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毅力號團隊在探測車成功降落後,高舉雙手歡呼並鼓掌。圖/法新社 | | | 美國太空總署(NASA)上月22日公布18日著陸火星的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的新一批影片與照片,描述毅力號「如何登陸火星」,讓人類更了解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景觀與聲音。 毅力號2020年7月30日從佛州升空,飛行約4.7億公里直奔火星,飛行期間一直受到兩層保護殼構成的太空船載送,一層是錐形殼,另一層防熱殼,一路推送到火星上空11公里時才開始忍受炙熱高溫,啟動降落傘並減速下降。 在下降過程中,護熱層脫離裝載毅力號探測器的錐形層,任其掉落於火星表面。當探測器快要碰觸地面時,8具逆推火箭會點火啟動,充當「空中起重機」,同時利用3條尼龍繩索和一條「臍帶」,把探測器慢慢放到地上。 NASA任務工程師卻以「恐怖7分鐘」來形容毅力號的降落過程,因為當時毅力號啟動自動降落流程後,地球端的任務成員便無法控制與干涉,只能依靠事前預設的指令,讓毅力號自動降落。 毅力號一登陸火星,其推特便發文宣布:「我安全抵達火星了,毅力號無所不去。」 NASA任務控制小組成員暱稱毅力號為「波西」(Percy),新公布的230秒影片內容是毅力號進入火星大氣,於距離火星表面上空展開降落傘並準備著陸的畫面。 搭載23具攝影機的毅力號著陸後,錄下火星風沙飛揚,以及毅力號運作的聲響。 毅力號的麥克風在降落過程中並未收到任何「可用數據」,但毅力號挺過了這恐怖且艱難的7分鐘降落任務。 探測器任務的推特帳號分享這段影片寫道:「既然你們看過火星了,聽聽看吧;戴起耳機,聆聽來自我其中一個麥克風的第一道聲響。」 NASA科學任務負責人朱布肯在聲明中表示,「這段毅力號降落的影片,紀錄的是不用穿壓力衣,卻最接近登陸火星的時刻。」他說:「這成為每一位年輕人必看的畫面,他們不僅想探索世界,打造能抵達火星的太空船,還想成為在未來達成無懼目標的探索團隊成員。」 團隊也分享了毅力號首度展降落傘的影片,過去太空船回傳的「影片」往往是眾多圖像組成的動圖(GIF),但毅力號的攝影機具有錄影功能,其搭載的23具攝影機可以伸縮鏡頭並捕捉彩色畫面。 毅力號探測器和「創新號」(Ingenuity)火星直升機18日降落火星,成功登陸後利用2006年起環繞火星的NASA火星勘測軌道衛星回傳照片。 毅力號18日傳回第一批黑白照片,19日分享了第一批彩色照片;探測器也傳回前所未見的視角,分享火星上所見所聞。 根據毅力號回傳的影像可知,探測器降落的吉澤羅坑表面平坦,周圍有許多岩礫,但相比探測車的大輪子仍算小石頭。毅力號的推特附圖寫道: 「我愛石塊,看看我輪子右側的這些,它們是火山岩還是沉積岩啊?它們有什麼故事要訴說?迫不及待想了解。」 NASA代理署長朱爾契克說:「對於那些想了解如何登陸火星,或登陸火星為何如此困難者,或想知道這到底有多酷,現在可以看清楚了。」他說:「毅力號(的火星探索任務)才剛開始,就已經提供了太空探索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影像,這凸顯了前往火星飛行工具所需具備的工程精準度。」 它的任務 尋找生命跡象 試驗能否造氧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此趟任務將會尋找火星表面是否有生命跡象、採集岩石與土壤標本、探測火星地質,並試驗能否從大氣層製造氧氣,供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之用;此外,毅力號還會放出一架無人駕駛的小型直升機,探測器本身則留在火星探測一整年(相當於地球的687天)。 毅力號在火星上探索的目標是火星赤道北邊49公里寬的吉澤羅坑(Jezero Crater),科學家認為35億年前,這一帶是河流匯集的湖泊,可能還殘留著有機碳層(organic carbon)。 數十億年前,火星的濕度可能夠高、大氣層也夠厚,至今仍有液體殘留痕跡;加上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器曾在火星的石頭上,發現30億年前的有機分子。前述種種推測與證據,成為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可能曾有生物的關鍵。 毅力號此行帶了先進的照相機、偵測儀、造氧試驗器、X光儀、鑽地雷達、雷射,以及光譜儀等等,科學家希望在火星地表的窪地邊緣分析是否存在碳化合物金屬,檢視其形態和質地,觀察是否曾有生物在此生存。毅力號將採集土星土壤及岩石標本,這些標本會先封存到管子裡妥善保存,待下一次任務由其他工具和載體取回並運回地球,預定2031年送達NASA實驗室。 除了前述工具之外,毅力號還帶了一架直升機,這架重約1.8公斤的「創新號」無人直升機,主要用來測試能否在稀薄的大氣層中飛行,因為火星的引力只有為地球重力的三分之一,空氣濃度僅約地球的1%,這樣的環境並不容易讓飛行器起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