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

長者接種2天通報11死 多有慢性病史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1/06/17 第748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長者接種2天通報11死 多有慢性病史
記者謝承恩、楊雅棠、邱宜君、許政聯合報

增167例 施打致死多有病史

國內昨天新增一六七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十八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整體趨勢發展稍微往下,但這波疫情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復燃,「面對疫情的緊張時刻,現階段希望疫苗要能順利施打」。

日本贈台的AZ疫苗前天開打,但各地陸續傳出長者施打疫苗後死亡的事件。截至昨晚九點,有十一例死亡通報,新北、台中各三例,北市、彰化、嘉市、新竹縣市各一例,初步了解這些長者多有慢性病史,各縣市衛生單位已協助釐清死因。

降二級 專家提四篩檢政策

台大公衛預醫及流病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連續十四天有效再生數(Rt值)小於一,過去三天各縣市Rt值也都小於一,這是放鬆警戒的科學證據,如果未來一周完成長照機構和加護長者疫苗接種,同時積極推動企業、家庭快篩等四大篩檢政策,可望降到二級。

陳時中表示,目前疫情穩定,每天個案數篩檢量四至五萬,陽性率往下降,將廣納雅言,謹慎以對,請專家討論不同情況和可能性。未來逐步解封,不會解到剛剛好,因擔心連鎖效應,防線出問題。

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全國接種超過十四萬人次,陳時中說,一天要打這麼多量,實在不簡單,未來疫苗來量更大時,一周打上百萬劑應該是沒有問題。第二批莫德納疫苗於六月十八日配送七萬三千二百劑,除開放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接種,另供國航機組員、民航航空第一線人員,陳還透露,新一批莫德納疫苗也將抵台。

雙北趨穩定 苗栗確診較多

昨新增一六七例本土確診個案中,新北市六十五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五十例,苗栗縣二十一例。陳時中表示,雙北比較穩定,近日苗栗確診較多,原因在於隔離中的高風險人員陸續第二次採檢,陽性率較高,在確診二十一例中,二十例為隔離者。

指揮中心統計,四月二十日迄今確診個案一萬二一六一例,依WHO嚴重度分類,共有二一四六人重症,占比為百分之十七點六。年逾六十確診者共四二五九人,重症率為百分之三十四點四,達一四六五人。

 
TOP
專題
長者接種後猝死 疑案恐層出不窮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全台八、九十歲長者施打AZ疫苗,傳出至少十一起死亡事件,其中台中、新北各三例,台北、彰化、嘉市、新竹縣市各一例;死亡的長者多有慢性病史,各地衛生局將通報中央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系統,協助家屬釐清死因並提出救濟申請。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疫苗在國外安全性仍算高;台中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文獻報告顯示接種AZ最有關連性為卅分鐘內出現症狀,超過卅分鐘就需專家評估;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台大小兒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說,死亡與打疫苗不一定有正相關。

專家:指揮中心需釐清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指揮中心需釐清施打疫苗致死為「因果關係」還是「時序關係」;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 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指出,疑案恐層出不窮,健保署應即時公開健保資訊,以大數據分析長者接種疫苗致死比率供日後臨床醫師參考,平息外界疑慮。

雙北、中彰、竹嘉都傳死亡

台中九十歲蔡姓婦人前天接種疫苗,晚上意識模糊、發燒,旋即過世;家人指老婦身體不錯,衛生局則說有阿茲海默症病史。九十四歲林姓老翁前天接種,昨晨死亡,他有阿茲海默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六十歲邱姓男子有腎臟癌、糖尿病、左眼失明,平日多臥床,前天下午接種,昨晨身體不適送醫後死亡,醫師初判死因與疫苗無關。

新北某長照機構六十九歲蔡姓男住民,前天打完疫苗後不舒服,昨上午十時被發現死亡,他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等慢性病史;八十一歲女性洗腎患者前天到診所洗腎後接種,昨早被家人發現死亡;八十八歲長者前天打疫苗,返家後並未不適,昨晨死亡。

竹市九十七歲林姓老翁有阿茲海默症,十四日施打、十五日身體不適送醫,昨晨不治;彰化八十六歲老翁前天施打,昨天下午死亡;竹縣九十七歲范姓婦人昨天上午打疫苗,一個小時後肚子不舒服,十一點五十分昏迷無呼吸心跳,家屬決定不電擊急救。

有心臟病史的嘉義市八十三歲盧姓婦人前天接種疫苗,昨下午身體不適送醫不治。北市有心臟病史的九十六歲老翁昨天上午十時接種,晚間六時突然倒地死亡,北市聯合醫院已派醫護前往採檢釐清與疫苗是否有關。

桃園市另有兩位長者打完疫苗, 馬上出現發燒、疲累、意識模糊等不良反應,其中八旬婦人還因此跌倒下肢疼痛;苗栗八十五歲老婦血壓偏低,已送醫院救治。

副總統賴清德昨在臉書表示,許多長輩擔心患有慢性病或罹患癌症是否適合施打疫苗?他說,接種前有醫師專業診療評估是否適合接種,接種後多喝水、多休息,持續出現胸悶、胸痛、發燒、頭痛等症狀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TOP
第2類接種藏特權?指揮中心拒公開
記者陳雨鑫、何定照/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接種順位後屢爆「疫苗特權事件」,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批評,中央規畫第二類優先施打對象,中央及地方重要官員也名列其中,接種順位還高於年長等高風險族群,應公布相關接種名單。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疫苗注射為醫療行為,依個資法規定,醫療、健康檢查等個資不能公開。

陳文茜批評「接種順位不正義」,第二類接種對象包含總統府等中央機關人員,其中有多少人為非必要、卻是「特權人士」?中央應好好說清楚,「因為他們是排在高風險、所有長者、養老院、重大疾病患者的前面」,「他們沒有隱私權,如果光明磊落,公布自可服眾。」

專家指出,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以及考量減少死病負擔,老人都列優先,獨台灣排序顯示優先族群是與政府關係親近者,使得一千一百十二萬名五十到七十四歲及罕病等高風險族群消失不見。

他們呼籲,依照WHO指引重新調整施打疫苗順序。否則以台灣當今確診死亡者近九成超過六十歲且多有慢性病,若未將七十四歲以下高風險者列入優先,易繼續提高死亡人數。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紹華表示,她比較指揮中心二月以來施打疫苗順序變化,發現台灣一直以政府定義的特定職業為優先,五月疫情進入社區感染後更強化這種思維。

例如台灣二月起就將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列為第二類、僅次於醫療人員;且第二類人數甚至從六月五日的九萬人,九日最新版本增為十三點九萬人,四天激增五成。她舉例,像行政院機要顧問丁怡銘與金管會六名成員因打疫苗惹議,指揮中心回應都表明他們要與指揮中心開會,都屬「中央防疫人員」,但這種定義身分邊界非常模糊,恐成大黑洞。

陳時中昨解釋,「在結構上,第二類接種對象都在一線從事防疫工作」,第二類接種對象共十六萬人,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的中央人員三千三百多人,涵蓋中央各部會總統府指揮中心,地方防疫人員則四千一百多人。此外,國軍防疫人員、機場港埠團隊、第一線從事居家檢疫的村里長及里幹事、防疫車隊、救護救災人員均在第二類。

 
TOP
話題
邊作戰邊練兵 疫苗政策犯大錯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聯合報
疫苗政策失當,台灣如今坐困圍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指揮中心最大錯誤在於心態保守,想藉疫情發展國內疫苗產業,一邊作戰,一邊練兵,看起根本不可行,而關鍵在於主導防疫者不懂疫苗,不懂傳染病,缺乏實戰經驗。

黃立民表示,去年全球爆發疫情時,包括歐美各國、日、韓、新加坡、以色列等,均超買疫苗,多方投資、押寶,買了三、四種國際大廠疫苗,數量更是總人數的好幾倍。

反觀我國,選擇了一條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的路,一開始就沒打算讓所有國人接種,只採購三千多萬劑,又過於依賴國產疫苗,從結果論來看,此作法顯然是錯誤的。

陽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前疾管局長張鴻仁說,政府一直習慣以「便宜、剛剛好」的節儉心態做事,但這種思維不適用於疫苗等戰略物資的採購和研發,「買的數量少,人家不理你,永遠要買便宜,就只能買得到那幾種。」

「我們想要承擔的是什麼風險?」張鴻仁提醒,指揮官要向總統報告此重要問題。張鴻仁說,執政一定會挨罵,只要說清楚、做好風險溝通,「一定有人聽得懂,就會支持你。」

指揮中心另一個錯誤為放棄幫國際大廠代工的機會,黃立民說,包括日、韓、泰都積極參與代工,除了習得技術,也能取得一定的疫苗數量,而台灣明明有機會幫AZ代工,但最後破局,其中緣由讓人想不通。

黃立民建議,政府應積極與國際各大廠商接洽,提早購買明後年的疫苗,不要重蹈覆轍,找兩、三家廠商洽購,費用可以多一點,以確保廠商供貨時間。

至於國產疫苗,黃立民認為,選擇蛋白疫苗等於繞遠路,但「頭洗下去了」,未來一定要走完第三期試驗;此外,應慎重考慮研發代工RNA(核醣核酸)疫苗,從中獲得技術。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持同樣看法,她認為,國產疫苗即使拿到我國的EUA、開打,仍要繼續做第三期試驗,才能拿到國外正式藥證,否則未來勢必成為台灣孤兒疫苗。

「國內疫苗不足,這是事實。」何美鄉表示,只能說上位者沒有遠見、預測失準,政府應有積極作為,可以考慮「晶片換疫苗」的可行性與歐美協商。 □ □ □ □ □ □ □ □ □ □ □ □ □

黃立民說,主導防疫者不懂疫苗、傳染病,缺乏實務經驗,還無法容忍不同的聲音,漠視專家建言,只要提出質疑,網軍鋪天蓋地攻擊,到後來「願意講真話,願意當烏鴉的人愈來愈少」,這絕非國家之福。 □ □ □ □

黃立民指出,令人無奈的是,指揮中心到現在仍認為自己一點錯都沒有,所謂的專家小組也失去了原有功能,成為貫徹指揮官意志的工具。

▍延伸閱讀:

南韓用晶片和美國換疫苗 為何台灣有「護國神山」台積電卻換不到?

 
TOP
美FDA回函打臉高端 「免疫橋接科學地位未定」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聯合報
衛福部食藥署十日公布國產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療效評估擬以「免疫橋接」方式佐證,「應檢附資料」則強調根據美國食藥局(FDA)相關規定制訂。不過,知情人士指出,參與審查EUA的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已獲FDA回函,認為現階段「免疫橋接」科學地位未定。

知情人士說,FDA對CDE的回函,形同「打臉」免疫橋接方案,且在對高端疫苗的專家審議會議中曾被多次引述,食藥署卻仍試圖以「免疫橋接」替代「三期臨床試驗」同意高端疫苗EUA申請,動機可議,更無視蔡總統「一定用國際標準來審查」的宣示。

食藥署公布的國產新冠肺炎疫苗EUA審查標準,明訂以三月第一批接種AZ疫苗兩百位國人免疫原性結果作對照組,以免疫橋接方式衡量國產疫苗產生的免疫原性,是否與接種國外已核准EUA疫苗相當,作為國產疫苗療效評估佐證。該審查標準中也提到,「應檢附資料要求」規定,是參考美國FDA於二○二○年十月發布的新冠肺炎疫苗緊急授權使用指引。

本報取得CDE五月廿八日「討論建立國產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療效評估方法」簡報載明,美國FDA回函表示,「很遺憾,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仍在討論免疫橋接的方法,目前尚不可能有正式立場」。

知情人士表示,早在高端疫苗二期解盲前,CDE就致函美國FDA,詢問FDA對以免疫橋接方案替代三期臨床試驗方案是否可行;FDA對CDE回函開宗明義即表達「遺憾」(unfortunately),表示「免疫橋接」方案仍處於科學論證階段,國產疫苗要以「免疫橋接」替代「三期臨床試驗」方案,並非FDA目前接受做法。

知情人士認為,FDA的回函明確表示美國不贊同以「免疫橋接」替代,若食藥署堅持不做三期臨床試驗,單劑高達八八一元的高端疫苗,可能難以獲得國際認證。

對於我國向美國FDA詢問免疫橋接的可行性,食藥署長吳秀梅說,「不太確定,要再確認一下」。新冠肺炎疫苗專家會議召集人鍾飲文說,專家會議確實曾討論國際上對使用免疫橋接方式的看法,目前國際並無共識,歐盟和韓國傾向贊同,美國則持反對態度。

 
TOP
若有東洋BNT3千萬劑 免400人犧牲
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與BNT疫苗失之交臂,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感嘆,如果當初交易談成,「那現在什麼事都沒有了」。他認為,當初找到BNT並簽下購買三千萬劑的備忘錄,確實非常有眼光,但最後決策為何忽然變調,他也不明所以。有當初參與東洋交易談判的生技業人士也透露,若當初簽約成功,最遲今年二月底疫苗就可大量送達,並開始全面施打,或許可免於四百多人在這場無聲戰役中失去性命。

王任賢表示,去年陳時中在眾多疫苗裡找到BNT,確實非常有眼光;但後來發現因為是上海復星代理,不可能由衛福部與上海復星簽約,才由上海復星找到東洋來談;當時東洋的任務有二,一是搞定冷鏈,二是不能讓上海復星出現在檯面上。而從後來的發展看,東洋也確實不負使命;只是最後不知道受誰的影響,約才沒有簽成。

王任賢分析,從後來的發展看,確實有很多斧鑿的痕跡;如東洋開始談判後不久,就傳出有「劉姓台商」爆料BNT有中資問題,乃至於後來綠委介入等爭議;至於後來陳時中拿數量、原廠授權去卡,更是沒有道理、無中生有的事,一開始談的就是三千萬劑,「如果這三千萬劑簽下來了,就沒有現在的事,台灣現在真的防疫是世界第一」。

王任賢說,那一次交易破局,後來要再談就很難談。因為當時BNT還沒通過緊急授權,等履約時就會是「現貨市場」,等於馬上可以拿到;但後來再談,就成了「期貨市場」,價格、時間都不是台灣能掌控。

曾參與東洋與政府談判的生技業者也表示,當初和BNT談的交貨時間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就算後來期程延宕,最遲應該也會和香港到貨的時間一樣;香港的BNT疫苗是今年二月底到貨,三月初開始施打,台灣大規模施打的時間應該也會差不多,絕對不會有現在的「疫苗荒」情況。

 
TOP
冷眼集/疫苗畫大餅 罔顧群體免疫
本報記者李光儀聯合報
去年疫情爆發後,包括指揮官陳時中在內的相關蔡政府官員,都曾一再強調要守住防疫下半場,最重要的就是疫苗。但從過去衛福部採購BNT疫苗破局的過程來看,蔡政府在疫苗採購的決策過程上,卻與此大原則背道而馳。蔡政府優先考量的,似乎是疫苗大餅分配,而不是讓台灣盡早群體免疫。此一決策失當,惡果就是今年五月的疫情大爆發,全民受害。

關於BNT案的破局,其中疑點甚多:首先是採購數量從八月的三千萬支,到東洋案的兩百萬支,再到所謂「原廠直購案」的五百萬支,其間數量變更決策改變的原因究竟為何?其次是為何刁難價格較低、且自付冷鏈建置的東洋案,卻同意價格較高、且需政府出資建置冷鏈的「原廠直購案」?為何衛福部堅持「跳過合法代理商」上海復星?以及港商雅各臣和民進黨吳姓立委在全案中的角色,都未見衛福部拿出證據說明。

這些疑點,或許非一時能夠解答。但其背後凸顯的問題,正是現在疫情當下,國內卻面臨「疫苗荒」的原因。首先,是蔡政府上下因為去年年初到今年五月初沒有重大疫情而自滿、麻痺,各方面都缺乏整備,疫苗顯然也是如此。去年六、七月間,國產疫苗確定時程將延宕後,衛福部確實曾努力地在各國找疫苗,甚至也有代工案接洽中。蔡政府的妄自尊大,覺得疫苗並非迫切所需,才會坐視兩案都破局。

其次,是對本土疫苗近乎偏執的維護,凌駕於國人生命安全之前。國外疫苗代工案破局,是擔心代工影響國產疫苗產能;BNT疫苗採購破局之際,正好是衛福部拍板「國產疫苗不需進行三期臨床實驗,即可緊急授權」前後,合理懷疑,衛福部的考量,就是怕一次購足疫苗,會讓國產疫苗採購被排擠。

第三,是始終保持「政治防疫」的態度。從去年的「小明回不了家」,到堅持繞過上海復星談代理,背後都有濃濃的「反中」陰影。國際上跨國代理的情況很常見,衛福部卻始終對大陸代理抱持異樣眼光,想方設法找違法的採購途徑買疫苗,最後交易無法談成,當然難辭其咎。

最後,是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從東洋案到後來的直購案,無論在採購數量、價格、冷鏈建置條件或者交貨時間上,都可見「厚此薄彼」的情況,若非有特殊的利益考量,怎會如此?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政府對本土疫苗的放水,和對外採購、代工疫苗的嚴苛態度上。這也就很難讓人不懷疑,除了「扶植本土疫苗」,背後是否有其他的利益考量。

蔡政府在疫苗採購政策上,幾乎犯了所有可能犯的錯。上萬人確診,數百條人命的付出,都可歸因於疫苗政策的失誤。這代價之慘重,可說空前。

 
TOP
上海復星可拿BNT授權書? 國台辦:樂見 郭辦釐清訊息
特派記者呂佳蓉、楊雅棠、劉宛琳/聯合報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天在例行記者會指出,台灣疫情爆發後,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表示願意將其參與研發和代理的BNT疫苗服務於台灣民眾;如果台灣團體、企業向復星採購其代理的BNT疫苗,在協商一致情況下,復星醫藥集團將會基於商業約定,履行責任和義務。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鬆口表示,「如果能提出BNT授權書和供貨證明,當然積極辦理」。至於是否接受上海復星提供的授權書,陳則並未回應。欲採購BNT疫苗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旗下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表示「沒有進一步的訊息」,等釐清各種資訊後,再向外界說明。

郭董採購疫苗為何卡關?陳時中說,「郭董事長這段時間非常努力,指揮中心提供函件,他也在努力」,但各大疫苗廠政策方向都是跟國家往來。

馬曉光表示,據了解,近期已有台灣一些縣市和企業與復星公司洽商採購疫苗事宜。大陸樂見台灣同胞能夠早日用上復星公司代理的疫苗。他稱,「民進黨當局應當為此創造有利條件,台有關機構負責人對復星仍然無端指責、口出惡言,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地阻礙。」

馬曉光指出,台灣最新民調顯示,百分之六十三的台灣民眾贊成透過大陸代理商採購BNT疫苗。他質疑說,「是人的生命重要,還是政治算計重要?這在民進黨當局的一念之間。」

 
TOP
高端拚7月打? 陳時中:沒時刻表
記者吳亮賢、李承穎、楊雅棠/台北聯合報
高端疫苗上周解盲,本周二遞交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書,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已收到此案,正審視相關文件。國產疫苗是否如期於七月施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沒有一定趕在何時施打,一定要走完EUA審查程序,沒有既定時刻表。

陳時中也強調,食藥署及醫藥品查驗中心對國產疫苗疫苗臨床試驗計畫申請,皆採取一致性審查標準,並無偏袒特定廠商。

國產疫苗二期解盲完成,將以免疫橋接方式取代三期試驗,取得緊急授權使用(EUA),但目前國際並無此先例。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昨舉行記者會表示,食藥署審查時應秉持科學專業、良心,「別為了押寶國產疫苗,拿全體國人作為賭注」。時代力量黨團昨也提案成立調閱委員會,釐清EUA標準的訂定過程。

對於國產疫苗股價近來劇烈震盪,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呼籲在野黨,停止對進口及國產疫苗的不實指控與抹黑。「我們一定秉持科學專業審查,這一點,請全民可以放心。」

針對第二代疫苗布局搶購,陳時中說,購買疫苗是持續性的,已與原廠洽購討論中。

 
TOP
要聞
3級警戒滿月 專家建議先降至2.5級
記者邱宜君、謝承恩、許政榆、楊雅聯合報
本土疫情爆發,全國三級警戒於本周六滿月,許多民眾期盼疫情趨緩、警戒降級,也有專家建議先降至二點五級,等長輩打完疫苗再降至二級。

對於是否降級、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廣納專家雅言,討論不同的情況和可能性,但現在仍是疫情緊張時刻,重點是疫苗要順利施打;如果解封開放不當,將出現「連鎖效應」,防線就會出問題,「這會有互相效應,所以要很謹慎」。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表示,新北目前還須謹慎以對,避免疫情回馬槍,本月廿八日再做滾動式調整。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說,台北市每日確診案例降至十例以下,才要處理這問題,還有一兩周時間才能將確診壓下去。

台大公衛預醫及流病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連續十四天有效再生數(Rt值)小於一,近三日全台縣市Rt值也都小於一,這是放鬆警戒的科學證據;如果未來一周所有長照機構及家戶長者均能順利接種,並積極執行家庭及企業快篩、各縣市廣設快篩站等四大篩檢政策,可望降到二級。

陳秀熙提出警戒降級的四大前提,分別為:醫護人員接種達七成、口罩及社交距離落實九成、長者全面接種,以及落實社區、企業、基層醫療、家戶等四大篩檢策略,依照目前狀況,後面兩項仍需加油。

陳秀熙表示,目前醫護施打率超過七成,可降低一半的感染和死亡,如果打到九成,醫護接觸者的感染和死亡可減少六成;現階段民眾戴口罩和社交距離的落實度達九成以上,有效降低小群聚事件,有利於警戒降級。不過,疫苗施打再怎麼快,也要花一、兩周時間,建議三級降到二級的中間,先頒布二點五級,作為緩衝及觀察期。

對於降低警戒等級,台中市長盧秀燕說,「疫苗才是解方」,要施打疫苗建立防護網後,才能確保安全;目前三級警戒,對市民的工作生計、生活都不方便,中央雖把台中風險降等,希望市府防疫措施可部分解封,但須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廿八日檢討後才有定論。

高雄市長陳其邁說,台灣不分縣市、南北,都是防疫命運共同體,若雙北疫情穩定下來,解封時間就不遠了。

柯文哲說,北市每天確診都還在廿至卅例,趨勢有進步,若要解除管制,不是台北、也不是雙北問題,而是全台要一起想的問題。他並說,就算沒有疫苗,「再給我們一個月時間應該夠,台北市要清零是做得到。」

侯友宜也指出,新北疫情決戰關鍵為板橋、中和、三重這三區,若這三地方堵住,其他地方慢慢收復,努力把疫情壓到最底,看有沒有機會恢復原有的生活;現在沒有權利喊苦、放鬆,仍要全力拚防疫,希望廿八日以前把確診個案壓到最低。

 
TOP
萬華人盼遷快篩站 北市府:會討論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稱北市疫情趨緩要改變戰術,台北市議員郭昭巖指出,她接獲鄰近剝皮寮快篩站的三水街、廣州街攤商、居民聯名請願書,希望快篩站能夠移點,遷移出狹窄的廣州街,設在和平西路三段上的台北好好看公園。北市府表示,剝皮寮目前仍是重要的快篩基地,在公衛上仍有設置必要。

郭昭巖指出,請願書計有350位居民攤商署名向台北市政府陳情,居民感謝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市府官員當機立斷在剝皮寮設置快篩站,感謝防疫人員冒高風險,為民眾篩檢,防堵疫情擴散,這些付出將銘刻於萬華百姓心中。

郭昭巖說,因萬華區周邊醫院也設置快篩站分流,剝皮寮篩檢人數大幅降低,且篩檢民眾多為外地人士,民眾在請願書指出,篩檢動線與當地生活動線重疊性極高,已經造成附近住戶與商家極大身心壓力,當地居民透過她向市府表達心聲,希望能夠將剝皮寮快篩站遷出。

居民認為,疫情為全國性災難,台北的萬華地區受創最先最重,卻飽受汙名化,也建請北市府能於疫苗供給無虞,優先讓萬華重災區民眾施打。郭昭巖指出,北市府應詳細向當地居民報告並溝通,針對快篩站鄰近的商家、住戶,規畫未來後續的振興、補助政策與相關補償措施。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出,中央從5月中開始,希望北市在熱區,也就是萬華設快篩站,有一次開會還認為北市設太少,希望增設,雖然剝皮寮現在快篩數量比較少,但還是在熱區的重要快篩基地,議員和地方的意見,會在討論快篩機動站、熱區殲滅方式時,做一些調整,剝皮寮是否調整,會把計畫完成後再公布。

 
TOP
焦點新聞
國旅卡觀光額度 公務員籲放寬使用
記者陳弘逸、陳熙文/連線報導聯合報
公務員每年一萬六千元的國民旅遊卡消費額度,其中五成為「觀光旅遊額度」,但五月中旬本土疫情爆發後,陷入無處可花窘境。有公務員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取消今年國旅卡刷卡類別限制」,全國公務人員協會也行文建議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盼取消額度使用限制,放寬採買防疫或民生用品,也能幫助商家。

人事行政總處說,確實有收到相關意見,將做滾動式檢討,但仍要視疫情發展,若疫情減緩,國內觀光旅遊業正是需要協助紓困的對象,不宜過早做決定,還在討論中。

國遊卡用途分「自行運用」與「觀光旅遊」額度,兩者各半,若年度消費未用罄,隔年重新計算,無法累計。

全國公務員協會理事長吳美鳳說,疫情嚴峻,許多觀光景點暫停營業,即使八千元額度可用於交通支出,但疫情當頭燒,政府也不鼓勵跨區移動造成防疫破口。協會接獲許多公務人員反映,本月七日開線上理監事會討論,希望中央能解除國旅卡使用限制。

吳美鳳說,國旅卡並非福利,是公務員加班費轉換而成的產物,考量振興觀光產業,才設下觀光消費限制,應視疫情放寬限制,否則也應有其他變通方式,不應被迫放棄今年沒用完的額度,影響公務人員權益。也有公務員說,疫情摧折經濟,不只觀光業,許多行業都需要搶救,盼能適度放寬。

高雄市政府人事處長陳明忠也說,防疫不鼓勵移動,若要兼顧防疫,也顧及公務員權益,希望中央能適度放寬國旅卡使用限制,或做合適調整。

 
TOP
翻轉大一國文 抑古文改教寫作
記者潘乃欣/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學國文必修課存廢爭論不休,多所大學選擇翻轉過往以古文為主的大一國文必修課,改教寫作等實用內容。台師大已轉而著重閱讀思辨和寫作表達,獲學生好評;清大國文聚焦實用寫作,未來擬加入閱讀素養題材;台大學生會則表態要提案廢除國文必修,改列通識課程。

台師大這學年起將大一國文必修課內容改成「中文閱讀與思辨」、「中文寫作與表達」,該校副教務長、國文系教授胡衍南說,兩門課都讓教師自由選材,只要落實深度討論教學法,即可依個人專業、興趣及任教班級屬性,自行選擇有益於引發思辨及討論的文本。

清大語文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蔡英俊說,清大國文課改革歷經三階段,從形同高中四年級的傳統國文課,改讓學生自由選讀特定文化經典,而後再按各系學生需求,聚焦不同類別的實用寫作。國際正掀「素養」教育風潮,清大規畫下一階段擬加入古今文本,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台大學生會擬在六月十八日的教務會議提案,將國文必修改為通識。會長楊子昂說,大學國文不應是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且不像通識課程還有八大領域可選擇,不尊重學生生涯發展的多元可能,違背當今鼓勵彈性學習的高教趨勢。

台大學生會公關部長林育萱說,按這學期國文課程的設計,校內僅四成學生能修到現代文學,三成一學生必須修讀先秦思想,不符部分學生的需求。若大學國文改為通識,可以將寫作類型課程與寫作教學中心的開課能量整合,擴充評論、知識普及等一般性寫作的資源,讓有意願精進文字能力的學生自由選修。

台大教務長丁詩同說,學生會提案將國文改選修,同時也有學生提議維持建言。人才培育涉及層面廣,無法開一次會就立刻拍板,本周開會討論之後,校方擬進一步舉行校內公聽會,討論國文教育何去何從。

 
TOP
政治新聞
共機不斷擾台 美批增誤判風險
華盛頓記者張文馨、記者呂佳蓉/連聯合報
共機單日擾台空防架次再破紀錄,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薩波表示,這正在破壞穩定且增加誤判風險,美國將持續深化與台灣的非官方安全關係,確保台灣有足夠自我防衛能力。一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持續就「中方持續試圖威嚇包括台灣在內的區域各方」的模式,向北京表達關切。

這名發言人說,美國關注到媒體報導中共戰機在台灣附近執行任務,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且為維持區域和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做出貢獻。

薩波透過電郵回覆記者詢問表示,美國對包括台灣海峽在內的印太地區之和平安全與穩定,擁有持久的利益;中國大陸在台海附近不斷增加的軍事活動,正在破壞穩定並增加誤判風險。

薩波說,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有助於維護台海與區域的和平穩定;為回應中國大陸日益增長的威脅,美國將持續深化非官方安全關係,以確保台灣有足夠能力自我防衛。

針對共軍十五日出動廿八架次軍機擾台,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強調,造成當前台海局勢緊張動盪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大陸「絕不容忍謀獨行徑,絕不容忍外部勢力肆意插手干預台灣問題」,「我們有必要對這些勾連行徑作出強有力的回應」。

馬曉光直指,「在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一天都沒有停止勾連外部勢力挑釁大陸,挑戰兩岸關係,破壞台海和平穩定。」他強調,「大陸遏制台獨是完全必要的」,「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

據大陸國防部發布,第八屆東協防長擴大會視訊會議十六日舉行,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會上發言提及,中國大陸重視與各國的安全合作,充分理解尊重各國合理關切,中國大陸的國家利益也必須得到充分尊重和維護。「在涉台、涉疆、涉港、南海等問題上,中方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意志堅定不移」。

 
TOP
共機侵擾 綠籲懸崖勒馬 藍勸重啟對話
記者蔡晉宇、劉宛琳/台北報導聯合報
共軍前天以多機種、多批次、多空層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及東南空域,朝野同聲譴責。民進黨表示,在全球都在努力加強防疫之際,中共還要在台灣周邊進行侵擾,如此行為已經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現狀。

國民黨也表示,向來反對中共在台海周邊進行軍事行動;兩岸應以和為貴,透過交往對話才能化解對立,使用武力只會加深裂痕,無助於台海和平與穩定。

民進黨指出,台灣目前正傾盡全力對抗疫情,並在全台展開大規模疫苗施打,共機卻以極具挑釁意味的軍事戰術行動大批次進犯我東南空域,此舉不僅沒有同理心,更對區域和平穩定造成破壞,要予最嚴正譴責,也呼籲中共懸崖勒馬,停止對區域秩序的破壞。

國民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固然造成諸多不幸,但也是鬆動兩岸僵局、重啟對話的契機;兵凶戰危,兩岸執政者都必須以務實的心態與作為來趨利避戰,審慎妥善的處理兩岸關係,以確保海峽兩岸的安全、和平與繁榮。

 
TOP
江啟臣籲蔡總統 「應謹慎發言」
記者劉宛琳、蔡晉宇、謝承恩/台北聯合報
日本贈台的AZ疫苗開打。針對長者疫苗施打,蔡英文總統昨天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各縣市政府是施打疫苗的最前線,務必要把現在的經驗累積起來,有問題要修正、有狀況要解決。她強調,民進黨是執政黨,在疫情中全力解決問題,展現治理能力,政府才能帶領台灣度過眼前的難關;政府要務是把疫情控制住,「自己先穩住」。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釋出第二批莫德納疫苗七萬三千兩百劑,媒體提問「是不是有新的莫德納到貨了?」陳時中說,這樣的說法很有敏銳度,指揮中心確實有所準備。

指揮中心公布莫德納接種統計數字,第一批莫德納疫苗於六月九日起陸續提供第一類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截至六月十五日已接種三萬七五○五人,六月十八日起配送第二次,開放一至三類人員施打,包含交通部認定的航空機組員。

針對我國疫苗發言遭泰國、菲律賓政府打臉,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呼籲蔡總統「應該謹慎發言」。國民黨民調顯示,半數國人擔心國產疫苗無法取得國際認證,百分之六十六認為應開放民間和企業購買國際認證疫苗。

 
TOP
社會新聞
防逃破口?吸金犯免去警所報到
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聯合報
鼎晟、鼎麗公司負責人張皓翔被控吸金百億元,交保後裁定限制住居,每周固定至派出所報到,張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與人接觸增染疫風險,聲請暫停執行;台北地方法院考量疫情,裁定三級警戒解除前可免報到。可抗告。

法界人士質疑,向警局報到是防止逃匿的最低密度監控,如果輕微措施也取消了,「難保防疫不會成為防逃破口」。有檢察官認為,防疫重要,但治安業務也不容偏廢,不然國家機器怎麼運作?

法官曾裁定張皓翔每周三、周日到台北市警萬華分局報到,張聲請變更住居所,法官改命他本月十五日起每周三到士林分局天母派出所報到。

張又遞狀稱,COVID-19疫情嚴峻,發展不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六月七日宣布延長第三級警戒,希望在調降警戒等級前,暫停報到。

法院裁定,審酌疫情,張如定期報到,會增加接觸風險及警局防疫能量,審酌司法權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維護,准張於解除第三級疫情警戒前,免去報到。

張皓翔被控以投資不動產、車位保證獲利,吸金一百多億元,偵查中被羈押,起訴後裁定限制住居、出境、出海;張被訴後,繼續被查出偽造租約,將旗下閒置大樓包裝,再違反銀行法,後案偵查中。

司法院刑事廳廳長彭幸鳴說,法官如果認為有必要對被告、嫌疑人施以監控,可以發開案需求書給監控中心,由委外機構協助架設電子腳鐐、手環,需付廠商費用;但新制上路,還未見有法官行使此權力。

台灣高等檢察署發言人吳怡明說,科技監控過去適用對象為性侵假釋犯,去年已舉辦教育訓練,新納入的監控對象不設限,法官、檢察官如認為有需要,可直接聯繫監控中心。

犯下「史上最大」詐貸案的潤寅案被告楊宇晨,以五百萬元交保時被裁定每周到派出所報到三次,楊女也因疫情聲請改為每周報到一次,獲裁准,張皓翔則根本不必去派出所報到。

 
TOP
一槍射中心窩 軍人殺前女友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聯合報
廿三歲梁姓義務役軍人與王姓前女友發生感情糾紛,昨天攜帶改造槍彈從台北搭客運南下,到嘉義縣水上鄉王女阿姨住家談判,雙方在戶外爆發爭吵,梁男涉掏出槍擊中王女胸口,隨即被王女表哥壓制,王女因一槍命中心窩,送醫不治;警方趕到將人逮捕,依殺人、槍砲罪嫌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梁男在宜蘭某陸軍部隊服役,與待業中的廿二歲王女交往,雙方發生感情糾紛,梁男要求復和遭拒;昨天梁從台北搭客運南下,再轉搭計程車,昨天傍晚抵達水上鄉柳鄉村王女阿姨家,要王女出來談判。

梁男戴帽子及口罩,胸前包包藏放改造槍彈,他要求復合再度遭拒,隨即掏出改造手槍朝王女槍擊,一槍命中心窩;王女表兄妹發現,表兄衝上前壓制梁男,王女外婆報警。王女因胸部遭槍傷,到院前無生命跡象,搶救到昨晚六點多不治。

警方表示,梁男台北市人,王女嘉義市人,都不是水上鄉人,親友對雙方交往背景不是很清楚;他攜槍專程南下,研判預謀犯案。

槍擊案震驚純樸鄉村,嘉義縣警察局長廖訓誠率水上警分局長、刑警大隊大隊長到場,配戴口罩,穿著隔離衣等防護裝備蒐證,後續追查槍支來源及犯案動機。

 
TOP
經濟新聞
紓困4.0周五拚三讀…電費紓困 近期可望宣布
記者陳熙文、周志豪、劉宛琳、李承聯合報
行政院紓困4.0特別預算案預計明天在立法院臨時會闖關三讀,但方案漏未照顧到許多「紓困孤兒」,連日來引發批評。行政院官員表示,將滾動式檢討,近日立委提出諸多相關主決議與意見,包含建議金管會提前將壽險質借利率比照紓困貸款、取消六月夏季電費等,目前都在彙整,將由國發會統整後彙報行政院。

國民黨六月一日提出夏季電價暫緩的呼籲,獲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支持,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昨籲政府別再拖了,「暫緩夏季電價真的沒那麼困難」。

民進黨昨舉行線上中常會,據轉述,行政院政務委員黃致達在會中指出,四百廿萬人已拿到紓困補助,大概六百五十億元左右;兒童補貼大概有廿五點九萬人將陸續入帳;被要求停工停業的五千八百多家店家,也會陸續補貼,另外,電費紓困也與立院黨團密切聯繫,近日會宣布電費紓困方案。

江啟臣則在國民黨中常會指出,日前與勞工團體視訊,了解各產業勞工的困境,希望提供更多好的政策解方,讓國家紓困政策能給予不同型態的勞工朋友有效幫助。

政院官員指出,紓困將是「加法、減法」並行,不論是增加預算的「加法」,或是減緩民眾負擔的「減法」,都會仔細檢視,最快下周就會成熟、有可行性的部分就會對外說明。

立法院臨時會今天朝野協商紓困4.0預算案,預計明天闖關三讀,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質疑,國民黨團遲不放棄一個月協商冷凍期,恐讓明天三讀出現變數。

國民黨籍立院財政委員會召委曾銘宗表示,「放心,會通過,但是我們要好好為民眾把關。」他指出,協商冷凍期是工具,「我們會善用」。他也提到,明天勢必會上演表決戰,但項目應該不多。

 
TOP
今年新高 無薪假破6千人
記者葉冠妤、黃寅/連線報導聯合報
全台三級警戒滿月,衝擊開始浮現。根據勞動部昨公布的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數據,共六二五家事業單位、六三八三人放無薪假,再創今年新高點,短短一周增加一三一八人,單周增幅高達二成六,又以住宿餐飲業增近一倍最多。這也是三級警戒以來,連兩周增幅逾二成,且增幅擴大中。

勞動部勞動條件司司長黃維琛說,三級警戒下,民眾普遍減少移動,停止出遊、餐飲內用,不少餐飲店家雖轉做外送、外帶,但吃到飽、火鍋類型等店家轉型有困難,連帶上游的批發零售業也受影響;他預估,即使後續警戒降級,民眾活動力也很難短期馬上回升,住宿餐飲業恐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復原。

台中市勞工局長張大春表示,六月至今通報無薪假的人數比六月一日成長近一倍,餐飲、服務業受創最深;其中一家遊覽車公司因沒有生意,六十名員工同時申請無薪假。希望中央趕快讓大家打疫苗,讓疫情解封,各行各業才能復甦。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說,目前紓困方案看似很多,但都偏短期救急,若疫情未能成功控制,三級警戒續延,各行各業營運衝擊將全面擴大,政府勢必再拿出更長遠、更強而有力的政策工具。

戴國榮舉例,勞動部現有計畫雖給予無薪假員工薪資補貼或參訓津貼,前提都是雇主必須通報,但很多雇主不通報無薪假,導致勞工「看得到吃不到」,無法進到紓困體系獲補貼。他建議,若疫情持續,政府應比照歐美國家作法,直接發給受雇勞工一定期間的薪資補貼,國外甚至有發到七成薪資。

根據勞動部數據,本期實施無薪假家數最多的是批發零售業一六四家,其次是支援服務業一四一家、住宿及餐飲業七十家。

若以人數分析,製造業因母數大、有一八一一人居冠;第二名為住宿餐飲業有九七二人,且一周內就新增四七七人,是本期人數增加最多的的行業;批發零售業九四四人排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也有卅六家、二一七人放無薪假,比上期新增了廿三家、一二八人。黃維琛解釋,新冠疫情嚴峻期間,因為民眾為避免前往醫療院所,暫停復健、醫美、看牙齒等非緊急性醫療行為所致。

 
TOP
兩岸新聞
稱簽證被卡 澳門關閉駐台辦
香港特派員李春、記者林汪靜╱連線聯合報
澳門政府昨宣布,十九日起駐台灣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暫停運作,並稱原因是澳門辦事處人員證件續期和輪換無法獲批。陸委會表示遺憾,並指澳門政府說法混淆視聽,刻意曲解協商現實,對此強烈抗議,同時強調我駐澳門辦事處將持續運作,為民眾提供服務。

澳門當局昨單方面宣布,在台灣的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十九日起暫停運作,模式與港有同有異。五月十八日,港府宣布香港駐台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即日起暫停運營。隨後,港府發新聞稿指責台灣干涉香港事務,嚴重破壞港台關係。

澳門政府昨發出新聞稿稱,二○一一年,基於雙方均認同「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澳台達成互設辦事機構的共識,據此開展相關業務。一直以來,澳門政府始終依法處理台方在澳辦事處人員有關證件手續的審批辦理工作。然而,澳門政府在台辦事處人員的證件續期和新輪換人員赴台申請至今不獲批,在台辦事處不得已暫停運作。

澳門政府說,辦事處暫停運作後,將透過澳門旅遊局的熱線,處理在台澳門居民的需要。

陸委會昨對澳門政府此舉表示遺憾,並強調澳門在台辦事處是依據台澳二○一一年互設辦事處換文所設置,旨在服務雙方民眾及處理事務性問題,並未觸及「九二共識」等政治性議題,「澳方刻意曲解協商現實,混淆視聽,我方難以認同」。

陸委會指出,長期以來,台灣均秉持互惠原則,竭盡心力協助澳門在台辦事處運作,且從未要求其人員赴任須簽署任何附加條件。惟二○一九年一月起澳門政府對我派駐澳門辦事處人員設置不合理的政治要求,阻擾人員正常輪調及駐處的運作,違反二○一一年雙方換文內容。

陸委會稱,澳門政府無視其強加政治條件在先,指責我方阻擾其在台辦事處運作,對此表達強烈抗議。同時強調,儘管外在形勢嚴峻,我駐澳門辦事處仍會堅守崗位。至於澳門政府暫停其辦事處運作,致影響民眾權益,所有後果理應由澳門政府承擔。

 
TOP
新聞眼/港澳同按「暫停鍵」 小心北京訊號
記者李仲維聯合報
繼香港宣布暫停駐台機構運作後,澳門政府昨也跟進,將於十九日起暫停在台辦事處運作。這形同北京當局在向蔡政府發出訊號,接下來有可能是大陸駐台經貿機構熄燈?

實際上,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駐台代表)何永慧去年九月就已請辭返回澳門,目前辦事處主任處於代理狀態,和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暫停運作之前十分類似。

我駐澳門辦事處處長(駐澳門代表)陳雪懷二○一九年七月屆齡退休返台後,陸委會至今沒有發布新任駐澳門代表,目前是由外交部派駐當地的組長陳佳鴻代理處長一職。

但據了解,澳門在今年春節前後就向蔡政府釋出訊息,希望派任新駐台代表,後來還提出人選盼獲來台簽證。蔡政府在國安單位評估下,提出派駐新任駐澳門代表做為條件,即是以「互派」做前提。

曾經派駐澳門的退休官員認為,台澳關係向來好於台港關係,一是因為香港地位特殊,具有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和公民自主性強,二是北京早已完全掌控澳門的政經命脈,因此澳門對台工作往往較香港靈活彈性。這從澳方仍有意派遣駐台代表,陸委會也甚少對澳門的政經形勢有所批判,就可窺見。

至於澳門如今為何跟隨香港對駐台機構按下「暫停鍵」?高層官員雖不願證實澳方是在我方「卡」其駐台代表之後,乾脆將辦事處暫停運作,但對台澳雙方沒有能在對等尊嚴之下完成「互派」,表達遺憾之意。

據了解,目前我方派駐澳門還有五名官員,其中有人的簽證有效期限最長至明年十一月,不像駐港辦事處人員簽證只到七月,在時間上相當緊迫,是否熄燈,已進入倒數計時。

而澳門目前派駐在台灣僅有二人,另有五人是台籍雇員,換句話說,澳門駐台機構暫時熄燈的實質影響並不大,關鍵是北京當局藉此釋出的訊號。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北京藉此想凸顯的是兩岸在缺乏政治互信之下,就不能維持現狀,因此以暫停港澳駐台機構運作釋放訊息。他強調,這不可能是港澳政府自主決定,一定是由北京拍板的,接下來要觀察大陸派駐台的中國機電商會、海貿會台北辦事處兩大機構是否也會跟進。

張五岳研判,兩岸關係若能有和緩的氛圍,港澳駐台機構就有可能恢復運作,但他認為短期之內不容易。

 
TOP
國際新聞
美俄發表「戰略穩定」聯合聲明 強調降低戰爭衝突風險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在美俄關係低點下舉行的兩國領導人峰會結束後,白宮發布內容相當簡短的聯合聲明,名為「戰略穩定」;聯合聲明中提到,美國與俄羅斯不久後就會展開綜合性雙邊戰略穩定對話,尋求未來的軍備控制與降低風險。

美國總統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首場峰會,開局氣氛不怎麼友善,不過會後仍發表聯合聲明,相較拜登日前與日本、南韓領導人的聯合聲明包山包海,這紙美俄聯合聲明相當簡短,只有三段。

聲明指出,即便在緊張時期,兩國都能在共同目標上取得進展,包括確保戰略領域的可預測性、降低武裝衝突和核武戰爭威脅的風險。

美國與俄羅斯今年初才確認延長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聲明指出,美俄雙方重申「核子戰爭打不贏也不能打」的原則。

鑑於這些目標,聲明表示,美國與俄羅斯將在不久的將來,展開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為未來的軍備控制和降低風險措施奠定基礎。

 
TOP
疫苗奏效 紐約、加州全面解封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遭新冠病毒荼毒超過一年後,十五日成為轉捩點,東西岸兩大州加州與紐約州分別宣布完全解封,回歸正常。加州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廢除餐廳等場所的客容限制和社交距離要求,且已接種新冠疫苗者可不戴口罩;紐約州因疫苗接種率達百分之七十,州長郭謨同日宣布解除幾乎所有企業與社交集會的避疫措施,進入商業大樓不用量體溫。

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美第一個實施防疫封鎖的加州,十五日宣布解除容客限制和社交距離,且已接種疫苗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不戴口罩。

加州的新公衛命令符合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最新的公衛建議,CDC指南要求國人搭乘大眾運輸、進出醫院和監獄,以及前往學校和兒童照護中心時,仍須戴口罩。

加州職業安全與健康標準委員會表示,已完成疫苗接種的員工不用戴口罩或維持社交距離,無論同一空間的其他人疫苗接種狀態為何。

另據加州的修正版衛生命令指出,五千人上的室內活動或戶外一萬人以上的活動,建議需要檢查疫苗接種證明;加州將會解除所有集會的容客和社交距離限制,各郡的顏色區分等級制度也將告終。

在紐約州,州長郭謨十五日在曼哈頓世貿中心表示,紐約已有百分之七十成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餐廳、電影院等場館即刻解除社交距離與防疫隔板的避疫措施,「紐約州已經準備回歸我們熟悉的生活」。

紐約州幾乎解除所有企業與社交集會防疫限制,曾為疫情熱點的紐約市施放煙火慶祝。

 
TOP
Fed按兵不動 預估2023年底前升息兩次
編譯/簡國帆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在台北時間17日凌晨2時公布,維持基準利率於0-0.25%不變,並將每月繼續購買1,200億美元的債券,在市場預期之內。

Fed官員預估利率落點的利率點狀圖顯示,18位官員中,有13人偏好在2023年底前升息至少一次,而且有11人認為2023年底前將升息至少兩次。此外,有七人認為最快在2022年就會開始升息。

儘管近來美國通膨升高,但就業市場復甦依然相對緩慢,而Fed如今也為了推動就業完全恢復,願意容忍通膨率暫時超過2%的目標值。Fed在去年12月便表示,在美國經濟復甦出現「進一步的重大進展」之前,不會調整貨幣政策。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