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報導稱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國際社會持相同論點者已愈來愈多,反倒是身處其中的台灣民眾對此基本無感。畢竟台海最後一次大型軍事衝突—「八二三砲戰」距今逾六十年,而中華民國因共軍武力威逼最後一次失去領地—大陳島,更是六十六年前的事。兵凶戰危早已從多數台灣人的記憶中淡去。
若非國共內戰,大陳應該會像大陸東南沿海眾多島嶼一樣,島上居民過著世代捕魚維生的日子。但今天大陳島上的居民和一九五五年前的大陳島民,卻是被歷史生硬割裂開來的兩群人。
中華民國政府一九四九年播遷來台後,仍控制著包括大陳在內的大陸沿海多座島嶼。位於大陳島西北方的一江山島一九五五年一月遭共軍攻下,失去一江山屏障後,在美方要求及協助下,同年二月,中華民國政府展開「金剛計畫」大撤退,將島上約一點八萬名官兵及近一點五萬位居民全數撤離來台。
就在國民政府全數撤離的次日,中共解放軍登島接收大陳。隔年,四百多名台州、溫州青年赴大陳島參與重建,展開大陳發展另一頁。
但和所有偏鄉與離島一樣,大陳之後也面臨著人口外流的問題。今天大陳戶籍居民只有三千九百餘人,常住人口更僅千餘人,大約是六十六年前的十五分之一。
這幾年大陳的風貌正快速變化,已從當年兩岸烽火對峙的最前線,逐漸蛻變為生態旅遊島。在官方大力投資下,去年旅遊總收入已經達到人民幣一點六億元。
因當年全島萬餘名「大陳義胞」遷台的特殊歷史背景,也成為今天大陳獨有的旅遊賣點。島上「大陳島台胞文史館」是大陸首座台胞文史館,館內展示三七五幅史料圖片,當中不少還是從台灣徵集而來。而另一座「兩岸大陳鄉親文化園」目前也正在興建中。
為改善整體環境,大陳還與北京清華大學學生鄉村振興工作室合作。來自台灣的清大鄉村振興工作站運營部負責人周宏宇表示,大陳這幾年的快速發展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關注有很大的關係。
曾數次來到大陳,為大陳的發展規劃提供意見的周宏宇說,其實大陳和馬祖十分相似,都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上的島嶼,都曾是戰地,傳統民居都是青石建造。
周宏宇預期,再有兩、三年的建設,曾經烽火連天的大陳,將可望蛻變成大陸另一個熱門的海島旅遊景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