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前副主任解振華23日在博鰲表示,中國低碳行業尚有30兆元人民幣的市場尚未開發,能為690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中新社報導,解振華在博鰲論壇的「全球氣候治理的新格局」分論壇表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現實下,如何有效執行「巴黎協定」成為各國關注焦點,可以通過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將高碳、高排放的方式向綠色低碳方式轉化,實現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解振華指出,「到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需要90兆美元,如果用低碳發展方式來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的前景將非常廣闊。」
他表示,落實「巴黎協定」需要已開發國家,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除繼續兌現資金承諾,還應通過綠色金融方式,說明發展中國家融資,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技術合作和轉讓。
在落實「巴黎協定」上,中國也承擔國際責任。解振華表示,中國既積極減排,又提供資金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已承諾出資30多億美元建立南南合作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對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是否影響經濟發展?解振華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產業轉型問題,低碳產業有廣闊市場;按照2005年承諾目標,到203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總投入將達到41兆元人民幣,2015年後尚有30兆元人民幣市場,能夠提供6900萬人就業機會。
解振華表示,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正努力調整能源和產業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到2020年服務業占比將達到56%,碳強度總體將降低49%,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到2030年,碳強度將比2005年下降60%至65%。
他指出,屆時造成霾成因的汙染物會降低42%,也間接解決環境汙染問題。解振華還指出,目前中國有七個省分正在進行碳定價試點,計畫於2017年建立全國性的碳市場,將在確定排放總額、確定配額等方面吸取教訓,科學確定成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