上,懺悔意識很少出現。因為在人人可以成為聖人的國度,似乎無需經過告解的儀式。馨潔顯然與這樣的文學傳統背道而馳,她的文字寫得那樣真切,即使是旁觀的讀者也被感染了。

如此年輕的寫手,過早嘗到各種淒涼的滋味。在任何情境都已經學習了如何超越,又如何疏離。當她完成〈寫給大人的迪士尼攻略〉,讓讀者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寫出一些歡樂的氣氛。身處日本的迪士尼樂園,應該會讓許多遊客喜極而泣。馨潔卻是這樣收尾:「但你不會哭的我知道,因為你歷經千山萬水,好不容易走到一個沒有眼淚的地方。」這是非常厲害的書寫技巧,縱然置身於極為開懷的樂園,卻還是無法洗刷她曾經哭過的歲月。閱讀到這裡,不免使人感到心痛,完全不知道如何回應她是如此收束。

她旅行到哈爾濱時,卻是以這樣的句法開始:「難以割捨這樣長長的迴旋,有時我喜愛移動更甚抵達。在時間的耗損之中無所事事,少有像這樣不帶慚愧的時候,因為我在移動,放空是必要的。」以這樣的句法展開旅行,彷彿有太多的千言萬語在鐵道的盡頭等待。只有不斷移動,她才能放空。面對車窗外漫長的雪景,她似乎無法停止在內心與自己對話。這樣的文字描述,似乎隱藏多少說不盡的故事。如果她關在室內,可能會不斷自我壓抑。只有投入遠方的旅程時,所有的故事與記憶才稍稍中斷。而這也正是馨潔散文的動人之處,每一篇文字都是冰山一角,真實的故事面貌都隱藏在水底下。縱然她繳出這樣一冊豐富的散文集,總覺得每篇文字都處在未完狀態,或是有一種待續的結尾。似完未完,似續未續。好像經過她的精心布局,閱讀之際,卻又覺得是那樣的不經心、不經意。很少看過如此迷人而又惱人的文字,有時讓人無言以對,有時也讓人想要介入。而她的文字卻總是冷冷坐在那裡,只能讓讀者遠遠觀看。 ▶▶ 閱讀更多 張馨潔《借你看看我的貓》

 
英國BBC推「普亭脫口秀」 俄人驚呼
英國廣播公司5月22日宣布,這個名為「普亭今夜秀」的諷刺性節目,使用3D製作的普亭卡通人物在觀眾面前訪問真人來賓。在BBC做出這項宣布後,幾乎可聽到俄羅斯政治觀察人士深深倒吸一口氣。

民主的意義與反思
民主到底是什麼呢?本次帶你來到1960年代實施共產政權的捷克斯洛伐克,感受人們被體制噤聲的無奈與追求自由的渴望,讀完你會深深體會到民主自由的得來不易與珍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