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到不了的地方,就來「反造」吧!案主集經驗之大成的「教戰守則」,幫助其他社群更快掌握行動方針。
內容簡介:「地方創生」如何不變成「地方創傷」?
「反造」是種非典型都市規劃的精神和方法,強調人類共同居住在一起的單位——城市,不只由政府主導,從上而下,做理性計算的技術官僚計劃,還能由住民發動,從下而上,進行更包容、更具創意的空間安排,進而實踐更多元的社群意義。《反造再起》為「反造系列」第二輯,以「城市共生」為主軸,分為〔關懷弱勢:人生百味、萬華協力〕〔老城再生與活化:台中中區再生、高雄哈瑪星〕〔聯合公民社會和公部門資源:Open Green〕〔人群關係的再造:古風小白屋、南機拌飯〕〔用其他方式重組社區關係:玖樓共生公寓、燦爛時光書店、都農網、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五大方向,收錄十二個經典案例。各案例之間並非獨自發展,而是可資相互參照,彼此交疊。在實踐上這些案例也相互協力和串連,有的已經發展出社會企業甚至商業化的運作方式。
「共生」指的是一群市民對於城市空間與發展的重新想像,當他們在經營共生實驗的同時,也同時在創造一個新的城市。相較於容易落入事業導向或物質環境改造的「地方創生」,「城市共生」的核心在於社會與社群關係的建構與資源的再生產,提供合作的機會與地方活化的基礎。《反造再起》(第二輯)不同於《反造城市》(第一輯),在抗爭、游擊與開創之餘,嘗試進一步用「城市共生」的觀點,強調市民之間的協力、合作甚至跨域,與公部門的串連,進而發展自我治理的機制,創造城市生產與生活多元的新可能性,是對日益私有化、商品化、財團化、全球化,以及政府無所作為的應對之道。
作者介紹:侯志仁/主編 ,美國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教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規劃博士。曾參與七股濕地及黑面琵鷺保育運動、蘭嶼海砂屋自救行動、美濃文化造鎮,以及宜蘭等地之諸多社區設計及文化保存工作。
搶先試閱:〈南機拌飯:社群共享的實驗基地〉 李仲庭──文
教戰守則
在居住密集又快速流動的城市裡,每處空間既是當地社區的,也是都會生活圈的;社群行動所追求的「在地性」或許是動態輻射的,或小或大、或近或遠,互補能量反而豐富了所謂在地性的內涵,也更貼近都會生活的網絡樣貌。
開放空間的經營者也是生活者和使用者之一,而不是地方的神燈精靈,應避免一味回應各種他人許願而過度耗損。釐清自身經營企圖與價值,找出與地方脈絡和使用者社群的「交集」,且未必只經營這項交集,或許更有助於活絡夥伴們的團體動力。
商品化策略就像是工具箱裡的鎚子,但現實難題並非都是釘子;行動者要熟悉社群共享的成本與風險,加上豐富的策略工具箱,才能搭配出契合社群特性與當地條件的多元營運模式。研發新模式常常挫敗,但偶然成功就將開創歷史新頁。
想在一座城市裡實驗一些社會改造的理念並不容易,通常行動者會需要找一群夥伴,找一個基地,串聯幾圈社群感,交織幾種在地性,支持彼此,創造改變。地下勞動合作社經營的「南機拌飯」,就是一個這樣的空間故事。
南機拌飯位在台北市南機場第二期整建住宅(忠恕社區)地下室的一個區塊,經營團隊承租這塊約四十坪的空間已兩年多,起初規劃空間時,因重視活動基地要有廚房機能,增添共煮共餐的互動機會,讓來這兒的人們更容易「拌」在一起,攪拌多種議題元素,所以取名叫「南機拌飯」。這個空間名字有時被誤以為是賣飯的,但其實不是喲。
在台北都會不同議題社群的眼中,南機拌飯是一處不定期舉辦講座、工作坊、交流會、餐會或電影放映的社群基地,重視幾組議題的推廣與交流,例如合作經濟、社區營造、文化創意、社會民主、都市再生等。由「地下勞動合作社」主要經營,並且還有「人生百味公司」與「夢想城鄉協會」分攤租金與空間庶務。前者常在此舉辦石頭湯共煮活動,關心無家者,倡議社會看進底層、看懂貧窮;後者在此經營手作木工班,透過共同創作培力弱勢者重建人際連結與情感支持。此外,還有「綠點點點點」團隊,協助引入社群與資源;以及其他理念相近的計劃團隊也會來洽談合辦活動,或租借場地共享空間。
若以萬華與南機場生活圈來看,南機拌飯是地方年輕社群的交流基地,也是萬華二十多個在地團體所合作舉辦的「培根市集」1的初始實驗場地,其中七個社福與社企單位所合作的「社區食享計劃」,兩年來,每週四共同向臨近市場收取剩食,以南機拌飯為統籌中心與食材集散地,轉分到各自單位用於料理活動或社區方案。同樣也持續兩年多的「小家電互助維修站」,每月最後一個週末下午在這裡舉辦,除了已在萬華與南機場生活圈形成口碑,年長居民會報名送修,同時還吸引台北都會其他也重視舊物再生的新朋友,以及對學習修理小家電有興趣的年輕志工。此外,二○一八年起,我們合作社裡喜歡製作點心的社員每月揪團舉辦數次「奇怪料理研究室」,與附近地區有興趣的年輕人嘗試經營一個同好社團,共享廚房,分攤雜支。
對所處鄰里與忠恕社區而言,南機拌飯是社區的開放空間;開放的地下室與社區中庭相連,成為住樓上的小朋友聚集玩耍嬉鬧的據點。每週五南機拌飯廚房利用蒐集的食材烹煮成十幾份便當,社區有幾位長輩固定會來取用和聊天;志工則送餐給其他不便前來的幾戶(來自鄰里長建議的關懷名單或鄰居介紹),然後再回到廚房共餐(不時有訪客或新志工加入)。附近鄰里對南機拌飯的主要印象除了社區廚房與小家電維修之外,每年里辦公室舉辦端午、元宵等節慶活動時,里長常來南機拌飯借用廚房;也有幾次是社區發展協會、或其他里民來借用空間。南機拌飯於是成了社區的一分子,就像一樓的老店家與宮廟,都是互相照應的鄰居,我們也儘量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例如幫忙歲末清洗樓梯、油漆災損牆面,或與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申請社造補助款。
以經營團隊的角度來看,地下勞動合作社本身就是很實驗性、複合性的事業組織,由不同背景的自由工作者組成,對於城市中一些議題領域進行合作和爭取專案機會,只要社員感興趣,就會揪伴洽談接案或協力參與,既為了個人生計,更為了自我實踐。兩年多來南機拌飯的空間定位逐漸成形,目前主要做為地下勞動合作社的工作室與活動空間,也是行動基地和資源平台。南機拌飯的空間元素隨著社員夥伴與各界社群互動共創,持續共拌出一段段故事,觸發一波波的思考與對話。
如果,平衡的工作生活態度是為人也為己,那我們理想的空間經營思維就是既流動又在地;既展演團隊主體的價值取向,又放寬空間載體的多元涵融;自嗨的時候不求人人誇,互動的時候都是好鄰居。這篇文章回顧南機拌飯兩年多來的故事與思考,聊聊那些仍持續對話中的空間經營思維。
從空間經營到社區營造,我們都想錯了
當時與市政府合作的專案,包含空間改造預算與半年的租金水電,以及一些活動企劃費用,共同架構出南機拌飯前幾個月的活動項目。我們討論企劃時常互問:「社區」到底是什麼?吸引樓上居民來地下室空間活動是空間經營最重要的事嗎?這種邏輯和社區營造的關係是什麼?
剛開始企劃共煮共餐與手作課程時,討論到所謂的「目標族群」,團隊會用二分法去設想「社區居民」與「外部社群」是兩種目標對象,據以討論行動策略。我們本來的定義中「社區」有組地理範圍,同時指涉小圈(忠恕社區/南機場第二期整宅)至中圈(附近的里)至大圈(南萬華中正生活圈)的同心圓,然後設想所謂的「在地人」便是住在這組同心圓中的居民;另把其他透過網路宣傳與工作者自身網絡(例如社規師同學)而來的歸類叫外部社群(通常偏年輕)。前三個月的活動記錄還花心思區辨參加者是屬於哪一種,糾結於檢討某幾次活動是不是辦得「不夠在地」。
隨著認識的人越來越多,發現一樓宮廟前固定泡茶聚會的那群看起來都很在地的阿姨叔叔,過半不住在這個社區,甚至住得比我們還遠;社區內某間二十年老店的老闆夫婦,外來租店做生意,但熟悉社區許多事;真正住在忠恕社區樓上的某位年輕小姐,聊到如何得知活動訊息時,說是看到臉書粉絲頁就有興趣,反而不曾留意每天經過的樓梯佈告欄上的南機拌飯宣傳,平常也少在社區串門子。
換句話說,同在這個社區中生活的各類人們並不一定都是住戶,而某些住戶又比常來的訪客對社區陌生,可見起初的二分法很有問題。我們花了一番功夫辯論策略方向,然後嘗試一次將本來設定邀請社區居民的共餐活動,改成主打串聯社群夥伴(透過網路臉書邀約熟絡的團體及其社群友人),意外地,共餐時發現其中有些人就住在南機場地區,甚至一位年輕媽媽就住在附近轉兩個彎而已,後來成為南機拌飯的重要支持志工,協助開展新一波蒐集剩食與送餐行動。
其實,由於建築格局開放且租戶比例又過半,在忠恕社區生活穿梭的人們形形色色,而南機拌飯也像社區裡的宮廟一樣,不斷吸引感興趣的人進來這裡。我們重新思考經營基地的多重目標,不再二分簡化,而是細緻地思考各種層次的活動目標與溝通策略,重視與不同使用者族群交流互動,發展多樣的空間經營價值。
合作連結,開展共享生活的新實驗
南機拌飯空間可以發揮哪些使用價值?與誰合作?為誰經營?我們並沒有從頭精心規劃好一份空間經營企劃,或一套商品定位策略(把空間當作商品的那種策略);只是務實地細數自身僅有的條件,釐清空間維運的必要成本,在社群共享基地的大方向上,透過各種合作來連結可能的支持與資源,展開一次次實驗。
二○一六年年中,初步整平地面與加裝照明之後,綠點點點點團隊在南機拌飯舉辦手作課程和木工活動,開始讓更多人認識到這處空間再生了。三位在南萬華長大的年輕人,透過網路注意到小時候常經過的地下室,現在變成一個酷酷的實驗基地,就特地過來看看,並與我們團隊交流認識。聊到綠點點點點在大安區小白屋有一處社區修理站,三位年輕人表示他們大學念電機相關,參加服務性社團,組隊前往國宅幫老人家檢修小家電,有意願在南機拌飯也試著合作「小家電檢修活動」,幫社區居民修理,讓只是些微故障的小家電再生,減少好物浪費,增加人際互動。
我們馬上請綠點點點點的夥伴加入詳談,籌措需要的基本工具與零件備料(第一批主要從小白屋借調共享),盤算未來可能的費用,例如有些零件更換需要另外購買;然後敲定了七月下旬的週末舉辦第一次「小家電檢修活動」,三位年輕人擔任修理志工,南機拌飯的夥伴負責企劃活動、宣傳與受理登記報名。可能因為太少有店家受理檢修小家電,或是因為基本檢查與簡易維修免費,附近居民登記修理電鍋、電風扇、收音機、吹風機等相當踴躍,共二十多件物品。好多位老人家與大哥大姐喜歡這種惜物再生的做法,開始將南機拌飯口耳相傳給更多鄰居。
第一次活動的好評給所有夥伴很大的鼓舞,於是大家決定以後每個月都找一個週末來舉辦,至今已兩年連續二十多場次,成為南機拌飯被附近居民認識的主要原因之一。每次除了需要另外購買零件的代收款之外,我們近期開始放置自由回饋箱,並在旁規劃分享資訊,包括每次收受捐款徵信、購買零件與工具的花費、保留的共同基金、分攤場地維護費等,財務資訊怎麼呈現分享還在摸索中。大致上已慢慢可以用每次平均幾百元的自由回饋捐款,分攤每半年需要增補的工具與零件花費,甚至是以微薄的方式回饋場地電費,我們需要更細緻設計與引導這裡面的社區小經濟,讓社群共好的循環成為彼此有共識的共享文化。
此外,除了開始的三位年輕人,慢慢吸引到更多也有興趣動手拆解與修理小家電的朋友,從自帶物品來請教怎麼修,變成當志工幫老人家修,也就是整個活動逐漸發展成「互助」維修站。小家電檢修固定在週六下午,南機拌飯空間可能剛好也有廚房課程,或有時隔壁賣雞肉的阿伯會炸兩大盤雞塊來分享(阿伯也曾送修收音機),也有次是樓上一位媽媽燉了越式牛肉湯搭配麵包送大家吃(她兩個小兒子常跑來南機拌飯玩鬧嬉戲);加上二○一七年底開始,活動結束後,傍晚大家就地聚餐,有時附近住戶會帶菜來共餐(有廚房很方便),空間中各種繽紛,讓小家電檢修不只是單向的熱心助人行動,更是呼應南機拌飯社群基地的價值取向,一種共享互惠的生活實踐。
另一個附近居民對南機拌飯的主要印象是每週的社區食享與送餐。起初是二○一六年空間剛改造活化,希望增加使用,籌辦了幾次邀請居民或友好社群共煮共餐的夜間活動,認識了好幾戶人家、宮廟志工、雜貨店阿姨等,以及其他組織團隊的新朋友。後來有夥伴提議利用社區廚房關心獨居或經濟困難的社區長輩,與經常蒐集食材的人生百味洽談後,消息輾轉連結到萬華直興市場的攤商、貴陽街街區協會、啟步走共享私塾、夢想城鄉協會、社區實踐協會、萬華社區小學、芒草心協會、向陽會所等附近的社造團隊與社工組織,大家聚集到南機拌飯認識與商議,敲定了「社區食享」計劃。
社區食享計劃從當年九月底開始,由南機拌飯統籌跨組織的夥伴人力,每週四接近中午時前往距離南機拌飯約七分鐘車程的直興市場,透過當地長大的甜不辣攤商大哥號召,前往五或六個攤位,蒐集當日未銷售完的食材或熟食(也有部分是老闆特別捐贈的),載回南機拌飯理貨。各團體與幫忙的志工將食材分裝十幾袋;社福機構帶回與服務案主共煮或用於其他方案;人生百味團隊留做為石頭湯共煮活動使用;南機拌飯分送幾袋菜給樓上家裡有需要的幾戶,並留下一些食材作為隔日社區廚房準備便當使用。
到了隔日週五,基地夥伴與志工媽媽從下午三點開始料理,製作十到十二份便當。這個送餐規模兩年來尚未特別擴大,而是配合基地夥伴與志工人力的可投入程度,維持在負擔壓力較小的鄰居互助感。隨著關係建立後多次邀請,兩位身體健康狀況尚可緩步移動的高齡長輩,本來在里長建議送餐名單上被標注為「需關懷」,變成直接來當志工幫忙理貨分菜,或是自己帶便當盒過來裝飯菜;照顧失智長者不便出門的阿姨,喜歡請我們吃麵包喝飲料;坐輪椅的奶奶常回贈我們水果;而拾荒維生的阿姨,則熱心幫忙南機拌飯做資源回收。透過食物分享,社區裡增添更多相互關心。
從每月互助維修到每週社區廚房活動,南機拌飯的定位與思考,總強調自己不是來輸送服務的社福機構(但有時會合作轉介),社區也不是只充滿需要被照顧的長者與弱勢,大家彼此各自有不同背景、不同優勢、不同劣勢、不同需求。比起如何「做深做大」的弱勢照顧服務,南機拌飯更常思考的是,能「和大家一起」做什麼呢? ▶▶ 閱讀更多 侯志仁/主編《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