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勞動部推青年就業紓困 被批老套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06/22 第513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勞動部推青年就業紓困 被批老套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疫情三級警戒,正踏入社會的新鮮人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困境。勞動部昨宣布即起推出產業新尖兵計畫、學習獎勵金、青年就業旗艦計畫、青年就業獎勵計畫等四大措施,協助新鮮人提升職能與盡速就業。但青年九五勞動聯盟副理事長周于萱說,今年受疫情影響的產業與去年大不相同,四措施卻是新瓶裝舊酒,應針對此次疫情和應屆畢業生對症下藥。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施貞仰說,四大措施延續去年規畫,將時間拉長並做修正。她舉例,去年推出的青年就業獎勵計畫遭質疑忽略役男,今年特別將役男放入;線上申請也成主軸,並提供提供線上預約心理諮商師的服務。

勞動部說,「產業新尖兵計畫」協助青年參加職業訓練,最高補助訓練費十萬元。另提供「學習獎勵金」,參加「產業新尖兵計畫」或勞動部自辦、委託或補助的職前訓練課程,一般課程每月可領三千元、訓期最高領取三點六萬元;若參加政策性課程,每月可領八千元、訓期最高可領取九點六萬元的學習獎勵金。

「青年就業旗艦計畫」鼓勵企業提供青年在職訓練技能的機會,雇主以「先雇後訓」辦理做中學訓練,並由資深員工擔任職場導師指導青年,補助雇主每月一萬兩千元訓練指導費,最高可獲十萬八千元。

至於「青年就業獎勵計畫」,應屆畢業生符合「今年六月十五日至九月卅日就業」或「明年六月卅日前退役,且於退役後九十日內就業」,連續受雇同一雇主九十日,加發兩萬元就業獎勵;連續受雇同一雇主一八○日,加發一萬元。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學系副教授辛炳隆說,去年深陷疫情的歐美國家,提出的鼓勵青年就業政策不外乎職訓、提供企業獎勵金、青年就業獎勵金等,勞動部四大措施也大致涵蓋。

辛炳隆也說,去年疫情發生在二、三月,而今年疫情五月甫爆發且尚未明朗,但畢業季已來到,有些執行率可能不高,勞動部應隨疫情挪調四計畫。

 
藍民調 7成5不滿政府紓困
記者劉宛琳、吳亮賢、陳宛茜/台北聯合報
國民黨昨公布「紓困4.0」最新民調,有高達七成五民眾認為政府的紓困補助與貸款沒幫助。國民黨表示,「擠牙膏式紓困」難以解決人民困境,尤其十萬元勞工紓困貸款,去年已有近九十二萬人核貸,但這次蔡政府卻僅釋出五十萬名額,應加倍可申辦名額。

工鬥團體昨也召開線上記者會並發表調查,調查顯示九成六勞工認為紓困4.0保障不足。工鬥團體說,政府後續不但未能即時補強紓困4.0漏洞,而且只採用一次性補貼作為主要補助,顯示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並沒有長遠規畫。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李虹妏說,政府應拉開長線思考,檢討一次性補貼。此外,政策資源應做精準配置,即時補強受疫情衝擊產生的社會漏洞、協助嚴峻產業渡過難關,避免關廠潮及失業潮衍生更大社會成本,同時強化對於疫情下失業救濟和再就業的協助力度。

民進黨立委線上記者會討論將在七月上線的壽險保單貸款紓困專案。壽險公會理事長黃調貴說,將擴大至廿二家壽險公司全面受理申辦,每位申請人在同一家壽險公司的保單借款總額最高十萬元,年息百分之一點二八。從七月一日到九月卅日申辦,單一申請人在同一家壽險公司不管持有幾張保單,總上限可借十萬元,若同時持有兩間不同壽險公司價金十萬元以上保單,只要符合申辦條件,最高可貸廿萬元。

 
國泰金調查 55%民眾看壞就業市場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泰金昨(21)日發布6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報告,首度調查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下,民眾工作與消費型態改變,結果發現,有55.8%民眾認為未來半年找工作或換工作會較現況還要困難;有33.7%民眾認為,疫情升溫對工作狀況與型態衝擊很大,業務量與工時減少一半以上。

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經理陳志祿表示,因應本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5月19日起,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國泰金6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特別調查民眾在「疫情升溫下的工作與消費型態改變」。

在工作型態改變方面,有33.7%民眾認為衝擊很大,業務量與工時減少一半以上,僅10%民眾工作情況與型態完全沒受疫情升溫影響。

另外,有11.9%受訪者的業務量不減反增,疫情期間業務量變多的受訪者,有8%的工作型態不變,3.9%是居家辦公。

陳志祿表示,民眾6月薪資上漲預期指數明顯下滑,由正轉負,創下去年6月以來新低;有近56%民眾認為未來半年就業市場將較現在困難。此外,民眾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同時明顯滑落,顯示封鎖措施升至第三級明顯讓消費信心受到抑制。此外對物價看法,亦有高達74%民眾認為現在物價比過去半年呈現上漲。

不過,根據調查,44.4%民眾回答疫情對工作「衝擊不大」,占比最高,當中有23.8%民眾的工作型態不變,20.6%則改為居家辦公。雖然大部分民眾工作已受疫情影響,但幅度還沒到半數那麼嚴重,多數民眾屬於此類。

至於在消費型態改變方面,三級警戒下民眾減少出門前大量補貨,高達59.2%民眾日常消費以超市與賣場民生日用品添購最多,17.6%的民眾比較依賴外送平台,是第二高。此外,在家辦公與遠距視訊需求增加,有11%民眾表示對電腦或視訊設備的使用量最多,另有7.2%民眾選擇消費線上遊戲與網劇等居家娛樂。

 
民眾經濟信心 倒V型下墜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泰金昨(21)日發布6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報告,受到本土疫情嚴峻影響,大幅衝擊國人對未來經濟信心,民眾無論是對未來景氣與股市樂觀、就業薪資、消費意願等,多項指標都出現倒V型墜崖式滑落,創下一年新低。

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經理陳志祿強調,民眾無論是對未來景氣樂觀、就業薪資展望,甚至是賣房意願都出現墜崖式下降,但多數都還沒有跌破2020年4月時的最低點,顯示恐慌情緒還未超越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剛爆發時的情況。

陳志祿表示,國內疫情惡化,民眾對股市的樂觀情緒與風險偏好皆下降。6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股市的樂觀指數下降至2.2 ,5月時還高達19.3;風險偏好指數則下滑至4.6,同樣相較5月時的21.7,呈現急劇下墜。

不過,調查結果顯示,仍有37%民眾認為未來半年股市會上漲,卻有將近半民眾會保留現金,不會轉入股票投資。有69%民眾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3%以上,平均預估值為3.87%,低於主計總處估計2021年經濟成長5.46%。

 
外銷訂單連15紅 年增34%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5月中旬因本土疫情爆發,我國防疫進入三級警戒,卻無損外銷訂單表現。經濟部統計處昨(21)日公布5月外銷訂單金額高達522.9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34.5%,是連續15個月的正成長。統計處更預測,今年6月、第2季及2021年上半年外銷訂單表現都有望拿下「史上最強」。

經濟部統計處預測,6月外銷訂單金額約525億至540億美元;第2季預估金額為1,597億至1,612億美元,均可望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預估2021年上半年外銷訂單合計可達3,087億至3,102億美元,也有機會創下同期新高,並接連去年下半年的氣勢,半年期外銷訂單第二次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

分析訂單貨品別,電子產品因5G、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續增、車用電子需求熱絡,訂單金額為158.1億美元,年增約四成,為連續16個月雙位數成長;光學器材因筆電、平板、電視及顯示器等面板需求仍強,接單25.8億美元,年增41%。

此外,資訊通信產品訂單金額高達135.7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但因僅年增4.2%,也讓5月外銷訂單年增率不如預期;經濟部原預估5月訂單增速能達四成。統計處長黃于玲解釋,4、5月屬於手機新舊款交接期,筆電則因缺料造成廠商訂單遞延,以及主打遠距辦公、教學的高單價產品銷量不如預期,反而降低訂單數量;但手機及筆電訂單數量仍呈現增長,推測需求尚未飽和。

相較於的科技貨品表現不一,傳統貨品一致向好。基本金屬製品因主要國家陸續擴大基礎建設,加上原料價格攀高,6月訂單金額為32.1億美元,年增95.3%,為37年來、外銷訂單有紀錄以來最大漲幅;機械產品因各國對生產機械、自動化設備及工具機需求殷切,年增五成五;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分別年增80.7%及64.1%,皆為逾11年以來最大漲幅。

展望未來,隨著各國施打疫苗及經濟復甦,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及傳統貨品終端需求仍強勁,6月外銷訂單持續看好。據廠商6月接單看法調查,按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則為55.3,顯示廠商預期6月外銷訂單金額較5月增加。

 
經部統計處調查 九成廠商未受疫情影響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地區5月中旬進入防疫三級警戒,對於5月及6月外銷訂單影響卻微乎其微。經濟部統計處日前抽樣詢問193家廠商,僅有12家規模較小的廠商,認為5月外銷訂單受到疫情影響,多達九成廠商認為訂單成績未受影響。

進入三級警戒後本土案例不斷爆出,新北、苗栗等地的廠商均曾出現確診案例及群聚感染,造成生產作業大亂。

但根據統計處針對193家廠所進行的抽樣調查,認為疫情對於5月外銷訂單有影響的廠商只有12家,認為不受影響的有172家,不知道的有九家,分別占比約6.2%、89.1%及4.1%。統計處長黃于玲說明,分析發現12家認為受到疫情影響的廠商,其訂單金額僅占整體接單金額的1.8%,顯示本土疫情對外銷訂單的衝擊有限。

黃于玲表示,很多廠商的生產線都位於海外,若國內因為疫情或防疫措施導致產能降低,可以選擇轉移到海外生產基地調節生產,廠商也可以在疫情較穩定時透過加班來解決排程,所以對於廠商訂單影響都不大。

另外,統計處也詢問193家廠商是否擔心疫情影響6月外銷訂單,僅有六家認為有影響,回覆不知道的廠商則增加到35家。

 
四大地區接單 同步攀高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5月各主要接單地區的接單表現都很出色,包括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和東協等四個主要地區,訂單金額均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延續了3、4月來的好表現。

訂單金額第一名的地區仍然由美國拿下,接單152.9億美元,年增28.1%,為連續16個月正成長。銷往美國貨品以資訊通信貨品占34.1%較多,其次為電子產品的三成;各項貨品以電子產品訂單增加最多,約12.4億美元,其次為基本金屬增加4.7億美元。

陸港訂單名列第二,訂單金額142.2億美元,年增四成。其中,最大宗、占比達四成五的接單貨品為電子產品;以增速看,增加最多的也是電子產品,增加20.6億美元,光學器材增加5.4億美元次之。

接自歐洲的訂單為95.2億美元,年增20.9%,是連續七個月呈現雙位數成長。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近期才因疫苗施打率提升而逐步鬆綁,英國隨即出現大量印度變種病毒案例,致使歐洲各國再度實施較強管制。

針對印度變種病毒的擴散是否會影響到來自歐洲市場的訂單?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認為,疫苗施打還是具有一定保護力,但是否影響到歐洲訂單需求仍需再觀察。

5月東協訂單金額51.4億美元,年增近五成,拿下連12紅。訂單有近三成屬於電子貨品,也是推升東協訂單成長的主力,來自東協電子貨品的訂單增加3.4億美元。

 
國際財經要聞
韓媒:三大原因 三星超越不了台積電
編譯黃嘉洵/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三星電子宣布力拚在2030年前成為系統半導體龍頭以來,轉眼已過了兩年多,專家認為,三星仍難以超越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韓媒Business Korea報導,業界專家表示,三星電子應從三處著手:投資、專業技能及客戶信任,台積電正是在這三個方面遠遠領先,也是三星難以將記憶體晶片的優勢擴大至晶圓代工領域的原因。

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的全年投資額大約是三星的三倍;儘管三星在半導體的整體投資額超過台積電,但晶圓代工僅占一小部分。因此,三星必須縮小與台積電在晶圓代工業務上的差距,並維持在記憶體晶片市場的領先地位。

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在今年開始量產,且力拚明年3奈米製程也能在台灣量產;台積電正在研發2奈米製程,目標是在2024年前開始量產。

儘管三星同樣在2021年宣布成功量產5奈米產品,但專家指出,三星的良率太低,因此三星並未「成功量產」。在晶圓代工市場,向蘋果、高通等客戶供應產品至關重要,但目前沒有企業向三星下5奈米製程訂單。

取得企業客戶信任是三星的一大弱點。三星的系統半導體部門(System LSI)負責設計與銷售智慧型手機的應用處理器(AP),但需要將晶片設計交給晶圓代工廠的客戶,通常傾向交給台積電,而非三星,原因是台積電只參與晶圓代工業務,因此企業客戶無須擔心資訊外洩。

鑒於此,業界不斷傳出三星將分拆晶圓代工部門的消息,但三星若真的這麼做,就不能再將記憶體晶片部門的獲利投入晶圓代工部門。換句話說,在晶圓代工部門能獨當一面前,分拆的可能性不大。

業界人士建議三星建立系統半導體生態系,作為替代方案,這代表三星幫助南韓企業在無晶圓廠、晶圓代工及封裝等領域發展;三星已在二至三年前強化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

 
蝦皮母公司市值 超車軟銀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市值突破1,400億美元,超車日本軟銀集團,原因包括Sea陸續在智利、哥倫比亞等拉丁美洲國家推出服務,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網購熱潮。

日經新聞報導,Sea在紐約股市的股價18日收在282.49美元,市值達到1,481.47億美元,已超越軟銀的1,213.30億美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帶動數位轉型的情況下,經營電商、線上遊戲及數位金融服務的Sea,去年已成為東南亞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Sea近來股價攀高,正逢旗下Sea本月稍早在智利和哥倫比亞推出電商平台蝦皮,Sea在前年和今年稍早也先後於巴西和墨西哥市場推出蝦皮;這四個國家合計總人口達到4億人。總部位在新加坡的Sea,過去著重於耕耘東南亞和台灣市場,如今也將觸角延伸至拉丁美洲市場。

Sea創辦人李小冬去年曾表示,試圖把Sea在東南亞的經驗帶到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並提到旗下線上遊戲「我要活下去」(Free Fire)在拉丁美洲的人氣很高。

Sea在智利和哥倫比亞的官網顯示,當地消費者搶購手表、智慧手機配件等商品,並懂得運用免運費等優惠措施,購物行為與東南亞的消費者差不多。

日經報導,蝦皮是唯一在智利與哥倫比亞推出跨境電商服務的平台,代表平台上的商品可能來自中國大陸等其他國家。

軟銀股價在5月12日發布財報後賣壓出籠。SMBC日興證券表示,利空是軟銀已完成既有庫藏股計畫,但卻未宣布新庫藏股計畫。

另外,阿里巴巴等軟銀主要資產的股價下跌,也是原因之一。

軟銀股價21日在日本股市收盤重摔逾3%,為今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原因是華爾街日報報導,瑞士信貸中止與軟銀執行長孫正義的借貸關係,並減少與軟銀業務往來。

軟銀是全球最活躍的科技業投資大咖,持有新加坡Grab、印尼Tokopedia等Sea競爭對手的股權。

 
美股跌深反彈 道瓊指數大漲586點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美股大漲,收復了因聯準會(Fed)政策轉變造成的部分嚴重跌幅。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586.57點或1.76%至3萬3876.65點,為3月5日以來最佳單日表現;道指上周走勢為10月以來最糟。史坦普500指數上漲58.34點或1.4%收4224.79點,距離歷史高點不到1%。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表現相對不佳,僅上漲111.1點或0.79%至1萬4141.48點,因為亞馬遜、特斯拉、輝達和Netflix等關鍵科技股出現下跌。

由於史指能源類股上漲近3%,上周遭重創的商品類股市場反彈。德文能源(Devon Energy)和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分別上漲至少5%,而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均上漲2%。包括挪威郵輪公司、Gap和波音公司在內的經濟重啟類股也走高。摩根大通、美國商銀和高盛等銀行股也出現反彈。

這些與經濟復甦相關的類股是上周大跌的禍首。史指金融和材料類股上周下跌超過6%,能源類股下跌超過5%,工業類股跌幅超過3%。

投資人上周消化了Fed的最新經濟預測,並擔心升息可能比預期來得更早。Fed 16日調升通膨預期,並預測2023年開始升息。

City Index資深金融市場分析師辛科塔(Fiona Cincotta)表示:「Fed引發的拋售似乎有些過頭了。」「Fed上周突然轉向鷹派,預計2023年升息2次,讓市場措手不及。」

聖路易Fed分行長布拉德(Jim Bullard)18日表示,Fed傾向於更加「鷹派」並在2022年升息是很自然的。

道指上周下跌3.5%,而史指和那指分別下跌1.9%和0.2%。

高盛美國首席股票策略師威爾森(Mike Wilson)在報告中表示:「Fed上周採取縮減規模的『意外』宣布導致股市走低,只是讓人們開始認知到幾個月前就已開始的緊縮趨勢。」「再加上經濟和獲利修正的峰值變化率,今年夏季走勢會更加艱難。」

亞洲股市隔夜下跌和比特幣大幅下跌,美股表現相對強勁。日本日經225指數21日一度下跌4%,汽車製造商日產和本田領跌。日經收跌3.3%。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繼續打擊加密貨幣挖礦,比特幣下跌逾7%至3萬2500元。

上周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趨於平緩,重挫銀行股並發了潛在經濟放緩的訊號。2年期國債的短期國債殖利率上漲,反映出Fed升息預期。10年期國債等長期殖利率回落,代表對經濟成長的樂觀情緒減弱。

【中央社/紐約21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今天反彈,道瓊指數出現3個多月來最強走勢。在經濟擺脫疫情而復甦的情況下,買盤大舉湧向能源等類股。

道瓊工業指數勁揚586.89點或1.76%,以33876.97點作收。

標準普爾指數溫和漲升58.34點或1.40%,收在4224.79點。

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漲111.10點或0.79%,收14141.48點。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警告:史上最大崩盤將臨 快買進黃金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警告,全球將迎接史上最大的崩盤,比特幣將會跌到24,000美元。

清崎18日在推特表示:「世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正在變大。歷來最大的崩盤正在到來。買進更多的黃金跟白銀。等比特幣跌到24,000美元。崩盤是致富最佳時刻。」然而,羅伯特﹒清崎並未說明他這項預測的依據。

當比特幣的價格在5月開始跳水重挫時,羅伯特﹒清崎曾敦促投資人逢低買進,「我聽到有人說『我買不起比特幣。』比特幣正在暴跌,大好消息。現在你的機會來了,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只要一點錢就能便宜買入表現超群的比特幣。別抱怨了,快動起來」。

雖然他預期比特幣將跌到24,000美元,但他長期以來都看好比特幣。他4月時說,比特幣價格將在五年後攀抵120萬美元。

 
金價反彈 銅價止跌回升 紐約油價創一個月來最大漲幅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金價在創下15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後攀升,受美元下跌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持倉量增加所提振;美元疲軟幫助銅價止跌回升,原先利率上升和中國需求放緩的前景導致銅價跌至兩個月低點;原油創下一個月最大漲幅,近月和遠月合約價差大幅擴大,因市場預期美國最大貯油中心的供應進一步下降。以下是整理自彭博的商品行情:

●黃金反彈

現貨黃金紐約時間下午1點49分上漲1.1%至每英兩1,783.22美元。上周金價大跌6%,為2020年3月來最大單周跌幅。

Comex 8月交割黃金期貨上漲0.8%,收於每英兩1,782.90 美元;現貨白銀、鈀金和白金也上漲。

根據彭博的初步統計,黃金支持ETF持倉量周五創下三個月以來最大增幅。

StoneX分析師Rhona O'Connell表示,此次大跌使黃金對許多投資人更具吸引力。

●銅價止跌回升

倫敦時間下午5:51,LME銅價上漲0.4%,結算價每噸9,180美元;早盤一度下跌1.5%。

銅價上周跌8.6%,為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LME所有其他金屬周一均上漲。美元下跌,前財長桑莫斯和億萬富翁投資者Ray Dalio表示美國面臨一段時期的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

銅價上周創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因聯準會(Fed)發出升息信號和中國大陸推出一系列措施為大宗商品價格降溫。

高盛和花旗在內的銀行繼續看漲基本金屬,理由是持續的實物短缺和積極的需求成長,並將價格回調視為買入機會。

●WTI創一個月來最大漲幅

紐約市場原油期貨上漲2.8%至2018年以來的最高價位,布蘭特原油期貨接近每桶75美元這一關鍵心理關口。

美國股市上漲,美元下跌,提振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吸引力。

本周將有多位聯儲會官員發表講話,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博拉德表示2022年可能需要升息後,他們的評論將受到市場關注。

美國石油市場近月相對於遠月合約的價差擴大,表明市場供應趨緊。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原油呈現2018年以來最嚴重的現貨溢價結構。近月相對於遠月合約的差值升至約7年來最高。

數據提供商Genscape報告顯示,上周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原油庫存下降260萬桶。庫欣的原油庫存已經處於2020年3月以來最低。

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鑒於下半年需求料將大幅反彈且OPEC+產量紀律嚴格,看起來至少目前階段,供應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張」。

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WTI上漲2.02美元,結算價報每桶73.66美元。8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上漲1.39美元,至每桶74.90美元。

 
伊朗供油不確定且美元走軟 國際油價漲
紐約2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在中止美國對伊朗原油制裁的談判暫停以及美元走軟下,國際油價今天攀升。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交割價漲升2.65%,來到每桶73.54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8月交割價上揚1.88%,來到每桶74.89美元。

 
要聞
海運急單外溢 航空雙雄進補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海運外溢、解封需求、疫苗載運商大商機來了,航空雙雄營運將噴發。海運需求告急導致貨運外溢發酵,業界透露,貨運急單已蔓延到空運市場,推估7月後,航空貨運漲價潮可望再起。

除了貨運,法人分析說,美國施打疫苗率已逐漸來到群體免疫標準,歐美逐步大解封,長期客運復甦商機可期,華航(2610)、長榮航營運可望漸入佳境。換言之,未來航空雙雄貨運、客運將一起好。

另外,全球都在搶疫苗,法人指出,近期載運疫苗商機正式報到,航空雙雄航線涵蓋全球疫苗輸運需求,這將是全新商機,華航、長榮航都有能力提供載運疫苗的服務,可以服務全球需要疫苗的市場。

法人分析,海運市場從貨櫃輪運價開始飆漲後,有些產品已開始走貨櫃改走散裝,散裝船的租金價格出現水漲船高的走勢,讓這股貨運需求力道外溢到航空族群。

隨著歐、美國家即將大解封,各大通路商的庫存偏低,7月開始有望出現補貨潮;這波的強勁需求將會開始推升航空貨運市場需求,由於訂單都很急,走空運成為最快速的方法。

隨著北美的返校潮商機提著啟動,航空貨運市場原本需求強,加上現在海運市場貨件送達的時間拉長,有些急單開始評估要走空運,空運貨物需求更旺,第3、第4季的載運旺季有望優於預期,將推升運價進一步走強。

航空業者表示,航空貨運仍維持高運價走勢,目前台灣-美東每公斤價格約310元、台灣到美西每公斤300元。市場推估,7月需求增加,運價還有可望再衝高。

另外,受惠於美國7月有望正式解封,近期自台赴美旅客暴增,留學生、滯台美國公民、赴美打疫苗者掀起一波赴美潮,雖然對於客運的挹注還是杯水車薪,然而,第3季返美需求增加,客運貢獻有望優於預期。

法人分析,全球對貨櫃航運需求強勁,主要受到缺船、缺櫃、缺人、港口擁塞影響,加上第3季運輸旺季、美國庫存仍創20年來新低,預估未會有強勁的補貨需求。然而,過去市場太過低迷,新造船隻要等到 2023年才會到位,運力持續下探,預期下半年運價仍將續漲,在外溢效應推波下,貨櫃、散裝、航空今年獲利將同步爆發。

 
84%民眾完成綜所稅申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報稅季進入倒數,財政資訊中心統計,截至6月20日止共約535萬戶完成綜合所得稅申報,以去年總申報戶數639萬戶來估算,約有84%綜所稅納稅人已完成,剩下還有約104萬戶尚未完成申報,財政部呼籲民眾把握最後期間,並多加透過網路、手機等方式申報。

根據財政資訊中心統計,今年自5月1日至6月20日止,合計已有535萬戶完成申報,整體與去年申報速度差不多。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不過為服務有需求的民眾,財政部上周恢復國稅局臨櫃報稅,但仍呼籲民眾多利用網路取代馬路,在6月底前完成所得稅申報。

財政部官員表示,上周開放臨櫃報稅,包括財政部常務次長李慶華、國稅局長都有到現場視察,許多分局或稽徵所都在戶外架設臨時報稅專區,避免室內群聚。

 
車市6月雪 恐賣不到3萬輛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6月可能是台灣車市最冷的6月,受到疫情影響,由於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28日,車廠預期,傳統6月是車市旺季,今年6月市場規模可能還不到3萬輛,比去年同期4.1萬輛大幅衰退36%。

國內車市5月中起受到疫情快速升溫、全國實施三級警戒影響,車市成交規模快速縮減。

各車廠的來店數、訂單數皆在5月中旬以後大幅下滑;5月車市總市場規模雖達34,403輛,年增2.6%,但較原先的預估減少二成以上;現在6月全月都在三級警戒,買氣影響更嚴重。

龍頭車廠和泰車(2207)原先預估6月車市可望維持3.5萬輛,依目前各家車廠實際交車數推估,6月車市恐怕連3萬輛都不到。針對6月車市,和泰車指出,今年可以說是最冷的6月,目前只能期待疫情改善,解除三級警戒後,才能提升買氣。

傳統6月是車市旺季,各家車廠積極促銷再加上夏季競賽,都要搶在農曆7月來臨之前達成銷售目標。不過,今年6月雖然各家車廠擴大促銷,即使生產成本大增,不僅不考慮漲價,甚至祭出較以往更加豐厚的購車禮,仍然無法有效刺激買氣,6月上旬市況延續5月下旬的低迷,近期疫情雖然有趨緩跡象,但群聚事件持續爆發,消費者出門充滿疑慮,直接影響新車銷售,業者認為,6月下旬還是沒有好轉的跡象。

業者指出,進入傳統旺季,各大車廠勢必加大促銷力道,加上汰舊換新法案確定延長等利多條件,原本三級警戒至6月14日,預期消費者信心會比5月下旬回升。但疫情延燒多時,三級警戒延至28日,加上晶片及相關零組件缺貨等供給面不確定因素,原本6月全月總銷量預估可達3.5萬輛,如今看來很難達成。

不過,進口車相對受到疫情影響較小,主要是先前因缺車問題,消費者訂車後,必須等待很長時間待新船到港才有車。進口車掛牌數決定於汽車到港的數量,特別是豪華車從下訂單到交車動輒半年,買氣不受短期疫情因素影響,因此在5月時進口車銷售優於整體車市,6月情況仍待觀察。

 
福容台北一館 9月熄燈
記者何秀玲、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疫情重創觀光產業!福容大飯店昨(21)日宣布,擁有15年歷史的台北一館,因今年三級警戒,一切按下停止鍵,無法再負擔龐大租金成本,將於今年9月熄燈,成為今年爆發疫情以來,飯店業熄燈首例。

國內指標飯店業者悲觀認為,這不過是冰山一角,依照目前疫苗施打情況,若要打到七成,恐怕已到明年農曆年,甚至要到明年6至8月才會恢復正常。手上若無銀彈,恐怕飯店的關店潮會接著來。

福容大飯店台北一館位於台北建國花市旁,與台糖的15年租約,將在今年9月到期,並決定在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花博對面場址興建飯店。

福容表示,發生疫情一年半來,首當其衝的產業,正是飯店旅遊業。雖然努力撐過了去年,沒想到今年卻迎來更大的風暴,那就是升級為三級警戒,讓觀光產業面臨更大難關,讓無以為繼的營運更顯沉重。

福容也提到,台北一館位於市中心,主要經營商務客和旅行團,沒想道去年因疫情關係,邊境封鎖,商務活動歸零,今年更是連餐飲都不能做,營運狀況比去年更嚴峻。即使推外賣,一天收入也不過幾千元,面對每日的人事成本、租金和餐飲食材等營運成本,變成沉重負擔,與台糖15年租約於今年9月到期,決定不再續約,台北一館將終止營業。

其實福容僅是冰山一角。資深飯店業者表示,沒準備銀彈,要撐到明年根本不可能;現在業主只有兩條路,一是準備資金過寒冬,二是把飯店收掉。「不要以為兩個月後有報復性消費,這次沒有了,因為暑假旺季要過了,如果業主沒辦法做下去,只有關閉一條路。」

業者表示,近期苗栗有電子產業爆出多例確診,即使疫情逐步趨緩,甚至零確診,五星飯店無論是大宗喜宴、尾牙、春酒都辦不了。他認為,依照目前疫苗施打狀況,要達到七成施打率,可能會到明年農曆年。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這兩年觀光市場萎縮很快,包括2019年中國大陸暫停陸客自由行,去年與今年又遭逢疫情。去年影響住宿,今年連餐飲都做不成,對於這種大型飯店來說壓力頗大,因此停業是快速止血的方式。

 
東元出大招 鞏固經營權
記者張義宮、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東元(1504)經營權之爭出現新變數。由達勝集團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等人攜手東元集團旗下投資公司新組成的鈺叡公司,昨(21)日宣布將以每股29元,總金額約18億元,公開收購菱光科技50.1%股權。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與其子黃育仁為了東元經營權而反目,黃茂雄為東元公司派代表,黃育仁以改革派自居。由於菱光為黃育仁擔任董座的集團重要子公司,且菱光也是東元第四大股東,持股約3.62%,鈺叡挾東元公司與郭冠群勢力,要公開收購菱光過半股權,市場解讀是黃茂雄使出大絕招,不僅要將黃育仁在菱光的勢力大舉淡化,還要藉由拿下菱光主導權,掌握東元改選重要的票源,讓公司派勝算更大。

對於鈺叡突襲要買超過五成股權,菱光昨天回應,尚未收到相關資料,收到資料之後,再依法進行後續程序。

親近黃育仁身邊的人透露,此舉確實「夠狠」。黃育仁最近還在跟菱光監察人互相打口水戰,但公司派已經決定「終結」此戰場。據了解,金管會延後上市櫃公司股東會,讓公司派有機會出此招數,但市場派並非毫無對策,也會在最近反擊。

根據鈺叡規劃,將從6月22日到8月10日公開收購菱光約50.1%股權。以昨日菱光收盤價24.3元計算,鈺叡收購價溢價幅度約19.34%,並且不排除再延長公開收購時間。

對於此次收購菱光,鈺叡表示,是以策略性投資著眼,希望以大股東身分支持及協助公司進行策略轉型以提升競爭力。

根據相關資料,鈺叡成立於6月15日,主要股東包括達勝伍創業投資公司及資深專業經理人,資本額將由100萬元增加到10億元,股東組成包括持股比重50%的達勝伍,隸屬達勝集團,董事長為郭冠群;金融圈專業經理人趙元旗持股比重約10%等。

 
大同總座換人 何春盛接任
記者張義宮、康陳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同(2371)昨(21)日公告,總經理鍾依文請辭,由大同董事暨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接任,即日起生效。大同甫於去年底經營權變天,由新任董事長盧明光領導的團隊包括鍾依文等人接替創辦人林家,鍾依文就任總座僅半年就異動,引發業界關注。

至於鍾依文的去向,盧明光昨天受訪時指出,每年6,7月大同集團旗下子公司都要改選,鍾依文辭去大同總座後,將轉任大同重要子公司董事長。外傳鍾依文將轉赴大同集團旗下精英電腦出任董座,但並未獲證實。

談到大同新任總座何春盛,盧明光表示,何春盛是大同工學院(現大同大學)校友,與大同體系有淵源,此次延聘何春盛出任大同總座,主要借重他在產業界的豐富經驗,以及在機電、資訊科技(IT)產業的專長,藉此強化大同集團總體發展及產業競爭力。

盧明光強調,大同是一家老公司,優化組織結構、降低成本是當務之急,目前營收結構中,有六成是台電、政府標案,今後要擴大外銷能量、發揮大同品牌的成長力道,才能增加營收向上的動能。

他說,他自己接下大同董事長才六個多月,首要是將經營體質調好,老的員工退休,引進新血,組織改造需要時間,目前還不會談到併購的事。

熟知大同新團隊運作的知情人士透露,盧明光上任後,全面革新大同組織與經營團隊,打造專業董事會並拔擢新人,而市場矚目電動車事業也已發表新的馬達產品,並接獲訂單進入量產。百年歷史的大同開始有嶄新的風貌。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