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過敏困擾的人非常多,有些人是過敏性鼻炎,有人是氣喘、或是異位性皮膚炎,或是對某些食物過敏等,為了找出引發過敏的「兇手」,很多人會想做過敏原檢測,但是這項檢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諮詢╱李志鴻(臺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撰稿╱黃靜宜
小雯今年開始上小一,最近不知道是天氣變化大還是空氣污染嚴重,媽媽發現小雯開始有流鼻涕、鼻子癢的狀況,帶去診所就醫,醫師只說可能是過敏,開了一些藥。但小雯媽媽不希望小孩從此成為「藥罐子」,很想知道過敏原是什麼,上網查發現有過敏原檢測,但有些檢測收費高達數萬元,讓小雯媽媽很疑惑是否該做檢測?
人體之所以對某種東西過敏,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對該過敏原產生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體E抗體(immunoglobulin E, 簡稱IgE),例如對塵蟎過敏者,體內就會產生對抗塵蟎的較高濃度的IgE,不會對塵蟎過敏的人,就不會有這些抗體或是濃度較低。
目前正規的檢查過敏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抽血檢驗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另一種是做皮膚過敏原測試,做法是在皮膚上扎一點過敏原進去,觀察是否會有紅腫過敏反應。
這兩種方式都是藉由檢驗體內是否有某種過敏原的IgE來判斷,準確率都很高,不過真要比較起來,抽血是比較間接的方式,因為抽血只是偵測血清IgE的濃度,而皮膚檢測是讓過敏原直接接觸皮膚,跟皮膚的肥大細胞(mast cell)起反應,如果過敏,就會起腫塊(像蕁麻疹)。不過此法缺點則是有過敏性休克反應(anaphylaxis)的危險,而且皮膚過敏原測試每次檢查的項目不能太多,不像抽血一次可驗數十種以上,所以抽血檢驗過敏原的方式較為普遍及安全。
檢驗結果跟實際身體狀況可能有出入
不過,有時抽血過敏檢測不能完全反應食物吃進身體的狀況。例如有人抽血檢驗發現體內有對蝦子過敏的IgE,但吃蝦子時卻不會過敏。相對的,也有人檢驗並沒有對蝦子過敏,但每次吃卻都過敏,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