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無所不包,有競爭、有合作、甚至有衝突,拜登政府上台後的第一次美中高層會談,內容必然廣泛,對於台灣來說,我們更關心的是,在阿拉斯加會談中,怎樣談台灣。
國務卿布林肯在開場白中,就提到了台灣:中國在新疆、香港和台灣的作為,以及美國遭遇網路攻擊與盟友受到經濟脅迫,「每一種行動都威脅全球穩定的規則與秩序,這就是為何這些事不僅僅是內政而已,而為何我們要今天在這裡提出這些議題」。
楊潔篪嗆 美沒資格居高臨下說話
中方老早預期美方的發言,楊潔篪的反應是制式、強烈的,他表示,新疆、香港和台灣全屬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干預中國內政行徑,還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與中國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
在閉門會議中,可預料的是雙方還會就此交鋒,美國話會講得更直白,就像近日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接受雪梨先驅晨報訪問時表示,「我們已經清楚表示,在一親密的盟友受到某種形式經濟脅迫的同時,美國並不準備改善雙邊關係」,中方與澳洲關係正常化,是華府改善中美關係的前提條件。
坎伯在會談中就坐在國安顧問蘇利文的左手邊,台灣方面希望聽到,拜登政府很明確地告訴中方,在北京沒有與台北改善關係,停止軍機騷擾之前,美國不會考慮與中方改善關係。
共軍建軍 就是在阻擋美介入台海
但是台灣議題有其獨特性,既不同於新疆、香港議題,也不同於日本或澳洲議題;雖然中方把新疆、香港與台灣混為一談,但是台灣並不是在中國直接統治之下,也不像香港一樣,間接受到中國很大的影響,台灣是個自治的政治個體,美中都無法否認。
然而中方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也承認,台灣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讓中國對台灣的主張,根本上與中國對澳洲經濟脅迫,或與日本領土主權糾紛不同,台灣的獨特性也讓美國陷入政策的兩難。
台海現在公認是高風險地區,印太司令戴維斯就直接了當地在國會作證時說,解放軍可能在六年內武力進犯台灣,這個時間表比之前所有的估計都要快,解放軍目前建軍的主要方向,就是在阻擋美國介入台海。
拜登拆彈 警告中國不要為所欲為
這顆台海定時炸彈,拜登政府深知可能會在任內爆炸,必須要及早拆除引信,布林肯公開對日本媒體說,中國對於包含釣魚台列嶼在內的東海、南海以及台灣正採取攻擊性的行動,美國對此感到憂慮,將明確告知中國,不要認為可以為所欲為而不受懲罰。
可是美方在會談中的直接警告有用嗎?北京認定拜登政府已厭倦阿富汗或敘利亞之類的「永久戰爭」,不願意冒險再有軍事衝突,美軍現在的展示武力,像軍艦航經台灣海峽,被視為空洞的作態,直接介入台海的機率很低。
警告之後,必須要有行動,美國能做甚麼?拜登若明確承諾美將軍事介入,等於將過去戰略模糊,轉變成戰略清晰,把自己的手綁住,被動捲入,這是拜登當參議員時公開反對的。
協防台灣 美做多做少都怕踩紅線
而美國進一步協防台灣,則會變成另一種的兩難,做得太少,台灣防衛能力建立不起來,做得太多,北京已經聲言,美國軍艦若進入左營港,就是越過一個中國的紅線,必然會觸發大陸的反應,外長王毅之前就警告,美國不要玩火、越界,「中國政府是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指的就是美台軍事聯盟。
在阿拉斯加會談中,除警告以外,美國為管控風險,可能建議兩岸必須要對話,而且對話不能有前提,美國這個立場過去也曾經提過。
對於台灣來說,提對話並不是意外,駐美代表蕭美琴十六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說,「現在是台美關係重大關鍵時刻」,她有信心美國新政府將展現對台灣這個民主夥伴的支持,願在主權平等基礎上與中國對話,「只要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我們隨時敞開對話的大門。」
以蕭美琴與布林肯兩人的工作關係,他不可能在離開華府前,不讓蕭美琴知道阿拉斯加會談中關於台灣的部分,上次拜登與習近平通電話前幾個小時,蕭美琴到國務院拜會代理亞太助卿金星,美國的用意就是在通報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此刻向大陸提出三項呼籲,並且宣布恢復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目的也在加強表示台灣的善意。
現在球在大陸這邊,願不願意接受兩岸對話,就要看北京怎麼考慮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